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淘尽功名
19242300000101

第101章 初涉官场潜规则

(2002秋)

秦刚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着急各部门的负责人,听取他们对上一年的工作情况,了解眼下工作的安排。

听完各部门负责人的汇报,秦刚专门对教研室的工作做了点评。“刚才我听了各科室的工作,可以说每个科室一年以来都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也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但我觉得还是有一个科室的工作可圈可点,那就是教研室。

我们的工作不知是按部就班,守归守时。要想使工作有新意、有突破,你得有新思路、新方法。不能几年一贯的工作套路。我们刚才也听到了郝放刚在汇报教研室,尤其是高中教研的情况时,你们注意到了没有,他最突出的地方在哪里?在于改变。打破旧的模式传统,创立全新的工作思路,制定全新的工作安排。没有大破何来大立。而这种大力度的改革又靠什么呢?一为工作的激情,二为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三为善于动脑和创新。

如果我们的工作总是抱残守缺,循规蹈矩。我们如何去指导全县的教育工作。我们县局的工作作风不改变,如何能要求下面学校更新观念进行有效地改革?”

没想到,第一次和秦刚照面,就给了郝放打了一记迷踪拳,让郝放不知就里。

不但是今天,就是在三年前的坊中也一样,秦刚作为郝放的直接领导,并没有打击报复压制他的感觉,而是相反,特别的重视抬举他。究竟秦刚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确实如齐晓红所言,“他”,真的有所改变?还是隐藏着一个极大的阴谋?

不管如何,郝放还是无法化开那种刻骨铭心的厌恶和仇恨。“你秦刚表演吧?表演的再好,最终你在齐晓红的问题上不是又露出了狐狸尾巴吗?这一次,难道不是又一次的冠冕堂皇的表演吗?”

厌恶归厌恶,工作却不能耽搁,好歹也是身肩教研室主任这一重担。和秦刚制气,却不能拿工作儿戏。心里虽则郁闷之极,但工作还是要努力去做的。

根据新学期开学前制定的工作安排。开学初要召开各学科的教研工作会议。

从9月15日开始,每科安排一次全县学科代表会议。具体工作由各科教研员负责。

在9月18日那天,语文教研会结束时,郝放的办公室门被推开,一个熟悉的人影快步走了进来,“是余侠?”

“郝大主任,真是有官架子啊?知道今天是语文教研会,也不去看看哥们儿?”

“哪里的话?我这地方还不是你余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你什么时候在乎过那番礼节了?”一边说,一边给余侠倒水沏茶。

“听说晓红调到你身边了?这才对,你可要好好关心关心人家,是不是也该抓紧给国家添丁进口了!”

“我们可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没有晚婚,但我们可以做到晚育啊!”郝放笑道。

“不是为兄我说你,虽然你当官儿了,有些话我也不和你避讳,你和齐晓红的事情已是为大家所知的公开的秘密!”余侠神情严肃,说的有板有眼。

“你这是什么意思?”郝放吃惊的看着余侠。

“你们夫妻是冒和心不合,别人不清楚原因,难道我还不清楚?是不是还没有忘记那个廖然呢?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都这个年龄了,哪有还抱着初恋老师不放呢?在这方面你不觉你太幼稚了?对其晓红是不是也太不公平了?”

“感情这种事情岂能是外人能看明白的,就连我自己都无法确知自己究竟在坚持些什么?在拒绝这什么?”

“不管你怎么想的,我想有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该放就放,如果总是一味坚持,到头来不仅仅伤害的是你自己,还有你身边的人。”

“我不知道我感情中在坚持什么?我也不愿意去想清楚,我只知道我不会强迫自己的内心。但现在我有一种目标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什么?”

“我不能总是仰人鼻息,我要超越到某些人之上,这是我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你以为凭你现在的手段你能超越了他吗?你看他30随刚过就做到了局长的位置,这种跨越式的升职背后肯定有跨越式的手段。就凭你凭本事吃饭,一步步的向上爬,要想爬到他的上边去,你这辈子想都不用想了。”

余侠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得倒也清楚,他为自己的现状正在踌躇难转,却一句话提醒了郝放。

余侠何尝不是为自己的先赚愤愤不平呢?一起毕业的同学,除了他和春艳以外,一个个都是踌躇满志、志得意满的神气,郝放做到了教研室主任的位置都是不满意,自己呢?仍然在高三复课班,做他那个水深火热的班主任。

原来秦刚承诺他的话,他也不好在秦刚面前提起。因为人家齐晓红根本就没有回到坊中,秦刚也是来到了局里,也就不存在对兑现余侠的承诺的问题。那么他那个教务处副主任也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的盼望了。

有心让郝放帮着调动工作,但他一个教研室主任,充其量也就是给他调动一下学校,他怎么会有能力使他谋个一官半职呢?

郝放自是不知余侠此时的心理活动。反倒是余侠无心的一句话提醒了他。既然通过正常的渠道不能超过秦刚,何不也来一些非常手段呢?

“如果我取得局长的信任,成为局长的左膀右臂的话,即便是秦刚这个常务也奈何不了他,更何况,局长的位置也是有被秦刚架空的危险,局长难道就不期望有一个自愿占他队伍里来的人吗?”

想到此,郝放就开始谋划如何取得局长的信任。

局长40多岁,正是到了评中学高职的年龄。而且他好像听说,局长一切的硬件都是齐备,就差一篇省级正规刊物论文。

要说评职称的论文,可以说是随手就可以拈来。花上几百元,甚至不用去写,人家杂志编辑部就有现成的文章给你刊登出来。不出几天,盖着采用文章的证明及杂志样本就会寄来,甚至还有获奖证书。

但这种论文,一般都是属于非法刊物,职称审定中已经越来越严格。所以局长迫切需要的就是有一篇货真价实的论文。

而要是再国家级或省级正规刊物上发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些报纸无所谓,但一些正规教育期刊,他要走关系的话可要动一些脑筋了,毕竟省会他的人脉还是有点鞭长莫及。

就在局长一愁未展之时,郝放那天一次送来了两篇稿件。“张兄,我写了两篇文章你帮着我审一审,修改修改。”

“要说些文章,我哪里是你这个秀才的对手?还让我看?”局长一边笑,一边接过来看。这两篇文章的题目是《论新时期校长角色的新定位》,《教育改革有没有规律可循?》“你的这些文章可是大视角啊。”

“正是如此,局长的视角应该更是高瞻远瞩,你也不用怎么给我改,看看就行,拿拿意见,看有没有什么话不对时下的改革方向。给我定定性。”

“这好办,你放在这里吧,明天你过来取。”

虽然局长对郝放的做法有点莫名其妙,但郝放如此高看他一眼,心里还是有点高兴,费点事赢得了属下的赞许,这个忙还是要帮一帮。

在郝放取走稿件的一个月。

郝放拿着两本杂志笑容满面的来到局长办公室。

“老兄,咱俩合作的文章被录用了”一边说,一边拿出了几百块钱,这是我们俩得的稿费。你先拿着吧,有时间拿这个外财别忘了请请我。

局长拿过两本期刊看时,他帮郝放看过的两篇文章赫然刊登到期刊的显著位置,署名正是滦海县教育局张同旺另一篇是张同旺郝放。

局长指着一篇只署名自己名字的那篇文章,“郝放,这篇文章怎么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我只是给你看了看啊?”

“老兄,你还给我客气?你不是评职正需要吗?要是两人署名的话不算数怎么办?我给你来了一个保险,这篇文章也不是我一个写的,没有你的把关能发表吗?”

“你小子越来越会说话,好吧,等有时间老兄一定会好好请你搓一顿,不,给你搓两顿。”一边说,一边高兴地拍着郝放的肩膀。

郝放的雪中送炭让局长可是高兴的不得了,不但解决了他评高职的最后一道障碍,而且在权威教育期刊上竟有他署名的文章。以后他在局长堆儿里,在以后到市里开会的时候他可是有的吹了。

果然,在两个月以后,参加的一次市教委会议上,教委主任点名表扬了张同旺,“我们作为局长们不能只********搞行政,作为教育主管领导,首先专业要精,要做专家式的局长。要对教育形势,教育改革有敏锐的先知先觉。从这一点来说,滦海的张同旺局长做的就比较好,最近在国家级期刊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我都细细的读了,很有嚼头,很有思想性,也希望其他局长和他一样,多动动脑子,多做一下学术方面的研究。”

局长参加会议回来后,那个意气风发,非要马上拉着郝放去下馆子。

在教育局附近一个酒店雅致的包间里,两人推杯换盏,不过郝放喝却是饮料,局长喝的是啤酒。

“老弟不会喝酒真是一大憾事,不然,咱哥俩儿今天非要弄他个一醉方休才最痛快。我前日开的那个会让我是茅塞顿开啊?兄弟你可是让我开了眼界啊,这小小的一篇文章,会让教委主任那么重视?我看以后为兄可真要好好的和老弟学学写文章了。”

“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选好话题,有几点自己的想法,列出提纲,一篇文章其实大体的骨架就有了。至于血肉润色我可以帮着你做做,那些都是是些花活儿技巧的事,不过是让人读了顺口,看了顺眼。文章还不是要读别人想不到,说不到的话?只要你想出了新点子就行。”

从那以后,局长每月几乎都有文章出炉,每篇都是很顺利的在一些正规的期刊报纸上发表,一时竟成了在全市局长堆儿里有名的写手。

到第二学期的时候,在局长的力荐下,郝放升任了教育局副局长,主抓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