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他决定摊牌
19703600000027

第27章 胡晨宸是个人才

十一月底的三林湾,完全是一副******的态势。

每天一到工地上,换好工作服的人们就分头上工地,一套一套房子在盯着。

两个装饰公司的项目经理几乎被逼得头都要裂开了,连续几天的会议,沈明那种逼迫的方式,让这几位感到无所适从。

因为,从来就没有这样干活的。

不仅是装修施工单位,其他供应商、所有人都在骂:从来没见过这样做工程的。

按照沈明的部署,地板必须马上就进场铺装,橱柜和衣柜同样,户内门先进场把门套装好,紧接着就是地板进场。

而装饰公司方面,务必将所有的界面都腾出来,不能让地板公司没地方铺装。

这个项目的做法非常特别特别到胡晨宸都有些不太能理解。

这个所谓的分离装饰技术,到底合理不合理?

“胡工,这可是日本技术哦,你看上去好像不太信任这种技术。”

“小来,我不是否定这种技术,说实话,我是还没想明白这种技术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这个人是这样的,但凡想好好管的事情,首先是要好好搞清楚内涵。”

“我跟你说吧,我们这个项目卖得好,除了地段还不错,其实我们所宣传的新技术革命性产品也是项目的最大亮点,当时营销部做的宣传,特别提到了房子绝不会漏水、装修以后还可以任意自行修改、马桶是后侧排水、整个楼栋是同层排水绝不会向下渗漏,我都记不太清楚了,反正听上去就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

“小来,我问问你,你可知道这个产品有没有做过实验类的样板房?”

“这,我可不太清楚啊。”

胡晨宸虽然没有干过这等实验性的房地产产品,但是总觉得要搞一个房地产的新产品,总该做好多实验吧。

问也没问出个名堂来,说着说着,小来就问:“胡工,你家在上海吗?”

“哦,我租房子的。”胡晨宸随口一说,突然就发现不对。

自己对于大万地产而言,应该是在“上海建工二公司总师办”工作的呀,那也该有个住所吧,总不见得在上海建工总师办工作,都要租房子吧。

“那你租在哪里?”

“哦,我是为了到公司上班方便,就租在公司附近,步行十二分钟。”

“是吗?那和我住得挺近,你下班是怎么走的?”

“是吗?你住哪里?”

小来说,自己的家就住在公司不远的地方,大概到公司有7公里路,往松江方向,如果胡晨宸不想坐公交车,不如就搭车回家。

“是吗?你开车上下班吗?”

小来骄傲地说,她去年买了一辆车,现在已经开得很熟练了,平时回家也是一个人。

胡晨宸怎么都听着觉得味道不对,她为什么要特地谈到一个人?

他故意没接对方的茬,说马上要回办公室整理一天下来的资料。

而这时候,沈明正和朱总在办公室里看所有的工程师发上来的日报,朱总很有耐心一份份看,沈明却有些不耐烦。

“嗯,这个报告做得不错。”

沈明马上凑过去,一看,是一张电子报表,用表格的形式,做了所有他管理的楼栋的进度,纵列方向是墙地砖、地板、橱柜、衣柜、户内门、卫生洁具、空调等等所有部品和施工内容的分类,横排都是每一套的户名,比如12-801、12-802。

表格中明确了进度的颜色,完成就是浅蓝色,接近完成就是浅绿色,尚未施工就是红色,刚刚开始施工就是橙色,施工中途就是黄色。

比如说,现在12-801的地板,已经开始安装龙骨了,就用橙色表现,墙地砖全部完成了,就用浅蓝色表示,空调正在调试,但已经装完了,就用浅绿色表示。

“你还别说,这个表格不错啊,一看这个管理内容,就是一目了然,这是谁干的?”

“吕经理手下的,叫胡晨宸,是个新员工。”

沈明仔细看了一遍,说:“我知道这个人,来的时候我还特地关注过,才进公司,只不过是大学毕业才4年,就已经是公司里的部门助理,资深专业经理,年收入在35-40万,凭的到底是什么?”

“我倒不了解这个人,原来他已经是资深专业经理啦?那的确不错。”

沈明心里大为恼火,这个看上去像个小白脸一样的家伙,居然这么厉害,看来是有深厚的背景。

“朱总,我听说,他到公司来之前,是上海建工二公司的总师办助理,相当于总师办办公室主任啊,你以前听说过这个人吗?”

“我怎么会听说?我到大万都已经6年了。”

沈明突然来了兴趣:“老朱,不如你去问问,上海建工有没有这么个人?我就是不太相信,建工二公司居然会有这么年轻的办公室主任,我不能相信。”

朱总随口说了一句:“你不相信,你就去问,我们装修施工单位,一家是上海装饰总公司的,另外一家是上海建工二公司装饰公司的,你自己去问不就行了吗?”

他突然有些后悔,因为他大致了解沈明这个人,说不定从现在开始,他就会故意为难这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了。

这个年轻人相当有才华,不错的。

朱总也开始注意到了胡晨宸了。

为了尽可能减少业主收房时的意见和投诉,VIP团队的所有人都异常严格对待施工单位的活,几天下来,汇总的意见一大堆,让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吓了一跳。

目前在建的收尾阶段装修房施工有600多套,刚刚进场的有200多套,还有三个月之后要进场的差不多也有400多套,一共两家装修公司在做,平均一家单位要做6万平方米装修面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墙面上有一道4公分长的缝都要记录下来要求整改,瓷砖贴完了,手一摸,有高差,要说那点误差也就0。2毫米,就要记录。

当场就有泥瓦工提出抗议,说你们公司的活没法干了,而大万员工理直气壮说,如果是我家装修,肯定也是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