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黄梁三国
18873900000349

第349章 统一全球(一)

关羽奉令,统领远征军蓄势待发,只留女兵驻守边关,一百四十万陆军兵马南下,与雅国主力部队正面作战。四十万水师官兵同时出击,准备攻打雅国军港,全歼雅国水师。

艾琳听闻中国水师主力南下,调拨三十万陆军士兵紧急赶赴军港,充实到水师队伍,兵力总和与中国水师相仿。此时中国火炮营以培训之名全部调回边关,水师没有火炮支援,实力下降很大。

两国水师在军港西边海面决战,雅国战舰配备除了火炮以外,并不弱于中国舰队,若非三十万陆军参加训练未有多久,并不适应水师战斗,两军水师此次大战,恐怕胜负未料。

大战开始以后,陆逊统领关索、魏延、甘宁三部,共二十万官兵为前军,周瑜、太史慈统领二十万官兵为中军。甘宁部顶在最前面,率先接战。接战的雅国水师包含五万余主力,战斗力并非想象中那般弱小。

水师实力很大程度取决于船舶的机动性能,雅国战舰在此方面并不弱于中国战舰,这场大战,两国水师两败俱伤。中国水师二十万官兵,大战前共有一百艘巨型战舰,二百艘中型战舰,三百艘小型战舰。全歼雅国水师前军后,士兵死亡达十二万,损失巨型战舰六十一艘,中型战舰一百三十六艘,小型战舰二百八十七艘。

中国水师向来被称为海上霸主,其实主要依仗火炮威力。周瑜在水师南下之时,曾想等待火炮营回军,一来水师官兵过于自负,二来军令时限比较紧迫,火炮营因此未曾随军,水师威力顿时大打折扣。雅国在开战之初信心全无,真正到了决战时刻,未见对方炮火轰鸣,信心不由倍增。雅国前军全军覆灭,但是亦重创中国水师,雅国后军顿时涌上前来,重重围困陆逊水师,欲要以众欺寡。

周瑜担心陆逊、甘宁等将有失,命令陆逊水师全速后退,退到中军身后,在雅国后军迅速前进之时,周瑜挥动旗令,统领中军航队顶上前去。

金旋将火炮营撤出水师的目的,其实欲借与雅国决战之时,在屠杀雅国士兵的同时,让东倭士兵损失惨重,有借刀杀人之嫌。此次大战,中国水师损失惨重,东倭士兵减员甚众。全歼雅国水师后,东倭水师士兵仅余十五万,战舰损失大半。雅国水师主力在此战中全军覆灭,中国水师虽然减员过半,依然纵横海上,所向无敌。

艾琳听闻水师全军覆灭,并未过于惊讶,这个结局本在意料之中,相反,她在听闻中国水师损失过半之后,不由感动有些震惊,她并未考虑到其他因素,以为水师官兵竭尽全力,不畏生死,在此战中超水平发挥。

水师大战虽然大胜,但是远征军将领均感到不满,关羽明白金旋的心意,因此要求众将不要宣扬此事,对外封锁这次大战的消息。周瑜在此战之后,又奉令沿海岸线南下,攻打雅国沿海诸座城市。各城守军虽然薄弱,战力总和并不弱于中国水师,攻城掠地又非中国水师专长,到以后中国统兵围攻雅国王城之时,这支无敌雄师仅仅剩余二万余士兵,其中大部分为汉族精英。当然,中国水师严重损耗的代价,换取了数十万雅国士兵的生命,掠夺了大量金钱粮草。

雅国合国兵力在数次损耗大战中,总共剩下一百四十万,与中国远征大军异族人数相仿。没有炮火支援的中国远征军,对雅国作战时并未占多少优势,大战的损耗比例基本为一比一。

中国远征军身经百战,适应力极强,没有火药和火炮支援的局面,并没有难倒他们,在以后的战争中,中国大军渐渐占据上风,开始分兵攻占各座城池,逐渐将雅国主力压缩在雅国王城附近。

此时两国重兵,皆聚集在王城周围百里范围之时,决战一触即发。雅国在国势和兵力上,占据明显的劣势,但是火药提纯技术的突破,成为雅国的秘密武器。艾琳严格控制火药提纯方面的消息,暗地里全力生产,为未来决战做好准备。

因为此战为统一全球的决定性战役,金旋将国内军政事务托付给金鸿与庞统,与诸葛亮统领特种部队和虎卫营精兵,乘坐巨舰,赶赴雅国战场第一线,欲要一举全歼雅国主力。

金远、金志、金扬三位皇子统兵驻守中国边关,丽莎、向辉等统领女兵驻守雅国边关,金旋、诸葛亮从此处经过,准备上岸视察,众人闻讯,都到海边迎接。

金旋与诸葛亮等刚刚落座,一个意想不到的战败消息传来。艾琳统领雅国重兵诱敌设伏,赵云部下近十万精兵在此战中丧生,赵云依恃勇力引领亲兵杀出重围,得关羽统领重兵接应,方得以安然归营。此战震惊天下,也是这场战争中国遭受的首次败绩。

艾琳统领部下统一南美洲,自然足智多谋,作战经验也是异常丰富。在金远回国以后,爱屋及乌演变成恨屋及乌,艾琳对中国军队仇恨异常。

经过前段时间的战争消耗,中国远征军参战兵力为一百二十万,雅国合国兵马为一百余万。艾琳因为中国大军屡次小胜,逐渐占据上风,不由思得一计,欲要以诱兵之计,引诱中国兵马进入重围,然后集中兵力,歼灭中伏兵马。

中国远征军此时兵分两路,关羽统领赵云、张苞、姜维等部共六十万兵马,屯于雅国王城以北重镇利特城,另一路由周瑜统领张飞、马超、关平、关兴等将共六十万兵马,屯于王城以东重镇阿根城。

雅国女皇艾琳亲自统领六十万精兵,与关羽这路兵马相持。艾凤指挥三十余万部下,与周瑜统领的另外一路兵马周旋。艾琳部下与关羽部下兵力相若,部下主要将领大多是留学中国的艾蒙系部将,得到这些智囊相助,中国大军并未占到多大便宜。

赵云统领部下驻扎在最前线,部下士兵大多为西域籍骑兵,每次出战冲锋在前,为关羽部下最具威力的一支兵马。艾琳发现赵云部每战必冲锋在前,部下行动迅速,经常与中军脱节,因此设下一计,诱使赵云上钩。

赵云文武全才,胆大心细,关羽对其甚为放心,让其统兵驻守前营。艾琳准备完毕,分派兵马,派一员大将统兵前去劫营,赵云大营身处最前线,自然防备森严,雅国兵马尚未进营,便被巡寨士兵发现,警号顿时鸣起,中国军队闻警迅速行动起来。

雅国兵马刚刚临近赵云营寨,营中守军已经作好准备,雅国将领一见此状,正合心意,传令退兵。赵云见雅军兵力薄弱,集合部下出营追击。雅国兵马速动甚慢,被赵云统兵追上,两军兵力相若,然而赵云部下皆为骑兵精锐,因此欲战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