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武侠之华山岳不群
18871500000063

第63章 初遇

来京城的时候,岳不群为了增强历练效果,同时磨砺轻功,一路上都是步行赶路,就算后来赵龙赵虎加入了,他也不曾改变,一边赶路,一边教赵龙赵虎武功,一直走到了天子脚下。

不过回去的时候,岳不群可不打算走路了,他从华山走到京城,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差不多三个月,从夏天走到了初冬,时间太长了,思念家人、等待突破的岳不群可不想在路上耗费如此长的时间,要说连大年三十都赶不上那就让人郁闷了,岳不群还想着陪宁中则过一个温馨的春节呢。

于是,次日一早,简单用过早餐,一行三人就来到马市,重金挑选了三匹好马,策马奔腾而去。

……

骑马赶路比起步行就是不一般,还差几天才一个月呢,岳不群一行三人已经出了河北,进入山西境内,靠近了陕西,距离华山所在的华阴县也是不太远了。

想当初,岳不群从山西走到京城,用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前后一对比,就知道其中的差距了。

也许有人要问,这骑马从北京到山西与陕西交界,用不了一个月吧?

如果一路顺畅,路况还行的话,从北京到陕西还真不用一个月,可问题是,在古代可没有什么一路直达的康庄大道,就算是官道,也是年久失修,有些地段早就已经荒废,岳不群他们一路走来,要经过惊险的山道,越过阴森的丛林,不是每个地方都能骑马而行的,有些地方难以行走,马匹还要靠人牵着前行。

所以岳不群他们想要从河北到陕西,翻山越岭,真的耽误了不少时间。

好在一路还算平静,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影响到赶路,再加上岳不群他们也是急着回山,不会主动去过问一些杂事,于是风平浪静的岳不群就靠近华山了。

这天,岳不群和赵龙赵虎到达了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黄河边上。

已经步入十一月了,天气越加的寒冷,在这偏北的地方,北风已经呼啸起来了,嘴里呼出的热气形成片片白雾,不少的小溪小河都已经结起厚厚的冰。

不过这绝对不包括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还在奔腾而过,不时飘起的小漩让人想起河水之下令人惊心的暗流,她在哺育万物时也有这自己的脾气。

岳不群他们来到黄河渡口,已经是傍晚了,船家担心河里的暗流,不敢天黑之后赶船,于是岳不群一行只能先找一个地方歇息一晚,明早赶路了。

顺着路人的提示,没走多远岳不群他们就来到一处落脚的酒家——河岸酒家,这是一家老字号的旅店,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已经存在黄河渡口旁边,多年来留宿过无以计数的旅客。虽然地处要地,却不曾漫天要价,在过往旅客心中竖起了良好的口碑,实惠的价格,周到的服务,是河岸酒家长久存在的经营之道。

一走进河岸酒家,翻腾的热流扑面而来,瞬间赶跑了外面的严寒。

在酒店里,热闹无比,大家都是过往的客人,行走在外,难得有缘聚在一起,在这寒冷的冬夜,都变得热情起来,就算是平时放不开的人,此时也会受到大家都感染,开怀畅饮,大声说笑。

岳不群他们三人一走进去,就引起了里面人的注意,若有若无的视线落在了他们身上。

岳不群当头,一身青袍,文质彬彬,卓尔不群,在热闹的人群中鹤立鸡群,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赵龙赵虎也不一般,身材高大,孔武健壮,彪悍的气息不自觉的散发开来。

他们三人,独特的组合,一进屋,就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要是寻常人,被那么多人注意着,难免有些不自在,可岳不群他们一个是一派之掌,其他两人也是见过世面的,对打量的目光视而不见,安然若素的走到一张空桌前,施施然坐了下去。

见岳不群和赵龙赵虎这般气度,酒家里的人惊异了一下,就转移了视线,继续各自的话题。行走江湖,眼睛要放亮点,像岳不群这样的人,一看就不凡,大家转移视线就是不想惹麻烦。

“小二,来几个拿手菜,再温一壶酒。”赵虎大嗓门响了起来,赶路一天了,现在还真有些饿了。

“客官您稍等,马上就来罗。”

热腾腾的酒菜一上桌,赵龙赵虎就大吃起来,岳不群受到他们影响,也是痛快的开吃,没过多久,饭菜就已用完,只剩下半壶酒。

这时,岳不群才打量起四周,偌大的酒家,已经挤满了各色旅客,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不过附近一桌两人吸引了岳不群的注意。

坐在主座上的,是一个魁梧大汉,身穿锦袍,毛发须张,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就有一股难言的霸气,舍我其谁。

坐在他身边的人,又是另一种形象,温文尔雅,智慧逼人,好一个出尘的浊世佳公子,独特的气质,不时闪过的精芒,都在告诉岳不群——此人,非同一般。

对面的人注意到了岳不群的目光,那大汉不动声色,不过他旁边书生打扮的人,倒是举起酒杯,遥敬了岳不群一杯,岳不群见状,也是回了一礼,双方都有默契的转移了视线,一切恍若未发生过。

用过晚餐,岳不群三人就向客房走去,不过一路上,岳不群都有些疑惑。

想到晚餐的时候看到的两人,岳不群有种熟悉感,可是却想不起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只留下满脑子的困惑。

“我一定忽略了什么,对方到底是什么人呢?”

想破脑袋也没有想起什么线索,岳不群只好作罢,现在想不到,也许以后突然灵光一闪,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