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如果不是因为爱
18866700000001

第1章 Chapter1. 初相识 冥冥注定

是缘终会圆,那不是一场无意识的奔赴。

——尹六幺

尹织风,南方人,家住熊惜,一座清丽知足的小城。

成年之前,他并不知道他真的不止是南方人。

他很清冷,虽然比起云城的清冷略有不及。

云城是座古城,天很高,云很低,他甚至能从空气中闻到清冽的年代味。他喜欢那种味道,尽管他并不喜欢云城。他所认为的,与云城的关联,单单因为自己在云城上大学。

他是孤单的,甚而是孤独的。所以,他会想家,会想爸爸,不敢想妈妈,他也没有妈妈。

他是爸爸一手带大的,仅是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他经历过两任“妈妈”。

他也曾很乖巧地叫她们“妈妈”,但他从来只是叫叫,别人也从来只是听听,他还是没有妈妈,更没有亲生妈妈。

越长大,关于妈妈的困惑就越多,可他从来不曾向自己的爸爸询问过妈妈的任何,爸爸也从未跟他提起过他妈妈的任何。直到初中毕业后的暑假,爸爸给他找的第一任妈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每晚每晚,他都能听到爸爸的叹息声,一声一声凉到骨子里。

很“幸运”的,到他高一下学期的某天,爸爸又带回一位新“妈妈”给他,他小心翼翼地叫着“妈妈”,他希望这位新妈妈能够长长久久地留在这个家。比起他对“妈妈”的需要,他更想让爸爸有个伴儿。

可惜,他的念想还是被现实摔了个粉碎。不知是爸爸太傻还是这位“妈妈”太毒,他眼瞅着这位妈妈搬空爸爸的血汗钱却无能无力。

那时候,他真是恨透了女人。

高考的那段时间也是他最为煎熬的一段时间,没等他上高考战场,这个挂名“妈妈”急不可耐地头也不回地走了......

“尹织风,门外有人找。”古文史薛老师推推他鼻梁上的老花镜,继续照本宣科。

尹织风走出教室,一个美丽的女人安静地看着他,嘴唇似是动了动,却没有说话,眼神极为复杂。

他当然更加无话可说,扭头报告回到了教室,思绪更加纷繁。

天涯共此时,远在熊惜的,爱他到骨子里的爸爸惟有叹息。

父子二人的心同被一件事搅扰着。

......

......

......

时光倒回一年前,也就是二零零九年,尹织风考上了云城大学。

和不少大一新生一样,尹织风的大学生活是在看似新奇实则平淡中缓缓铺展开的。

上下课,去图书馆,逛逛校园,吃点喝点。

上下课,去图书馆,逛逛校园,吃点喝点。

他没有加入学生会,倒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默默地报了文学社。

尹织风是一名中文系学生。他觉得,时间这样过去真的很好。有所学,有所得,不慌不忙,足够自在。

大学里边儿的亲密交往,多数会以寝室为单位。而不管哪个男寝还是哪个女寝,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分出“帮派”,当然,也有“自成一派”的。

织风是个很随性的人,一开始并没有和寝室的哪位弟兄走得比较近。只是,渐渐地,他和同寝一个叫许愿的男生越走越近。

很多时候,俩人会一起去上课,一起去上网,一起去食堂,一起去澡堂......

织风实在想不通,许愿的父母为什么要给许愿取这么一个酥酥美美的名字,他实在“糙”得很,吊儿郎当不修边幅的。直到有次,织风看到许愿为喜欢的女生买粉色小猪玩偶,粉色兔头围巾,粉色堆堆袜子,粉色桃心巧克力等等等等粉色小礼物,还要用粉色书包装好,才羞羞答答地送给那个女生。

织风心想:“许愿就该叫许愿。粉,粉,嫩,嫩......”

临近新年,各个学院的新年晚会都紧锣密鼓地张罗开了。织风被许愿拉去文学院新年晚会的彩排现场帮忙。

说是帮忙,其实是陪许愿看许愿喜欢的那个女生。据许愿介绍,那个女生会是晚会主持人之一。

看许愿骄傲的表情,仿佛这个女生已经是他女朋友一般。

许愿喜欢的这个女生,织风是知道的。她叫夏瀛,和他俩就是同一班,都在中文(3)班。

早在军训时,夏瀛就被男生们奉为了班花,个子高挑,皮肤白皙,长相也十分清丽,是方队指挥,也是模范标兵,可为人并不高调,喜欢他的男生之多自不必说。

然而,绝大多数男生对夏瀛的喜欢仅仅是停留在初始的爱慕阶段,并不会或者说并不敢去真正追求她。

所以,织风对于许愿的勇气和胆量是肯定的,甚至是佩服的。

许愿帮台下的工作人员吹气球,摆纸杯,甚至叫“演员”,可他的眼光始终追随着夏瀛,织风像是空气一般被他自觉无视了。

许愿看夏瀛,织风看许愿,织风为许愿醉醉的表情所“折服”,差点就笑出声。

终于,织风还是决定追回许愿的魂儿,便在许愿眼前连晃了三个响指。

这三个响指确实追回了许愿的神儿,许愿冲着织风明媚地傻笑,却忘了手上被他用力摩挲用力捏着的是颗气球,结果可想而知。

织风对这位大哥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然后,台上彩排台上的,台下许愿和织风说自己的。

其实,主要还是许愿说,比如实在吃不惯幸福食堂的饭,一点“幸福”都感觉不到。

比如不喜欢讲传统文化的赵老师,总喜欢在课堂上公开提问女同学一些很隐私的问题,而且是节节课都提问。无语死他了,反感死他了,老色鬼无疑了。

比如自己神奇地面试劳动部的经历,劳动部部长在问他他认为劳动部成员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精神品质时,明明很懒散很懒散的他愣是特别虔诚而不假思索地重复了两遍:“吃苦,能吃苦,很能吃苦。吃苦,能吃苦,很能吃苦。”然后,他就从一众面试者中脱颖而出了。

就这样,许愿滔滔不绝地嘚吧了有两个小时,织风也在许愿的“淫威”之下,有态度有感情地,“嗯,是呢,哈哈哈哈,对对对”地应承着。

其实,织风并没把许愿说的每句话每件事都听进去。然而,在这样欢腾的气氛中,织风更加认为,正是许愿给他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正是因为有许愿才让他在云城不至感到太过孤单。

新年晚会第二天晚上正式在校音乐大厅开演,许愿拉着织风早早地就坐到了观众席。

节目质量不错,夏瀛的主持也很是大方得体,而许愿的手机相册里更是拍满了夏瀛的美照。等到晚会结束散场,许愿拿出准备好的花束送给夏瀛,夏瀛微笑着接过了花束,并很有礼貌地道了谢。

走出音乐大厅后,许愿对他的意中人又是一路夸。织风无奈又无语地笑着说:“每天都是夏瀛夏瀛的,你情痴哦?”“对啊,情痴,我是啊!”“是是是,你是,换个话题好不好,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想夏瀛啊!”“......”

文学社迎新年的方式很“文学”,开了场经典诗文诵读会,没有主题,只要是经典就行。

织风准备的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其实,你只要去现场听听就知道,很多同学准备的经典都比较“高大上”,而这种“高大上”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是经典,是名家名篇,但是是名家们比较不为人熟知的名篇。所以,织风的这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显得相当质朴,以至于大家在听到报幕员报出这个题目后都没有什么期待,掌声也只为礼貌跟客气,可当织风不紧不慢地走到台上,温暖而深情地朗诵出这篇短诗时,很多同学都听得入了迷。

“这个男声也太好听了吧!”“有点帅!”之前觉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太熟悉而欣赏不出其美的一些同学,也彻彻底底地重新感受到了这篇经典的魅力。

于是乎,织风红了,很多人记住了这个声音好听的男生:尹织风。

而下面坐着的广播站站长也当即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可以去广播站担任《美文》栏目的主播。

就在大家都称叹于织风的温润声线时,有个女生很确定地知道,她喜欢上了这个男生,叫尹织风的这个斯文男生。

没有人知道,早在前几次文学社活动时,这个女生就注意到了织风,也见过他亲手写在社员登记簿上的“尹织风”三个字,并且字如其人,潇洒又清爽。只是她还没听到过他开口说话。

不得不承认,某些时候,一个人喜欢上另一个人常常是无所预期的,只要是他,只要他一出场,就会惹起你的心动。

织风于这个女生就是这样。

她就是言真言,适时并毫无防备地硬生生闯入织风生命中的言真言......

真言的坐位就在织风的正后方。当然,她是在看到织风坐下之后才假装随意地慢条斯理地坐到他后面的。织风坐中间第三排,真言坐中间第四排。

这下,真言终于有机会好好看看织风了,虽然,她能看到的仅仅是织风的后脑勺。

织风的头发有些硬,略带自然卷,不长不短,但很利落。脖子上的汗毛细细绒绒又根根分明,蓝色衬衣领干净整洁。他该是刚刚洗过澡吧,淡淡的清香时有时无地飘到真言那里,很好闻。

真言笑盈盈痴呆呆地看着织风坐回到自己坐位,织风当然也是看得到他后坐女生的表情的,于是温柔地回了她一个微笑。

真言自然知道织风只是出于礼貌才对她笑了笑,她还知道,转过身坐好之后的织风根本就不会再想到她,可那又怎样,他的微笑是对她一个人的就是了,他的微笑让她很开心就是了。

此时此刻的真言感到自己心上有个可爱的小人儿在跳舞,神态傲娇,舞姿优美,根本停不下来。别人诵读了什么名家名篇,真言实在没听进去几句。

“下面这位诵读者,是来自09级文学院中文(1)班的言真言同学,她要诵读的篇目是胡适《我的母亲》(节选),大家欢迎。”言真言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一下子缓过神来。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不得不说,真言确有一定诵读功底,可她读得好却并不是只体现在诵读技巧上。她是真心热爱诵读,真心喜欢文学的。她读得专注,读得投入,读得动情,很能感染到人。读完,真言眼边都挂着丝丝泪珠。台下掌声响起一大片,由衷而热烈。

随后,广播站站长和报幕员耳语了两句。报幕员于是走到织风和真言的坐位旁传了站长的话,让他俩散会后留一下。

真言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广播站站长会留她,她对自身播音条件还算自信,虽不够专业,但经验也算丰富。

她从小到大都是广播站的主播。小学在播音站的《科技管窥》当主播,初中在广播台负责《每日一歌》栏目,高中前两年仍被广播站抓去当“首席主播”,她推脱了好多次都推脱不掉,因为她高中班主任田正军的爱妻正是她的初中班主任瞿爱芳,所以对她的情况很是了解。而且学校也确实找不出两苗这方面的人才。喜欢播音的,条件不行,条件还可以的,脾气又太大,性子冲,责任心不强,不太靠谱。所以,尽管真言心不甘情不愿,叫苦不迭,可还是接下了广播站的差事。

其实,真言真的也只是嘴上发发牢骚,责任心很强的她不允许自己敷衍着对待广播站的事。

真言的这种心理田正军当然也是知道的。

上了大学,真言连想进广播站的念头都没有一星半点,前段时间广播站招新也并没有出现真言的身影。然而,命运总是那么玄妙,她遇到了尹织风。

她想的是,只要尹织风答应去广播站播《美文》,她就也答应去和他搭档播《美文》。而且,她就是强烈地感觉到尹织风会答应。

不出所料,织风果真答应了。

真言在心里感叹:“或许,这就是冥冥当中注定了的。”

所以,他俩双双进入了广播站,并且成为了搭档。

站长给俩人讲了广播站的一些情况,并嘱咐他们记得下周二到站里报到后就走了。

织风和真言从多功能报告厅出来之后已经快晚上十一点了,地面被白雪覆了薄薄一层。天空中,路灯下,雪花纷纷扬扬,越下越大,晶莹而美丽,像是在预告一场将要来临的爱情。

”我先把你送回女生寝室八号楼,然后再绕回我们寝室。”

“你怎么知道我在八号楼住啊?”

“随口说的,听你这口气显然已经不可能是九号楼了。走吧。”

有点意思,真言屁颠屁颠地跟在了织风身后。

就这样,文学院09级中文(1)班的言真言和文学院09级中文(3)班的尹织风算是认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