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黄梁三国
18873900000280

第280章 情报战争(二)

周瑜部一战攻克印东郡后,马超部四十万兵力从海路紧急返航,支援防守压力过大的姜维部,而周瑜部则按照提前制定的方案,沿海陆两条路线,迅速往西进攻。

马超部中路军赶到安南西郡之时,姜维部四十万兵马已经在边境小城南浮桥镇与休斯百万大军相持了三日。金旋因为姜维部兵力与天竺重兵相差甚远,已经命令韩当、全琮两将统领部下二十万兵马紧急支援。

由于天竺部这个大胆的战略改变,金旋也面临着巨大压力,天竺基本弃防内郡,二十万原来驻守于二线内郡的兵力前压,为休斯迅速聚集了百万大军。两座天竺边郡的防守只有四十万新兵驻守,若是中国有空余兵力奇袭两城,截断休斯百万大军归路,天竺兵将处于绝对劣势的状态。

周瑜部往西推进不到百里,接到金旋飞鸽传书,大部队即刻回军,从印度东郡登岸,派一万水兵护送船队回返中国港口,南路军弃去后路,轻装行军,奇袭佛渊郡。

贾诩在回军路上得到金旋飞鸽传书后,船只刚刚靠岸,马超统领二十万轻骑兵即刻起行,紧急增援姜维部,贾诩率领余兵紧随在后。

姜维部在抵御天竺兵马猛烈攻击的第四日傍晚,韩当、全琮两路援军抵达,让姜维顿时觉得压力大减。天竺兵马遭到中国劣势兵力的顽强抵抗,战斗锐气渐落。

马超统领二十万轻骑兵,在第六日上午抵达南浮桥镇,中国防御兵马增至八十万,整体战斗力已经超过天竺部队。第八日,贾诩统领四十多万兵马(含十七万天竺降兵)赶到,整个战场局势发生逆转,中国兵马在兵力和战斗力方面已经超过天竺部队许多。

金旋此时统领虎卫营精兵赶到此镇,中国士兵见皇帝御驾亲征,士气更加高涨。金旋并不急于与天竺兵马决战,而是派遣马超统领三十万精骑兵奇袭静温郡城。

休斯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将要降临,决定连夜回军,分军两路撤往佛渊郡城和静温郡城。金旋在贾诩部赶到此地后,料知休斯必然会突然撤军,派出细作密切注意天竺兵马的动向。

在休斯兵马刚刚动身不久,南浮桥镇的中国军队开始行动,八十万主力部队沿着退往佛渊郡的天竺北路部队身后追击。而贾诩部则率领少数兵马,作为疑兵,随于休斯率领退往静温城的兵马身后,虚张声势。

黑夜里休斯不知贾诩部虚实,不敢接战,命令诸军不得掉队,弃去辎重,往前急行。这条路上顿时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贾诩率领的少数兵马,追击兵力远胜贾诩兵力数倍的天竺精兵。

贾诩统兵追击百里之后,尽数掠走天竺兵弃掉的辎重粮草,回返南浮桥镇驻守。贾诩部下有一半兵力为天竺降兵,这些降兵丝毫不因休斯败退为耻,反而以跟随中国兵马追击本国兵马为荣,贾诩因此瞧不起天竺人,认为这些士兵没有原则,以后无论如何训练,都将是中国军队中最没有战斗力的群体。

因为金旋采用优势兵力集歼敌军的战略,因此天竺的南路军遭到了中国精兵毁灭性的打击。天竺南路军有一半士兵为新兵,行程缓慢,军纪不严,未到十里,后军已经被中国轻骑兵追上。

南路军统兵将军为休斯之弟休林,休林虽然也颇知兵法,但在临阵决断方面比休斯差得太远。一夜之间兄弟两人都做出错误判断,休斯不知虚实,不敢接战,导致贾诩部不战而胜;休林部则不知中国兵马后军主力将至,为了救回后军,命令大军合攻中国前军。

中国军队在金旋的亲自指挥下,迂回完成对休林部四十余万兵马的包围,大军合围后从四面同时紧***迫休林部不断压缩战斗圈子,准备借助威力器械,打击密集的天竺士兵。

休林先是依持兵力,包围中国前军,中国前军为马超率领,因为多数为西域降兵,马战正是他们的长处。休林部下也有一半骑兵,但是在与马超部的对抗中,顿时显得力不从心。

在马超统兵浴血奋战,缠住休林主力之时,中国兵马已经完成合围,从外围进行紧逼包抄。战场上又出现一个回字型的结构。马超部在最核心,休林部在第二层,中国主力兵马在最外层。

马超久经沙场,知道什么时候采取怎样的战略。马超命令部下排成圆形阵,用盾牌构起防御线,军中强驽手站在马背上,巨驽手则从盾牌下方的空档发射。在极短时间内,阵型已经由浴血互攻改为防御为主。

在马超部改变战略的同时,金旋指挥外围兵马也使用器械,大量杀伤敌军。中国步兵携带的重型器械威力巨大,一时间投石纷飞,驽箭齐射,诸兵种密切协作,往内缓缓挤压。

在血淋淋的死亡眼前,天竺兵的心理素质显得非常低下,阵形在中国骑兵的连续冲击下,开始发生混乱。金旋见大势已定,命令骑兵全部压上冲击,不给敌军任何喘息机会。

天竺兵受不了如此冲击,他们开始四散奔逃,但是中国士兵四面列阵,那里有空隙逃亡?此时天色渐明,金旋见战局已定,命令严颜部立起招降旗,又让军中通译喊话,说明招降之意。

天竺士兵此时知道形势不妙,正在设法逃生,办法五花八门,有的躲进死尸堆里,有的几人合作,掘些浅坑,平躺在坑中,上面以薄土覆盖。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今招降旗刚刚立起,天竺士兵听完通译传话,一齐蜂拥而上,弃甲抛械。

休林身陷重围,身边只有千余士兵,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中国精兵,心知不免,对身边亲兵道:“今日一战方知中国战斗力如此强悍,天竺兵马虽然众多,与其交战无异是以卵击石。若你等能生还王城,可以将我临终遗言报告王兄,可以效仿安南王故事,举国投降,得以延续王族。”

休斯说完,挥剑自尽,其亲兵全部投降,在回军路上有十余人寻找机会逃走,向休斯说明此间战况及休林临终遗言。休斯最初不从,以为此战失利原因为指挥不利,后来兵败国亡之时,才后悔今日不从休林之言。

此战一直持续到将近午时,天竺四十多万士兵,投降二十二万,其余大部分战死在此地,陆续逃归天竺的士兵不足一万。由于指挥得当,以多击少,中国兵马此战仅仅牺性二万余人,换取了如此辉煌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