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十里长沟
19491900000015

第15章 人间真情

看到石明理没再说不,刘土根又才笑嘻嘻地说:“明理,你就别推辞了,这可是秦所长给我推荐的哟,你能不干?好了,就这么定了,明早,我们村上再开个会,就把这个事响个众。”

“那教室放在哪里?”石明理看推脱是推不掉了。又一想:也对,是该发挥、发挥自己的文化了,石亮上学不出息,那月儿呢?还有村里那许许多多的娃女们,兴许他们日后会念出明堂哩!想到这里,不禁脱口问道。

“教室主就先放到庙场的村委会里。”

“就那座老庙?那你们村委会办公咋办?”石明理吃惊地问。

“就先放那,村委会办公暂搞个流动的,等落了冬,筹点钱把村里学校盖起来后,再转回来就是了。”刘土根很有计划地说。

石明理看着老支书那坚定的神情,一种使命感也油然而生。他望了望窗外星光下的山村,把桌子一拍说:“好!我干!”

刘土根高兴地端上一碗酒:“好样的,这就对了!石老师,咱们干了!”说完,先把一碗酒“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

石明理也不示弱,几乎和刘土根同时喝干了碗里的白酒。两人把碗底互相一亮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月儿也兴奋提直拍手,因为他知道,父亲今天真地笑了,从此自己也能进学堂读书了。

。。。。。。

月儿在村口一直等到太阳落山都不见石亮的影子,天快黑了才赶着“咩咩”的羊“嘀嘀咕咕”地回到家里。

石明理见小儿子耷拦着脑瓜一个人回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两天,他和老支书整天忙着办小学的事情,石亮出看守所,他也就顾不上去接了,又一想,这又不是啥光彩事,他自己回来去。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毕竟父子情深,下午石明理早早回到家里,特意炖了一大吊腊肉准备给儿子好好吃一顿,可是现在……

他望了望不高兴的小儿子说:“月儿,咱们吃饭吧,兴许你哥明早就回来了。”说这话的时候,石明理很确信。

第二天一早,月儿这次和石明理一块儿到了庙场。

石明理去找刘土根,月儿又兴致很高地来到了村口。他一边望着回村的山道一边埋怨地嘀咕:“哥,你今天总该要回来吧?真是的,让我好等!我还有好多话要讲给你哩。”

吃早饭的时候,石明理和老支书一同来到村口,他们一边谈着建校的事,一边问月儿:“你哥还没回来?”

“没见嘛!”月儿嘟噜着小嘴没劲地说。

“这娃,是咋回事,现在还不回山!”刘土根极力地望着山下的路。

石明理点燃一支烟,一直皱着眉,没有作声。一来这儿,他就想起了孩子们的娘,他觉得他愧对于她。那天,他若早点家她也不会就那样去了,而且妻子临终时,他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石明理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慢慢地向妻子的坟头走去。他要去看看妻子,要去和她说说心里话,要去给她忏悔。

突然,他发现妻子墓碑上有几个暗红色的字。

他惊奇地跑了过去,在妻子的坟前,他吃惊地叫道:“啊!石亮,石亮!儿呀,你回家了,你回来了!”

刘土根和月儿也惊异地小跑了过去,他们急切地问:“明理,你怎么了?”

“爸爸,你咋了?”

石明理指着墓碑说:“你们看,这是石亮的字,他回来过!这说明他回来过!”说完他又四下里大声喊叫:“石亮,石……”

月儿也大声地叫着:“哥哥,哥……哥……”

然而,在这空旷的大山里,除了四面回过来的叫喊声,还是叫喊声……

刘土根看着石明理父子俩焦急的样子,长叹了一声。

月儿首先“哇”地哭了。

石明理半跪在妻子的坟前,双手抱住墓碑,痛苦地对妻子说:“桂花呀,儿子走了,都是我这个父亲没当好呀!你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嗯?……”说话间,石明理已是泪如雨下。

。。。。。。

石亮的出走,对石明理来说无异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他曾到所有的亲朋好友家里去寻找,都没有结果。

每当教课之余,尤其是在月圆之夜,他总是烦躁不安,辗转难眠。他在心里发出声声呼唤:“儿啊!你在哪里?”、“儿啊!你现在好吗?”、“儿啊!外面的花花世界你能适应吗?”、“儿啊!爸爸想你呀!”、“儿啊!你回来吧!回来吧!……”

其实,石明理的担忧大可不必,现在的石亮已是“秦巴石材批发市场”的业务经理了。

短短的几个月里,在胖姨的指点下,石亮已谙熟石材的经销门道。由于他吃苦耐劳,待人谦和,并采取了“微利致胜”的商战策略,石材生意越做越红火。

最近,他根据建筑行情建议胖姨扩大经营规模。

胖姨自打石亮帮助她料理生意以来,轻松多了,对石亮认真踏实、肯吃苦、忠心耿耿的工作行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许多同行都嫉妒地跟她开玩笑说:“胖姐,你真有眼水发现了石亮,你真是找了个好大个儿呀!活财神啊!”

胖姨对石亮扩大生意门店的建议十分赞同,石亮的干劲更足了,经过一番筹措,他把原门市部的招牌取了下来,选了个吉日,在胖姨的主持下,在同行商贾们的祝贺声、鞭炮声中挂上了“秦巴石材市场”这面金光闪闪的门匾。

从此,他们的石材生意又有了新的拓展,销售业务辐射到天津、青岛、广州等十数个城市。

石亮的工作业绩,给胖姨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润。不过胖姨也是个讲情义之人,自他一进门店,就没有把他当成一个打工仔。

看着石亮一天天精明强干起来,她心里的确很高兴,在她的心里早已把石亮当成了自己的孩子,除了第一个月付给石亮三百元工资外,以后的工资胖姨给他加付到了六百元,原说的只管吃、住,可后来,胖姨连石亮的穿戴都给他管得很周到,夏天的衬衫、秋天的夹克、冬天的大衣、还有手表、皮鞋等都是胖姨额外给他买的,这使石亮很感激、很感激。有时他想,自己的亲娘也不过如此吧。

自从到胖姨这儿做起了生意,他变得很精细了,每月工资除留一点零花钱外,他都小心翼翼地存在了对面的储蓄所里。

他有一个愿望,他要攒一笔钱回去,首先要支助村里建一所小学校,好让小弟和村里的孩子们都能够早一点进学校读书;然后,再帮村里劈开一条宽畅的山路,把富裕引进大山。

。。。。。。

这一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大街小巷都传唱着《春天的故事》,所有的人都在为******同志的南巡讲话而欢欣鼓舞,喜庆的气氛充满了整个西京城。

为了过好这个美好的佳节,腊月二十七胖姨就决定关门过大年。

晚上,他们正在看电视上的新闻节目。突然,“叮铃铃”电话响了,胖姨拿过话筒一听,嗔怪地说:“啊唷!你这个没良心的野丫头,都二十七了还不回来,你不想妈妈了?”

石亮明白了,是胖姨的女儿小燕。只听胖姨又高兴地“哼”、“唉”了几声放下话筒。

石亮笑着说:“阿姨,是小燕姐吧?”

“是,就是的!她说明天回来,是上午十点的飞机。”

“那咱们去接她吧。”

“好!”胖姨很满意地答应。

第二天上午十时,飞机准点降落在咸明国际机场,乘客们缓缓走了出来。

胖姨指着一个高个子漂亮的女学生对石亮说:“那不,那就是你小燕姐!”

这时,小燕也发现了胖姨,她高兴地奔了过来,抱住了胖姨的脖子,亲呢地叫了声“妈”。

胖姨幸福地拍着女儿的肩头说:“哎,这孩子。来,燕子,我给你介绍…”

还没等胖姨说毕,小燕已伸出手向石亮甜甜地一笑:“你是石亮弟弟吧?”

“是的,小燕姐。”石亮不好意思地把手也伸了出去。

小燕的归来,给家里增添了许多乐趣和生气。

年三十晚上,三个人一齐下厨,很快就做好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胖姨还特意拿出了一瓶好酒,给每个人满满地斟上说:“孩子们,一年到头了,这是个难得的团圆年,今晚咱娘仨个就痛痛快快地喝两盅。”

“妈,你也要喝酒啊,你的身体?”小燕吃惊地说。

“没事,你妈今年高兴,喝两盅没什么大不了的!”说着举起了酒杯,“石亮,来,姨先敬你一杯!”

石亮急忙端起了酒杯,望着胖姨说:“姨,你?”

“喝吧,姨没事!”胖姨明白他们是在关心自己。

“砰”的一声脆响,小燕也把酒杯伸了过来,三个人的酒在空中顿时溅出了数点美丽的琼花。

“好!”

“来,吃!”

“动筷呀!孩子们。”

……

娘仨个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看着热闹的春节联欢晚会,说说笑笑,直到来年的钟声敲响,才各自回房休息。

。。。。。。

小燕是个执热、开朗的女孩,三年的大学生活又增添了她聪慧、活泼的个性。

她待石亮也像亲弟弟一样,她给石亮讲了许多外面的故事和新鲜术语,但讲地最多的还是她们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石亮总是入迷地充满幻想地听着。

他多么想上大学呀!他时常幻想着自己也坐在宽畅明亮的现代化大学的教室里,听课、读书、用电脑或侃侃而谈。

从大年初二开始,小燕就开始跑同学、会朋友。然而,每次外出她都要叫上石亮。

石亮也很乐意跟上这个聪明、活泼的姐姐,因为他感觉和她们在一起才充满青春的活力。

他们在雪地里郊游;他们在兴庆湖划船;他们在一起唱歌跳舞;他们在一起看书读报、吟诗颂词……

小燕在西京的同学很多,他们都喜欢石亮的率真,也很同情石亮不幸的遭遇。

大家一致认为他正是读书的年龄和时候,仍应该处逆境而不馁地发奋读书考大学,多学些科学知识。

小燕的几个同学还很快给他找来了全套高中课本,勉励他一边工作,一边挤出时间复习功课,准备来年高考。

为此,小燕还做了她妈的工作,胖姨一听也十分赞同。

她把胸脯一拍,对石亮说:“娃呀!他们都支持你,我这个作长辈的更应支持你哩!我可不是老落后哟,以后门上的生意我多干点,你多抽些时间好好复习,只要你能有出息,我这个老婆子也光彩呀!”说完,就爽朗地笑了起来。

谁说世间无真情?

短短几个月,石亮已和胖姨她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石亮望着眼前这位待他如亲母一般的女人,禁不住热泪盈眶地跪倒在何兰面前呜呜地哭了:“阿姨,你们对我太好!太好了……何姨…….我一个山里娃、一个打工仔……你们竟对我我么好!我……我真不知道怎样报答才好呀!”

何兰既伤感又激动地拭了拭眼前的场面喧染得潮湿不已的双眼,赶紧拉起了石亮,慈爱地说:“傻孩子,姨早就把你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般了,还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