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华灯初煌夜未央
19178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华灯初煌,夜未央。》创作初衷:(谨以此部小说让社会上更多的朋友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去关注、呵护那些需要帮助的“艾滋病”小朋友们。。)

当今社会,万象升平、百业兴旺,人们时常会提到一个词汇,叫:“幸福感”。

那么,什么是“幸福感”呢?

就让我们细细的剥丝抽茧,寻求它的真实含义。

所谓“幸福感”,顾名思义,根据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它是人们对“幸福”的一种内心体会和感受。

这里又提到了“幸福”二字,那什么又是“幸福”?

有人说:幸福很近、很简单,它触手可及。也有人说:幸福很难、很遥远,它高挂苍穹。

对一个乞丐来说,当他得到了一块面包,他会觉得自己此时很幸福。

对一个花甲老人来说,当他看到自己子孙满堂、环绕膝下,他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对一个学子来说,当他拿到自己梦中期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他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对一个父母来说,当他看到子女事业有成,家庭和睦时,他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总之,芸芸众生,千言万语,答案五花八门,“幸福感”也比比皆是。

我曾经和(艾滋病救护中心)的一个“艾滋病”小朋友谈话,那个小朋友叫强强。

我问:“强强,你觉得你幸福吗?”

强强点头:“嗯。”

我:“那你知道什么叫幸福吗?”

强强:“眼泪。”

我问他:“为什么是眼泪?”

强强:“我出生的时候,我爷爷奶奶和我爸爸都很开心,流过“眼泪”。后来,我得病了,我的家人把我抛弃了,那时候,我流过“眼泪”。再后来于洋哥哥你和吴瑶姐姐让我重新有了家的感觉,我又流过“眼泪”。”

强强说这段话的时候,又哭又笑,而我也陷入了沉思。

有人说:“眼泪”,它受人体神经控制。

我们忧伤、难过、悲痛的时候,都会流泪,甚至我们会因为高兴、激动过头导致“喜极而泣”。

而我却并不认同大众所理解的:“神经控制”。

我觉得:“眼泪”它是人体分泌出的一种泪液,当你的眼眶盛不住你泪液的时候,泪液就会毫不留情的侵袭和吞噬你的眼眶,这对你的眼眶来说,那是一种“灾难”,才使得泪液溢出了你的眼眶。

那什么又是“灾难”?

我们平常都市百姓,每天过着朝九晚五、挤公交、蹬地铁的都市生活,可能永远都不能体会,当一群偏远山区只有7、8岁身患“艾滋病”的幼小孩童,过着被亲人抛弃,每天与死神、恶魔共眠时,那种恐惧与惊怖生活时的遭遇。

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什么又是“幸福”?

难道“眼泪”才能成了他祈祷“幸福”的唯一“资本”?

我记得,2008年,我上大四的那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百年难得一遇的大地震,学校里组织一次募捐活动。当时我正好下课回宿舍,我很小气,我只捐了32块8。没办法,我当时身上只有32块8。所以也只能小气一回了,如果可以的话,我倒想把自己捐出去。(当然,捐自己那是说笑。)

后来,我的室友来了,我跟他同住了2年,他家里很穷。

他拿了一件被老鼠咬破了一点点袖口的外套,还有几件衣服过来捐献。

当时有很多同学嗤之以鼻,甚至有人嘲笑。

我那室友没说什么,他把衣服捐了过去。又从兜里掏出了几张皱皱巴巴的十元大钞塞了进去,虽然我不太清楚他当时到底捐献了多少,但我知道,肯定比我的多。我也清楚他家很穷。

他临走时,只是轻声说了一句:“他们需要衣服。。”

没过几下,教导主任的儿子也来了。他是我的同班同学,他很豪爽,也很大方,我见他掏了五六张“毛爷爷”往里面塞。

只是,他又鄙夷的说了另一番话:“垃圾也捐。。”

而我,却更钦佩我的室友。

在一个满目沧桑、绝后余生的大地上,或许正如我室友简单的那么一句话:“他们需要衣服。。”或者,又可以更切确的说,他们更需要的是“温暖”。

在一片一望无际的废墟里,衣服能帮他们抵御晚风早露,抗寒取暖。而钱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难道在一片残垣断壁中用“毛爷爷”去买瓦砾吃吗?

后来有一次,我在(艾滋病救护站)带着强强和小雅他们几个小朋友去种树。

我问小雅:“小雅,累不累?”

小雅摇头:“不累。”

我:“小雅,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小雅:“做空姐。”

我问她:“为什么?”

小雅昂着脑袋告诉我:“因为空姐漂亮。”

这时我才突然想起,我和吴瑶第一次去救助小雅时,小雅就告诉了我她的这个梦想。我笑了笑,指着树苗告诉她:“这株小树苗是你种的,也就是你,等树苗长高了,我的小雅也就可以当空姐了。”

小雅却眼光暗淡,她告诉我:“她可种树、浇水、为小树苗除草。她可以看到小树苗生根、长叶,甚至慢慢长大,但她怕自己看不到小树苗长成大树。当然她很想。很想。。”

那一刻,我眼眶湿了,她年纪很小,8岁。可我明白她在说什么。

她怕自己时间短,她怕自己有一天就突然被“死神”带走。。她活在黑暗中,她怕看不到未来的阳光。。

这是一个幼小心灵饱受黑暗、恐惧侵袭后的无助和哀凉。

那对她来说,什么又是“幸福”?

难道唯有她那暗淡的眼光,才能成为她踮起脚尖去奢望“幸福”和憧憬”光明的唯一一丝“源泉”?

这些年,我彷徨过、迷茫过、不安过,甚至退缩过。我见过各色各样的“人性”,悲哀的,无力的,凶残的,也有恬不知耻的。

也去过中国很多地方,看到过最最淳朴的农民,狼心狗肺的奸商,还有那食人心血的贪官。。

天空本是蔚蓝的,五颜六色、七彩缤纷。生活本是美好的,多姿多彩、灯红酒绿。

五冬六夏、三春四秋。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乌云盖地。当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时,那些娇羞羞的、柔弱弱的“杂花野草”,谁人又真正用心去关注、呵护过?

难道就因为她们生长在杂丛处,野溪旁,她们就丧失了对光明和希望的拥属?

难道就因为她们生长在杂丛处,野溪旁,她们就少有都市里那“月季百合”该有的雨露和阳光?

曾经,我听闻一个故事:有一个乡下老奶奶,进城来找自己在城里务工的女儿,后来不小心把女儿的电话号码遗失了。站在繁华、陌上的大都市街道上。老奶奶内心无比的陌生和恐惧,那一辆辆如凶兽般的车流从眼前驶过,吹得老奶奶阵阵踉跄,人群那一阵阵异样的眼光,宛如利刃一般吞噬着她那胆怯的心灵。老奶奶从早上站到晚上,最后唯独是一个捡垃圾的小女孩,把自己的战利品全部卖掉,请老奶奶吃了点东西,还帮她找到了女儿。。

社会百态,层出不穷,“人性”已逾出了轨道,偏离正统。所谓都市里的“月季百合”,远不如杂丛处,野溪旁那“杂花野草”的高贵和贞洁。

当“眼泪”,成了“幸福”仅有的“源泉”和“憧憬”唯一的“资本”。

那又是谁把那些肮脏的黑手伸向了杂丛处,野溪旁那可怜无助的“杂花野草”们?

是乌云?是狂风?是暴雨?是恶魔?还是撒旦。?

难道仅仅是因为:“艾滋病”吗?

又或许,真正的“凶手”就是我们?我们这些道貌岸然、高高在上的都市“月季百合”?

当今的人们,陶冶于浮夸之风,沉迷于纸醉金迷,追逐于繁华浊世,谁又真正放眼于三尺开外?挪足于乡间野道?

一旦说起现实百态,人人便是嗤之以鼻,若是论起娱乐八卦,个个却是竞相追逐。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无知的时代。谁又曾真正的为“杂花野草”们打过一伞?遮过一雨?给过一丝滋润?

或许,连看一眼,都会肮脏了他们那高贵的眼睛吧!

这就是“人性”的堕落!社会的悲哀!

在这“人性”堕落的大包围圈下,陈一条才疏学浅,孤陋寡闻。只找到了“幸福感”一词的唯一定义:那就是哀凉、无助眼眸中所流出来的:“眼泪”。

那与黑暗、恶魔为伴的纯真眼眸中,所流出来的那无助、恐惧又带着丝丝“憧憬”和“希望”的苍白泪水。

生活是什么?

一花一木,一草一叶。

寒风化霜,滴水成冰。

生活,看似美好,绚烂缤纷,七彩灿烂。

天空,看似蔚蓝,万里无云,炎阳挂空。

而现实呢?生活却依旧狂风暴雨,天空却依旧乌云盖地。

生活在光明中的朋友们,我们作为都市里高高在上的“月季百合”,我们拥有阳光的照耀和雨露的滋养。请别忘了,我们还有另一群兄弟姐妹,她们叫“杂花野草”,她们终日与黑暗为伴、同恶魔枕眠。。

《华灯初煌,夜未央》。

夜幕中的繁华都市,霓虹煌靓般的灯火亮得五彩缤纷、七彩绚烂。

可夜却是无止境的幽黑与空洞。它侵袭了多少无辜、娇弱的“花朵”?吞噬了多少苍白无力的“期望”?

请不要让哀凉的“泪水”永无止境的淌流在那哀伤、悲凉的黑幕之中。。

请记得,那群可怜的孩子们那纯真、无助眼眸中,在漆夜寒风之中所流出来的那一袭你们所看不到的哀凉、苍白“眼泪”。

请把你们的“幸福”大公无私的挪那么一丝丝出来,分一点给她们---那些生长在杂丛处,野溪旁可爱的“杂花野草”们。

因为,她们也是祖国的希望,一朵能开得绚烂缤纷的“花儿”。她们也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条子、于洋敬上。

2016年,1月27日,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