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难道我就这样过我的一生
18886800000020

第20章 走向学生巅峰(一)

淘汰型的学习后进生,不但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知识,而且上课时间也利用的少,做不到对时间的有效利用。开拓型的学习尖子生,不但上课时间基本满负荷,而且业余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更高,并且在紧张阶段还要占去一定的正常休息时间。

很多人对自己的自卑心理深怀遗憾并羞于示人,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克服这种心理,那么他便离成功不远了。袁向辉通过从夏雷雷处偷师的学习方法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自诩“龟速学习”的他并没有信心能够超越他前面的“两只兔子”,比聪明他比不过周森,比学习踏实他和夏雷雷也就是旗鼓相当,更何况他的学习方法还是偷师于夏雷雷。其实,从袁向辉学的“生物学”的角度看,人不自信是必然的。人出生时,比任何其它生物都要孱弱,除了能哭并四肢乱动外,婴儿几乎什么都不会,甚至有的婴儿连吮吸母乳都不会,完全依赖别人才能活下来,所以他完全是不自信的,没有谁能逃脱这个规律。但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一生又是在不断积累着自信的。一个小小的婴孩,学会了爬行,学会了站立,学会了奔跑,学会了说话。每一次成功,都给他带来一点自信。所以,每个人的身上都混合着自卑与自信。袁向辉的唯一优势就是,他认识了自己的局限,并接受了自己的局限;了解自己的所长,并发挥自己的所长。袁向辉并没有想着去做自己暂时还力所不及的事情,他现在正努力把自己力能做好的事做好。

袁向辉在初一第二学期,继续完善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尤其是背诵文章的方法,经过他不断地努力,他已经能做到把一篇不是很长的初中作文读六遍就能背诵下来了。他每一个段落每句话重复读两遍就能背诵,然后通读一遍就能连着背诵下来。这样读加背诵就是四遍了,第二段和第三段也是这样背诵的,第一第二段以及第二第三段分别连着背一次算是第五遍,然后前三段连着背诵是第六遍。那时初中的作文一般就是三段,开头,中间和结尾。以前是他劣势的文科现在已经不是问题,反而成了他的一个不小的优势。不得不说,袁向辉改良学习方法的能力还是挺强的,大有超越夏雷雷的原版学习方法之势,这还真是印证了后来的一句话“模仿是最好的致敬,山寨机才是最强的”。袁向辉的数学一直是他的强项,他做数学题基本能做到触类旁通。对于英语,他的学习兴趣很高,每次也都能考七八十分。就这样袁向辉经过自己不断的努力,终于保住了自己班级第三也是全校第三的成绩,而且也缩小了与周森和夏雷雷的差距。袁向辉以班级第一的成绩进入了初二(四)班,升入初二后,班级增加了一个。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夏雷雷在二(二)班,周森在二(三)班,在二(一)班默认的第一名是留级的一个学生,他留级并不是他成绩不好,反而是很好,他以前就是初二阶段前十名的好成绩,他留级是因为当时每个在农村的初中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学生每年就少数的几个,姜庄初中有时甚至一个考上县重点高中的都没有。这个留级生就是为了学习扎实初二的知识,想在初三时一举考上县重点高中,这位同学叫王新峰。像王新峰这样的同学是有一部分的,于是初二就增加了一个班级,当然留级生是分散在四个班级的,不是在同一个班级。

写到对袁向辉一生都很重要的初二生涯,不得不提到他遇到的一件趣事,也是麻烦事。袁向辉清楚地记得,二零零二年九月一日,早上七点半他就来到了学校,当时已经有一部分人围在学校的橱窗处查看他们自己的分班情况,袁向辉也是兴匆匆地伸着头看向分班表,可是他把四个班级的学生名单全部看玩了,愣是没有找到他自己的名字,他不相信地揉揉眼睛再次“从头到脚”看了两遍,还是没找到他的名字。不过,他倒是看到初二(四)班学生名单的第一个人名袁光辉和他的名字只差了一个字,但是他不敢确定那是不是别人写错了他的名字啊,所以袁向辉无奈之下只得去了他初一的班主任王老师所带的初二(三)班。王老师听到袁向辉说他找不到自己分在了哪个班级,就让他先待在她所带的班级里,其实,无论什么时候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很欢迎的。就这样,袁向辉稀里糊涂地在二(三)班待了一上午,还领到了各科的新课本,也不知道王老师是怎么多弄到这么一套新课本的。袁向辉在他的新课本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当时他已经开始下定决心要安心待在二(三)班了。下午第一节课上,袁向辉正在预习自己初二的功课(开学第一天老师还没有开始讲课),突然他听到王老师叫他出去一下,他抬起头看到王老师站在班级门口,她的身边站在一位身材高大的男老师。王老师叫了袁向辉后,两位老师还在交流着什么,等袁向辉走到班级门口后,王老师便对袁向辉说道:“向辉,这位便是你初二(四)班的班主任刘老师,分班名单上二(四)班第一个人名就是你的,不过当时打字员不小心打错了一个字,你确实是分在了刘老师的班级的。现在刘老师来了,我也不好留你了,你现在就跟着刘老师回二(四)班吧,不论在哪个班级学习都是一样的,你到了那里也要像以前一样好好学习,保持住你的好成绩,并且争取不断进步。”袁向辉当时其实是不愿意回到陌生的二(四)班的,但是分班名单都是学校定好的,而且王老师都说她不好留自己了,袁向辉纵然心中有些不舍,但他还是跟着刘老师回到了初二(四)班。临走时,他要把王老师发给她的课本还给王老师,王老师说让他拿着就行了,还说回头她会和刘老师说让他把多出来的那一份课本给各科老师的,因为给袁向辉的那一套课本是王老师找各科老师暂借的,多好的王老师啊!

来到初二(四)班后,袁向辉坐在了最后一排,延续了他学前班的命运。袁向辉对这些是不太在意的,但是关键是他所在的座位的书桌还没有桌抽屉,而且还没有板凳了。他只能把他所有的课本都放在了桌面上,这样能放下要学习的课本的空间就少了,他要站着写字也不太方便,但是他坚信这一切他都能克服。后来他所学的一句话挺适合他现在的处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现在的袁向辉把眼光放在了自己的进步上,并不会把焦点聚在自己的缺陷上,他总是对学习充满期待和希望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万法俱然。很多时候,遭遇困境时,如果你不坐以待毙,积极寻找应对之法,结果常常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袁向辉以一往无前之姿开始了他的学生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