书城短篇金牌球童
20263000000013

第13章 推杆

“君临天下”球会有一个中型的室内训练场,有三层共90个打位,室外还有一个较大型的训练场,同样有三层,不过却有210个打位。

今天天气比较恶劣,客人是不会在这样的天气情况下来打球的。所有球童都非常开心,老球童们甚至不避风雨,走上室外训练场挥杆练习;新来的六十多个球童就全部聚集在室内训练场中,个个摆着不错的Pose站在打垫上,一人一个打位拼命挥杆,随着“乓”或“叮”的脆声响,白色小球划着不同的弧线飞舞向前,落点有远有近。

考完试已经十二点多了,方野匆匆搞定免费午餐后就赶到室内训练场,就看到及听到如上的一幕。方野的视力很好,可以把大部份球童的上下杆动作看得一清二楚,他们上下杆时身体多数能保持平稳站立的姿势(Stance),而不会呈现出前仰后晃(Sway)重心不稳的状态,看来他们都不错,方野心里赞叹着。

只不过方野除了看他们挥杆姿势的局部外,还看整体,方野的视线从透明的隔栏穿过,发现了一个微小可忽略不计的下乘动作,尽管这些球童挥杆都不错,可是下盘还是不够稳定,缺少一种稳如罄石的感觉,而下盘的稳定与否通常决定挥杆码数的长短距离,这个判断方野听过,在西藏时那两个80杆高手经常这样说,同时方野也看过,是在高遒所提供的挥杆练习资料以及楚柔送的那本高球教程中,甚至网上。

方野继续观看这些将来同事的挥杆动作,仔细看了一番,竟然发现有几个球童的动作算得上优美了,这几个球童从持杆到挥杆再到下杆,可以完成一个接近360度圆弧的连续动作(OnepieceSwing)。

OnepieceSwing这个动作非常标准,方野感觉自己也可以完成这个动作,但不知道是七分还是十分,毕竟从来没有拿DV机拍下姿势来分析过,三年前那两个80杆业余高手教过方野,一段时间后说方野的姿势可以出师了,但那是三年前,毕竟有一段长长的时间没有摸杆了。重新摸杆还是三周前,这三周以来,方野一直挥舞着高遒所送的7号铁,同时这三周以来,把高遒所送的挥杆资料看了不下十遍,再硬下头皮翻阅着楚柔送的那本天书,从前挥杆的记忆终于连接起来,OnepieceSwing的姿势也揣测个八九不离十。

为了再次确定姿势的正确性,方野还上了中国甚至外国一些著名球网,看美国的TIG、爱尔兰的HALITU等当今著名职业球手、同时还有国内外一些顶级高级教练的挥杆体态,看着、分析着、模仿着、练习着。

特别是来球会报到的最后一个星期,方野几乎是足不出户,竟然把挥杆姿势学得十成十。方野还从人体工学角度分析如何挥杆更加有力,甚至还能区分出东方人与西方人的挥杆动作优劣势来。做相同的挥杆动作,西方人会非常轻松就完成,因为西方人的上半身短、双臂长,下半shen比例大腿短、小腿长,所以西方人只要两膝略微弯曲,一个外观前倾、容易移动重心,并略带有攻击性的站姿(Stance)便轻松形成,而东方人如果要做到这样轻松自如,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来练习的。

当然,方野在挥杆练习累了,还进行另外一项训练——辩认风向风速。为了辩认风向风速,方野还专门跑到高尔夫用具店买了一支小旗,对着电风扇,按着不同风档在不同位置,训练自己的辩认风向风速能力。

其实早在西藏给驴友做向导时,方野就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辩认天气风向风速经验,只不过方野认为彼不同于此,一个是高原雪域,一个是山地沿海,两者的经纬线不同,温差风向湿度更不相同。方野清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或者优秀的球童,这些基本能力是必须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就在方野仔细观察球童们挥杆练习的时候,一个高高大大、一身小麦色皮肤、外貌像极阿汤哥的年轻人提着一支球杆走了过来,大声地对方野说:“嗨,我是A级球童组长李大雄,你是方野吧?”

方野点点头,便朝李大雄伸出右手,“您好,请多多关照!”

李大雄双眼亮了一下,不过并没有伸出手来相握,只是盯着方野的双眼,“听钱主管说你是被挖过来的,今天才刚到,你可真拽,第一天来报到就迟到了,以前在哪个球场混的,黄龙湖?清城山?乡村俱乐部?”

方野很自然地缩回右手,笑了一下,“非常抱歉,我是第一次接触高尔夫球,没在任何俱乐部呆过。”

“不会吧,第一次?”李大雄诧异起来。

方野点点头,他知道李大雄所说的球会,以前他就对世界及中国的高尔夫有过深入的了解,这几周以来更花了不少心思从网上下载了中外著名球会资料,分析的分析,归档的归档,整理出十多个文件包。李大雄所说的球会,就是中国北方与西南方几间非常大牌的球会,这几间球会就如足球界大名鼎鼎的曼联皇家马德里一样,只不过有名还是在国内,离国外那些大牌且古老的俱乐部还有一段长长的距离。

“哪你是华深高尔夫学院的?”李大雄追问。

方野摇摇头。

“不可能?”李大雄嘴巴张得大大,“来‘君临天下’球会的球童,除了那些直接从华深高尔夫学院招聘过来的,其它的球童,起码要有三年以上的球童经验才行,莫非你走后门?”

方野眼神锐利起来,盯着李大雄一会,心里马上飘过日本那个动画片的某个角色,一个常伴在叮当猫身边的可怜家伙——大雄。

或许方野的眼神过于锐利,或者又是其它原因,李大雄就讪笑了一下,有点讨好的样子,“既然你是生手,来,我教你挥杆动作。”

说完李大雄就朝方野扬了扬球杆,走到最近的一个打位,一个接近360度圆弧的连续动作(OnepieceSwing)马上挥出来,李大雄做得自然到位,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标准教科书的动作了。

李大雄就是刚才方野眼里看到数个做出优秀动作之一家伙,现在近距离看到这个360度的OnepieceSwing,姿势确实不是糊的,只不过仅可能是姿势,球童的礼仪可能与漂亮的挥杆有些不对称,方野内心马上掠过一个词语:球僮。

高球场上,有人专门撰文指出两者的区别,球童属于正面的词汇,球僮呢,仅多了一个“人”字边,意义就不同了,古时的书僮做的是什么工作,担书磨墨扇风伴读,十足十一个男仆,书僮嘛,世间少有华府那个收两个白痴做小D的华安。

“李组长,你打得非常棒。”方野说,毕竟此前在西藏时有两个80杆高手的熏陶,一下子就看出这个姿势确实应该获得满分,只不过力度就小了一些,球飞到180码左右,而李大雄现在拿的是一号木杆,通常一号木杆,速度加力度再加正确姿势,250码的距离是很容易挥出来的。

“马马虎虎,如果顺风的话可以250码以内绝对没问题。”李大雄自信地说。

“厉害!”方野又送上一句恭维话,可是方野知道,顺风的话,300码出头很正常的,方野现在用七号铁杆,估计也能打到200码左右,通常七号杆挥杆的距离是150码左右,看着李大雄自信的样子,方野问:“其它的球童应该比不上你吧?”

“那当然!”李大雄说,“这些刚出校的小毛孩,现在能打个80码100码也不错了,我可在北方的大柳庄呆过三年,大柳庄可是北方球会的前三甲,知道不?”

方野再次点点头,大柳庄,津门之地,高球新闻炒作最热的一个地方,今天说试行球童不出场开了中国先河,明天说球会要走平民化路线的呼声,总之天天有新闻,月月有大事,大柳庄可算是中国球会中的异类。反而中国的其它球会,大部份球会对这些新闻炒作不太感冒,多数是闷头拉大客,要中国高球走向平民化,十年八年是一个梦想。

此时,就在第一层挥杆的球童们都朝李大雄这边看了几眼,看到一个穿着365工号的陌生年轻人看着李大雄打球,有十多个球童,也许是李大雄的Fans,便围上来观看,毕竟他们的一些挥杆姿势也是跟李大雄学的,现在看到有新菜鸟过来,便过来再次观摩学习。

看到Fans过来,李大雄扬了扬球杆,大声地说:“方野,你是新来的,可能对姿势不熟悉,先参考我的姿势,细细体会,然后我们评价一下,帮你纠正错误。”

这句话的声音可能有点响了,二层打位上有一个女孩伸出头来瞄了一下,不过很快就缩回头。

看到这么多人围上来,再听到李大雄这么一说,方野心内就郁闷得要死,这分明是叫人来猴戏。如果是一个心理不过关的球童,很有可能在挥杆后,便给这些闲得发慌的家伙做样板,说这个站姿有错误,那个握杆的位置不正确之类。

看着这些男男女女,估计都是李大雄新收的小弟小妹之类,他们的眼里呈现出看戏的表情,方野就朝旁边的十三支杆扫了一眼,“挥杆我就不练了,我想练习一下推杆。”

方野最近拼命练习推杆,因为他在网上发现很多球手,无论是业余的还是职业的,都对推杆推崇有加,当然方野并没有打算做一个职业球手,只不过方野发现网上很多高球Fans,都说推杆能赚杆数,如果用得好推杆,推杆少的,打完18洞可能要100杆,推杆多的,可能90杆左右就打完,而运气好,可能会落到88杆的幸运杆。

所以高球场上就出现一句经典的话语:好切不如赖推。

为了练习推杆,方野每天睡觉前都弄一个纸杯倒在地上,从三码远的地方推球把杯子竖立起来,还定下了目标,必须连续推球把杯子竖立五次才上chuang睡觉,到了昨天晚上,方野已经可以在五码远的距离,连续把杯子竖立十次了。

“推杆?哈哈——”李大雄一脸惊讶的表情,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周围的男男女女也跟着怪笑起来,一时间吸引了上下三层球童的眼光,二层打位的那个女孩又探出头来。

“你想做职业选手啊,好像你从来没有进过球场喔?”李大雄有点阴阳怪气地说,周围的球童嘘声四起,毕竟前几个月高球界出了一条大新闻,著名球手老米以超乎完美的59杆,把PGA(ProfessionalGolfer‘AssociationofAmerica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大满贯冠军收入囊中,那场比赛被誉为高球的经典战例,那场球老米推杆达到23次。

正当四周一片吵嚷的时候,二层打位那个女孩传来一声脆生生的娇喝:“你们吵什么吵,去练球,挥杆与推杆都是练习,有什么大不了的。李大雄,不要凭着自己的资格老,就来取笑新人,你也不是从新人过来的吗?”

方野抬头一看,一个鹅蛋形脸形但皮肤也是小麦色的美女探出半个身子,朝李大雄怒斥了一句。

李大雄便低下头不满地嘟囔了一句,“你的资格不更老吗?”,不过声音比较小,但是方野听到了,李大雄说完就朝四周的Fans挥了挥杆,怒吼着:“看什么看,都他……都推杆去!”

众球童又是一片嘘声,同时齐口高呼:“推杆!推杆推杆!”

二层打位的女孩无奈地摇了摇头,嘀咕了一句,“神经病”,不过她却朝方野扬了扬球杆,礼貌地说:“你叫方野吧,我叫苏晓,要不你上来二层练习吧,这里还有很多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