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梦,从我做起
19378400000183

第183章 再铸辉煌(一)

立国打开日历一看,今天是1998年6月6日,时间过得真快啊,弹指之间,就在郁林市过了三年多。

今天要去批发市场专区调查,看看是不是需要在停车场建设整车批发区?

立国和市委的一大帮人,走出了设立在新市区的市政府办公大楼。这是一栋半月形的大楼,有18层楼高,市政府各个部门的人,都集中在这里上班,方便人民一站式办事,不用东奔西跑了。

大家开着车,沿着宽敞的两边点缀在红花绿树的街道前进。街道两旁开满了生意红火的商铺,街道两边是大大小小的生活社区,高楼林立,别墅成群。这些连排式别墅,一般都是四到六层,空间都有几百平方米以上,有的是两栋连在一起建设,那就有上千平方米,如果是三栋连在一起建设就有一千五百平方左右,空间足够开一个小工厂了。确实也是,这些连排别墅里面往往就有一个家庭式的作坊。

郁林市最多档口的就是工业品市场了,里面批发各种工业品的老板,他们自己往往都开有家庭式工业品加工作坊,自己生产,自己批发,薄利多销,把自己的产品打到全国各地。这样的家庭作坊,有几千个那么多,每个家庭作坊,都请有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的工人,影响力很大……

特产食品批发市场,带动的人口是最巨大的,特产基地的百万农业大军,都要靠这个市场吃饭和致富。所以这个特产食品批发市场,是最先建成,工业品市场是第二个建成的。政府在特产食品批发市场,投入了最多的广告费,和最大力度的宣传,附近几个省迅速知道了郁林市的特产食品批发市场。特产市场一开业,就一日比一日兴旺,把郁林市几百个特产,顺利销售到全国各地。真的是特产批发市场一咳嗽,郁林市就得震三震!几千个批发档口的老板,带着请来的工人,每天忙忙碌碌搬运特产到客户的车上,虽然都是为了赚钱,但是功劳也是有的……

几十个批发市场,那得有多少大大小小的老板?他们请来的工人得有多少?这些特产,商品,工业品通过几十个批发市场,销售或者批发到全国各地,会带动多少农民,多少工人,多少老板,走向致富的康庄大道?市政府的财政收入,是不是节节高呢?

这些问题都不用谁去特意解答,郁林市新市区商品房销售的火爆,就给了正确的答案。新市区的商品房基本上都是建设好多少,就销售多少!工薪层成为了购买商品房的主力军,房地产公司生意火爆,四处拍地进行开发。郁林市的私营工业发展大快,不断涌入的工薪阶层,人数众多,需要大量的出租房住宿。这样就吸引了本地和外地的投资客,大量购买商品房作为投资。买入商品房出租,又可以轻松获得升值收入,何乐而不为?

同样的,也有许多的投资涌入郁林市的新市区,购买商铺,十几条主干道两边的商铺,基本上给做生意的人群和投资客抢购一空。后知后觉者,如今想买商铺,只能够高价从投资客手上购买了。当然,那些在两三年内赚了大钱的老板,他们不怕商铺贵,就怕没有人卖。现在赚了不少钱,贵一些也要买更多的商铺。

几十个批发市场的档口,也同时给做批发生意的老板抢购。投资客也不甘示弱,加入抢购,买下的批发档口可以用来出租,收入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