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梦,从我做起
19378400000030

第30章 参观鸭绒基地

九月三十号,桥市镇到处张灯结彩,大家都行动起来,把桥市镇最美好的一面,呈现在世人面前。

为了欢迎各级领导前来参观考察桥市镇的羽绒工业区,立国特意在工业区的四个方向,都挂上了大大的红布横幅——为中国的富强而奋斗!中国梦,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

刘飞鸿的鸭绒新工厂,已经挂上了‘世昌羽绒厂’五个金光闪闪的大招牌,配合着大气无比的厂房,让人看了耳目一新。厂名不用‘鸭绒厂’而是用‘羽绒厂’的原因,是杨勇考虑到未来可能生产要扩大到鹅绒,羊绒等产品,所以就和大哥商量好,启用了‘羽绒厂’。

杨勇鸭绒厂的厂名,是银光闪闪的五个字‘超越羽绒厂’。暗示着他要超越鸭绒,超越羽绒,超越行业第一,并且以后要成为跨行业第一的远大理想。虽然他的厂房远比不上刘飞鸿大哥一万平方米的楼房那么漂亮气派。但这么宽敞的崭新的镀锌铁皮板厂房,在阳光下闪亮着,也很养眼。厂门和刘大哥的一样,正对着30×国道,路过的人对杨勇的大工厂,也不由得刮目相看。

杨勇的新工厂,在理不笑严格而幽默的管理下,工厂整洁而有条理。理不笑现在对工厂的管理算是很好了,当初毕竟是拉驴强上架,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现在已经开始得心应手了。说实话,理不笑其实比许多人强多了。他那小品式的严肃幽默管理,就像赵本×的‘严肃’小品,让人看了不得不笑,工人们都很享受,所谓伸手不打搞笑人,大家一笑之后,都很乐意听他安排。

九点左右,几辆轿车和一辆客车载着领导等一行人,来到了桥市镇镇政府门前,大家早已经列队在大门两边欢迎。看到领导的车来了,程镇长一招手,一瞬间,现场就鼓乐喧天,龙飞凤舞,掌声如雷,气氛很是热烈。

程镇长热情地把领导们请进了镇政府的会议室,小雪她们把茶端上来,给领导们一人一杯。桌面上,摆着农民自己种的黄灿灿的自然熟的香蕉,还有本地香脆的香瓜和清甜的龙眼。

程镇长向地委书记廖书记,简单介绍了本镇的农业的发展情况,然后就让立国来给领导介绍工业的发展情况。

立国把本镇的几家各行各业的小企业简单介绍一番,然后就说到了鸭绒行业的情况——

说起我们桥市镇的鸭绒行业,就不得不提起鸭绒行业的领头人刘飞鸿老板,他是本镇最早从事鸭绒行业工作的人之一,先是去外地鸭绒工厂打工,学习到了技术以后,自己反复研究,发明并且制造了一套便宜又实用的鸭绒设备,只要一万多,就可以和几十万的鸭绒设备一样生产出同样质量的鸭绒来。他于是回到家乡,用自己制造的鸭绒设备,在镇里开了第一家鸭绒工厂。

开鸭绒工厂赚了一些钱以后,他并不独享自己发明的便宜设备,而是有远见的把鸭绒设备生产出来,供应给本镇其他人开鸭绒工厂。在他的带动下,本镇在1988年以前,就有了几家家庭式的鸭绒小厂。

时间踏入了88年10月国庆节,我意外发现了刘飞鸿的发明创造,通过和他聊天,知道了鸭绒行业供不应求的信息。我又通过报纸,电脑等等媒体了解情况,知道了鸭绒行业已经出现了跨越式发展的美好前程。我就和程镇长仔细商量,决定大力支持本镇鸭绒行业发展。我们把以前征收起来要建设工业区的一大片旱地,低价安排给鸭绒行业的老板们建设厂房。又和银行,信用社沟通,把鸭绒行业的光明前途,详细介绍给他们。银行和信用社很高兴地同意了贷款要求,并且以最低息的贷款,大力支持鸭绒行业的发展。有兴趣在鸭绒行业发展的老板,都可以通过房屋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等方式取得贷款。

本镇的鸭绒行业,在镇政府低价土地支持,银行低息贷款的支持,加上刘飞鸿老板发明的低价鸭绒设备支持下,鸭绒工厂,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一年时间不到,我们镇的鸭绒行业,就发展到了几百家,其他地方没有我们镇大力支持鸭绒行业的三个条件,他们没有办法和我们竞争。几年以后,这些工厂不断壮大,我镇将会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鸭绒基地……

地委书记廖书记听了立国的介绍,对鸭绒行业的发展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我们去看看这些鸭绒工厂,已经建设得怎么样!”

立国带着大家,浩浩荡荡往鸭绒工业区走去。

出了政府的大门,地委书记看到了崭新的柏油街道,他惊奇的问道:“一些县级的街道都不全部是柏油街道,你们镇什么时候铺了这么漂亮的柏油街道?”

程镇长乐呵呵的回答:“刚刚修好的,鸭绒老板作为大主力纷纷捐款,其他商户也积极捐款,我们镇才有资金

建设好柏油街道。经济发展好了,什么事情都好办。这个功劳要记在管经济的周立国副镇长身上,他没日没夜的工作,大力支持和耐心帮助这些鸭绒老板,让他们的工厂,顺顺利利的投产,轻轻松松的赚钱。”

廖书记听了,轻轻拍了拍旁边的周立国的肩膀:“小伙子,继续努力。干出成绩来,上级会给你一个更大的舞台的。”

“谢谢书记鼓励,我一定会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立国带着一点害羞,回答廖书记。

“好样的,我记住你了。回头把你支持鸭绒行业大发展的前因后果,都仔细写一个报告给我,我要在地区的几个县里大力推广你的成功经验。”

……

一路上,大家看到了,整洁的街道;看到了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到了,地摊摆设得有条有理……

领导们满脸笑容,越看越高兴。

走近鸭绒工业区的时候,远远就看到了刘飞鸿的一万平方米的楼房,让领导们也不得不赞叹一番,好气派的厂房,市里都很少见这么高大上的新厂房啊。这个工厂一前年都还是一个小工厂,后来立国慧眼识珠,努力推广他的发明,并且力推镇政府出台支持鸭绒行业的政策,从资金,土地,销售等方面,大力支持了刘飞鸿的跳跃式发展。而刘飞鸿在政府和立国的帮助下,依托自己鸭绒设备的发明创造,在一年内,就迅速扩大为鸭绒行业的私营大厂。

还有其他几家占地十亩以上的大鸭绒工厂,也让人看了心生羡慕之情。立国这位经济系的高材生,魄力果然不一般。上任一年多就把一个镇的经济搞得风风火火,迅速成为排在全国前几位的鸭绒产业基地。

当看到杨勇十多亩的铁皮大工厂,立国介绍说,这是自己的同学杨勇的羽绒工厂,一年不到,就白手起家,建立了一个大厂。他以后还想做鹅绒等其他羽绒,所以工厂不叫鸭绒厂,叫羽绒厂。立国的介绍,又引来大家的一阵惊奇,qh大学经济系的高材生,个个都是身手不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