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淘尽功名
19242300000050

第50章 暑假的学法论道

(1991年暑假)

风波过去没多久,高二的升级考试就到了。此次考试对方华来说依然毫无悬念,依然是文科班第一,廖然也一路闯进了前10名的行列,郝放进入前三十名。他们在一中的名次就等同于是全县的名次,而全县文科生总计也不下3000人。即便是郝放的成绩也已经到了凤毛麟角的地步了。而对于齐晓红来说就只有崇拜的份儿了。这次考试足足让方华拉了有100分。即便是在一中,齐晓红已经排在400名之后了,在班里的名次已经到40名。

考完后,学校开始动员学生上各种补习班。郝放对齐晓红说,“你也报上吧!”

“我不报了,我想让你当我的老师给我补!你忘了初二暑假你给我补课了,我的进步特别快。”

本来郝放有心不答应她,她想瞅机会和廖然一起上补习班。想曹操曹操就到。廖然过来找郝放,她是临回家向他和齐晓红告别的。郝放说暑假做什么打算,廖然反问郝放的时候,齐晓红却抢先替郝放回答了,“我想让我哥给我补功课,你看行吗?”

廖然略有迟疑,但很快答应道,“当然行啦,又郝放给你补课,比任何老师都强,他在学习方法上可是一绝!”

“你也过来,我们一起复习吧,你和我住我姥姥家,我们三人一起补习!”

对廖然而言,其实这再合适不过。父母横遭劫难后,廖然最害怕回家一人面对空荡荡的屋子,而爷爷奶奶早已过世,姥姥家也只有一个病在床上的姥爷,舅舅家根本就没有她的落脚地方,住学校宿舍的话她一个女生也太孤单。见齐晓红真心实意的叫她过去,她也就答应了下来。

廖然家也没回,简单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随郝放和齐晓红赶回郝庄。从东冉村下车到郝庄还有四五里远的土路。七月的烈日晒得路边的杨柳都发蔫的卷了叶子,路边的荆棘灌木和杂草被蒙上了厚厚的一层浮土。

三人就在烈日下逶迤而行,满身是汗。一边走,齐晓红一边嚷,“烈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

廖然道,“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齐晓红道,“真不愧是才女啊,从哪儿读到这么深奥的诗句了?”

“这就算才女了?这不是陆游写过的《苦热》么?你看我给你们作一首。”郝放在旁边夸下海口。

齐晓红在旁边来了兴致,“快说啊,我看你有什么好诗句。”

郝放略一沉吟道,“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美女伴君侧,灼日又何妨?芳菲尽歇去,靓(两)女何须妆!”

齐晓红旁边连连称奇,“真服了你了,我还以为廖然已经让人望不可及了,没想到真正的才子在这里呢?你的这首诗出处又在哪儿呢?”

旁边廖然听了,不由得想起了在北京时,看到她裙子撩起一角时的那首打油诗,“玉体横陈在床侧,绿荷翡翠娇欲滴!”。拿起了手中的书包就向郝放打过去了。

齐晓红旁边看了莫名其妙,“人家读的诗蛮好的,你怎么会打人家?”

廖然笑道,“你没听出来这是郝放乱编的?”

齐晓红更是不解,“这样的诗他也能编出来,而且张口就来,那不是才子了,那是天才!我就不信,他能编出这样的诗来。”

廖然道,“亏你认识他这么久了,他的这点歪才你还不知道?比这编得出奇的你还没见过呢!”

这更让齐晓红莫名其妙了。

齐晓红这时才发现,自己虽然认识郝放这么久,远没有廖然了解郝放,不由得暗暗又嫉妒起来。嘴里免不了带着些醋意,“我倒想见识他的本来面目,可人家哪给我这个机会啊?”

廖然听出齐晓红话里有话,赶忙打了圆场,“郝放,给晓红个机会,给美女做首诗,让她见识见识!”

郝放见状,也不推辞,沉吟片刻,又颂诗一首,“眼含秋水面桃花,风柳细摆迎风雅;最是娇柔海棠醉,天姿国色莫若她。”

齐晓红听了果真就眉开眼笑,“没想到你还是一个纪晓岚样的人物,不过你形容我也太有点言过其实了!”嘴上这么说,齐晓红心里却美滋滋的。

廖然心里也暗暗称奇,这郝放才思也真够敏捷了,这首诗哪是夸齐晓红呢?分明是在戏谑她啊!这些诗句里哪有好话?除了说她含情脉脉,投怀送抱,就是把她形容成妲己,杨贵妃。廖然心想,这不是在写给齐晓红看呢,其实他是在讨好自己。想到这儿,心里不由一阵心跳,“郝放啊,你太会捉弄人了啊,我的心已被你生生掏空了啊!”

齐晓红见到廖然一时沉寂,抬眼看去,却见到她眼角噙满泪水,嘴角却是带着微笑。不解的问廖然,“怎么了廖然,怎么突然泪眼汪汪的?”

这不说则罢,眼睛不由得向郝放瞅去,郝放正意味深长的望着她,那眼泪唰的就流出来了,却忙不迭声的掩饰,“这白花花的日头反光,我眼睛刺的生疼,突然就流出泪了”一边说,一边用手抹去粘在脸颊的泪水。

郝放在一旁忙把他的那副墨镜从书包里拿出来,递给廖然。廖然接过去,一边说,“这样就好多了。”在两人默契的配合下,齐晓红没有感到任何心疑。

廖然马上转移了话题说,我们三人一起唱首歌吧,就唱《黄土高坡》。

三人齐声大吼。歌声好不嘹喨。

一时间,三人又恢复了刚才嬉笑场面。

三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到了郝庄,村里看着两个美女一左一右伴在郝放左右,都不由得侧目驻足。有些小青年则暗暗称羡,“别看郝放这德行,却艳福不浅啊!”

学习地点仍在郝放家的老屋。老屋并不太老,只是样式还是老样式,里面倒还干干净净。屋地上放了一张吃饭的圆桌,三人围桌而坐,摊开各自的一堆书本,这学习小组看架势还蛮有气氛。

齐晓红的复习当然还是依赖着郝放,书一摆开就开始问郝放,“哥,准备怎么安排我的复习?”

廖然这时也看着郝放,郝放不理齐晓红却侧过头向廖然问,“廖然你说呢?晓红复习怎么安排?”

“我就不再关公面前耍大刀了,论学习方法你是‘专家’,我就不用废话了,我也正想听你的分析呢!”

见廖然不肯分析又对齐晓红道,“你先说说你的看法。”

齐晓红并不推辞,“我的数学、语文和政治考得都不好,就先补弱科?基础差的话是不是从头开始进行系统复习?”

郝放一边听齐晓红说,一边翻看齐晓红的期末试卷,等齐晓红说完,他合上卷子道,“暑假的补习首先要定位在补学校不能补的方面。高三开学后,老师肯定会系统的复习。暑假这几十天毕竟时间有限,要全面系统的复习一是进度不能太多,二是将来和开学后的复习又重复了,那就是做无用功了。这正是现在开补习班的弊端。重复学习效果究竟有多大?”

齐晓红听了不住点头,不愧让廖然称为“专家”了,他的观点就是与众不同。郝放在那里接着说,“我也大致看了你的试卷,结合你平时的表现,我认为你现在最大的问题不仅仅单纯的基础知识或是能力的问题,这样评价你的问题就太笼统。知识差在哪儿?差在概念模糊不清,为什么会模糊不清,是因为理解上的问题,思维不能深入,不能突破,总是浮在表面。而怎样才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做题!通过在解题过程去领悟和理解概念原理,远比背诵和记忆知识要深入很多。这题如何选?太浅了,达不到对知识的深化,太深了又会脱离知识本身实际,因此只要典型的,对知识点的变式,对知识点的实际应用,都会加深理解。”

齐晓红听的聚精会神,廖然也是若有所思。郝放继续侃侃而谈。

“我记得你刚到一中的时候,抱着一本语文基础知识辞典,从头一页一页的看语文基础知识,还记得当时我对你说什么了?”

齐晓红想起来了,当时郝放对他说,“你又不是想考博士,当修辞专家,整天抱个辞典当小说读啊!”

郝放接着说,“你根本就不知道高考考什么?你抱着辞典背,还不如躺在床上看小说,看闲文呢!多读一些课外文章不只是有助于作文提供好素材好文笔,对你阅读能力和理解力的提升都有很大好处!而你即便是把那本辞典全会背,也只是涉及高考的基础知识20分。高考作文中大作文和小作文加在一起占60分,各种阅读则占了40分左右,而客观题只有20分。你知道廖然为什么语文120分总能考到100分以上吗?”

齐晓红吃惊的望着廖然,“这么高啊?我总是在七八十分上下转悠!在我们镇高中还算是不错的呢!你怎么做到的?”

没等廖然回答,郝放接过话茬道,“你知道她读了多少世界名著了?”

“多少?”

“不下几十本了,更不用说我国的《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元曲她无不涉猎。”

“怪不得她说的那《苦夏》我听都没听过,功课这么繁重哪儿会有这么多时间?”

这时廖然接过她的话,“星期天,寒暑假,有时在睡觉前也可能翻一翻。而且我阅读书籍可不是逐字逐句的读,我都是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感兴趣的地方,精彩的地方我反复吟诵,不感兴趣的地方大致翻翻情节就过去了,也不影响整体,大致一天就能看一本书!”

齐晓红听廖然讲了这读书的方法又让她一时瞠目结舌。原来看小说,看闲文也这么多说道!自己在阅读上是多么的笨拙啊?看到那些大部头的名著根本就读不进去,阅读困难啊!而廖然却能如此快速的理解全书,这读书的境界和她的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啊!

郝放接着刚才的话题滔滔不绝,“这语文高考考查的重点不外乎就是两项:阅读和写作!它所体现的不过是你的理解和表达,我们上语文课老师帮我们分析段意,总结中心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把握文章的脉络和线索主要就是学习这两方面!只不过是老师们不太强调罢了!”

“何止是不强调,我就从来没有听老师讲过你说的这些观点,我们镇高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讲语文课,我印象最深的倒是文学背景,划分段落,中心。也没见老师讲课就针对高考了啊!”

“不是这些老师不懂得我说的这些,他们要想说比我说的还深入详细,只不过他们不了解学生实际,他们凭经验上课,几年十几年的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总是千篇一律的重复教学,不关心高考的变化,只关心完成眼前的教学任务,尤其高中低年级老师,这种高考意识更不强,他们怎么可能对你们老强化这种观念呢?”

“那你是怎么做到的?”齐晓红追问道。

“我逐渐的形成了一种习惯,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凡事都要想一个所以然。凡事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学习,不首先弄明白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怎么能行?哪些应该重点学,哪些应该粗略掌握,自己的学习现状如何?采取哪些措施来弥补?这些都是学习者应该首先弄清的问题,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类似的话我早就和你说过啊!”

“真服了你了!敢情我原来学到的那些学习方法都是一些皮毛啊!根本就没领悟透。怪不得你们成绩这么好,我的方法太笨拙了!”

虽然齐晓红从初二升初三那次和郝放谈话后,就知道了学习方法对学习有多重要,但一直却总是不太相信学习方法重要到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她总是以为,最终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还是取决与自身的天赋,这些学习方法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和郝放的这一番谈话后,她才觉得郝放能学到现在这个名次之上,还真就证明了他的论断,任何智力平常的人,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把中学的东西学的好,学的出色,他郝放做到了,自己原来以为他还是因为聪明的缘故,但现在看来他的真正的智商原来真的就不见得高过自己。在初二的时候,郝放是中下等成绩,而在当时她齐晓红一直就排在班里中上水平,比郝放成绩明显的好。现在郝放这么优秀如果说智商也发展了,也只能归功于他学习方法的帮助。

想到这时,她对自己的学习一下子充满了信心。对郝放道,“从现在开始我不但要向你学习知识,还要学习方法,我有信心在一年里成绩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