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真正的道德经
18810000000031

第31章 三十一;

魏王弼注本《道德经,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汉帛书《老子》(甲本)原文:

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铦袭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也。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便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依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原文: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被篡改后: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可见:有道者会喜欢“兵”,而且会处之居之,喜欢战斗。

另外“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可是为什么人家满族人乐于杀汉族人,一亿一亿的大规模的杀了吃,仍然能保持稳定的将近300多年统治呢?蒙古人在世界庞大的区域统治也超过300年,也是喜欢杀了人来吃,为什么也能保持这么稳定的统治呢?为什么人家就能得志于天下?

而且,古往今来,没有任何国家的土地超过蒙古国当年那么大,所有的不乐杀人者,疆域都比蒙古国小的不是一点半点。蒙古人是唯一曾经得志于天下的。

似乎应该说:

“夫乐杀人,方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不乐杀人,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夫乐杀人,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被改为了“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夫乐杀人”是指的事情,而改成“夫乐杀人者”,就是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