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我比老婆大八岁
19002300000004

第4章 过年

每年的年三十,陆大林都是负责写春联挂灯笼做卫生,今年也不例外,他的爸妈也是里里外外忙个不停,杀鱼杀鸡,煎豆腐,蒸扣肉,炒黄肉,熬猪头,全是弄吃的,正如《舌尖上的新年》上说的,做父母的辛辛苦苦一年,只有在今天,他们才把所有心思放在了吃上,即使忙碌但很快乐。

陆大林感慨,小时候很喜欢过年,可以穿新衣,买玩具,拿红包,吃到好多喜欢吃的。可是现在,都有点讨厌过年了,单身男回家最怕的就是被七大姑八大姨问“有对象了没?结婚没?”被同学问:“在那高就?今年找了多少钱?”所以陆大林一般过完春节就出门了,很少在家过元宵节。

陆大林家乡过年有很多习俗,三十夜,比谁家的饭吃的早,所以一家子显得很是忙碌,偶尔还要辩两句。在陆大林家,陆妈占主导,掌握财政大权兼总指挥,她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不合理你也得服从,所以有时候陆大林和陆爸都哭笑不得。陆妈反复叮嘱今晚12点以前必须洗脚,明天早上的洗脸水不能往外泼,不能凉衣服,今晚的饭菜不但要够还有剩,所以要多做点。

陆妈很会管家,厨艺又好,是个直肠子,从来都是有事说事。在陆妈的带领下,陆家下午四点过就放响了鞭炮,吃起年夜饭了,陆大林满上一杯啤酒,对爸妈说:“爸妈,祝你们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陆大林爸妈笑着说:”好好好,什么都好!”陆妈接着说:“你啊,也这么大了,父母一天天也老了,你要抓紧时间找个媳妇,我们就踏实了,”陆大林眼角有点咔,仿佛眼睛进了沙子,说:“妈,您放心,今年我一定给您找个儿媳妇,让您抱孙子。”林妈笑道:“这就对了嘛”,立业要慢慢来,先成家后立业,两个人努力比一个人强吧。”

这顿年夜饭,陆大林和陆爸每人喝了三瓶啤酒,头都有点晕晕的,陆爸什么也没说,应了那句话:“不说了,都在酒里。”

吃过年夜过后,陆大林一如往年的独自看联欢晚会,往年看春晚老赵是看点,现在老赵也老了不上台了,总觉得缺点什么。陆大林这一代,说不上受苦,也谈不上幸福:读大学时,小学不要钱,读小学时,大学不要钱;还没工作时,工作是分配的,参加工作时,被自谋职业;没挣钱时,房子是分配的,能挣钱时,发现根本买不起房子娶不到老婆;没有进股市时,股市里傻子都挣钱,等进入股市时发现自己成了傻子;迈克走了,老赵下了,许多人都从记忆里慢慢消失了。

对了,也不知道王雪芳家吃过年夜饭没有,于是陆大林打通了王雪芳的电话:“新年快乐,吃过没?”

“吃过了,正看联欢晚会呢”王雪芳接着说,“祝你也新年新气象哈,”“嗯,你喜欢看谁的节目?”陆大林问道。

王雪芳说她喜欢看刘谦的魔术,还有唱歌,杂技。问陆大林喜欢看什么?陆大林告诉她自己也喜欢看魔术,还有小品,相声。王雪芳说了好多她喜欢的明星,可是陆大林一个都没听说后,陆大林说的明星王雪芳也大多不知道,后来才发现,王雪芳是看电视剧,而陆大林看得多的是电影,电视剧几乎不看,原因是他觉得电视剧耗时间,吊胃口,剧情老套。

他们聊了来年想做什么,有什么打算,陆大林说我过几天就要走了,出去打拼一年,挣点钱结婚,了了爸妈的一桩心事。王雪芳说她不知道来年做什么,也许还是帮父母做农活。

王雪芳告诉陆大林,她前年就退学了,念到高一,因为家里艰难,自己学习成绩也不好也不想念了,下面还有四个妹妹一个弟弟也要念书,她把机会让给他们,自己为家里分担点,家里养了十几头牛,还有百多只山羊,都是要人看的,早上放出去晚上要去赶回来,她爸身体也不好,不能下重力,所以地里的活都是她和王阿姨两个人起早贪黑的干完,就连打谷子翻地都是靠她们母女,忙的时候饭都没时间做,就吃点冷菜冷饭,春耕秋收,中间除草施肥驱虫,日晒雨淋,日复一日,这样才能维持家里的生计。陆大林听王雪芳说了这些,感触良多,没做过农活的不能理解其中的苦累,但是陆大林能理解。陆大林从未遇到像王雪芳这么的善良,勤奋,顽强的女生。虽然王雪芳是90后,但是她过着比80后还艰苦辛酸的生活,什么娇生惯养,任性非主流,跟王雪芳显得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