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异路人生异路花
18665300000046

第46章 49:方圆(下)

小五躺上炕,想起来了上学的时候经常去杨勇他二姨家租书,她家有书、有碟片,言情小说五毛钱一本,文学名著一块钱一本,一本书租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不还要加钱,碟片也是。那时,小五看书很快,一本名著一个星期就看完了,看完就忘了,看的太快,根本记不住,上学,时间少,只有放学看一会儿,想起看书,小五想起了一个人:张娟。张娟是老大的同学,在电视台上班,收闭路电视费的,张娟的父亲在教育局上班,家世不错,在当地也算得上书香家庭,家里藏书很多,有几百本名著,那是小五退学之前,暑假,张娟要去沈阳,张娟的父亲在沈阳包了一段线路,跑大巴,很赚钱,张娟的丈夫已经去了,让她去看看,她想去,可是没人给她看家,张娟家住在十二中侧面,地势很偏,没人看着她怕家里出事:被砸玻璃、被偷等,张娟经常去杨芹家里玩,和杨芹玩的很好,都是麻友,让杨芹帮忙,杨芹找到小五,商量道:‘小五呀,你放假没事,帮个忙呗?’

‘什么事?’小五问。

‘张娟你认识吧,她要去沈阳一个月,你帮她看看家呗?’

‘她不是有亲戚吗?’小五说。

‘亲戚都忙,要看一个月呢,你帮忙呗。’杨芹说。

‘这..’

‘张娟又不是难处的人,经常来我家玩,你见过,再说了,他和你大哥是同学..’

..

小五莫不过,只好答应了,其实,看家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不过,不是一件好差事,小五很想拒绝的,帮别人看家,看出问题,好说不好听,可是,杨芹出面,不能不给面子,这些年,杨芹很照顾自己家,有什么吃的都给家里,人呀,要懂得感恩..

晚上,张娟领着孩子过来,她家有个儿子,两岁半,小五见过,孩子长得很可爱,就是胆子小,像女孩,张娟看见小五就明知道顾问的说:‘小五呀,帮我看几天家呗?’张娟知道杨芹问过,当面再问问。

‘行,可以呀,什么时候走说一声,我给你看家。’

‘那好,今晚住我家呗。’张娟说。

‘今天呀,不是你走以后吗?’小五问。

‘这样的,带你去熟悉一下,看看环境。’张娟说。

小五点点头,跟着张娟去她家,她家很宽敞,两个屋子都很大,客厅里摆着书架,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都是名著,正厅放着电视,写字台上供着关公像,张娟洗洗手敬了三炷香,又去隔壁上香,小五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格局,一屋供观音,一屋供关公..王博信佛,信的很诚,王博是把所有的佛像供一起,主位释迦牟尼,接着是西方三圣、东方药师佛、观音、罗汉等等,虽然看着怪异,小五没有问,看着书架上的书..

‘喜欢看什么,自己拿。’张娟说。

‘好。’小五拿出一本《菜根谭》看看,放回去,又看看其它的书,回身看见墙上的书法,用行草写的《隆中对》,亮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逐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也..小五问:‘你写的。’

‘不是,我爸写的。’张娟说。

‘写的不错,有点大家风范。’小五赞扬道。

张娟呵呵笑起来:‘你喜欢,回头叫我爸给你写一幅。’

‘不了,我不太懂这些。’小五翻着书说。

张娟笑了笑,去整理小屋,过了一会儿出来,说:‘今晚你住这里吧。’

‘好。’

‘这有电视,想看自己开。’张娟说。

‘行,要看我自己开。’

张娟走回自己屋里。小五拿起书架上的《飘》,看看简介,不错,慢慢的看起来,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描写庄园小姐和男人的爱恨情仇,小五看着看着睡着了,醒来时天已经亮了,小五爬起来,把被子叠起来,关上灯,起床,张娟还没有起来,小五洗洗脸,出去,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小五打着哈气,回到家,老三还没起来,小五坐在门口的石头上看着书,这本书很厚,昨天看了半宿只看五分之一,小五继续看,看着看着有人跟小五说话:‘这么用功..’说话的是对面的陈奶奶,陈奶奶每天起的都很早,她不像别的老人,起来去山上或者学校里跑步,陈奶奶起来,没事就扫门口的路面,有时候用开水浇路边,小五第一次看见陈奶奶用开水浇路边,觉得很怪异,便问:‘浇开水干什么呀?’陈奶奶笑着说:‘浇开水,路边不长草..’小五看一眼陈奶奶,陈奶奶的手臂晃动,扫把在地上行走,小五轻声说:‘没事,看看书,陈奶奶,又在忙碌呀?’‘乱七八糟的,看着不舒服。’陈奶奶嘟囔着:‘看书好呀,看书好呀..’陈奶奶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过,她的两个孙子都是大学生,在BJ很少回来,小五只见过两回,人长得高高瘦瘦,戴着眼镜,中分,说起话来趾高气昂,一副都市范..小五看到下午,困了,在家睡了一觉,醒来时傍晚,吃完饭,小五出去走走,张娟站在杨勇家门口,一群人在这里听故事,张娟看见小五便说道:‘你起真早呀?’

‘不早呀!’小五笑了笑。在别人家里睡觉,小五不习惯。

‘你先回去,我去我姐家看看。’张娟把钥匙丢给小五说,张娟有两个姐姐,都嫁出去了,她是最小,招个上门女婿。

‘你去你姐家,我就不去了。’小五把钥匙丢回去。

‘一会儿就回来。’张娟说:‘你拿着。’

‘奥!’小五接过钥匙,听着故事,这里讲故事最厉害的是何春生,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都知道,最爱讲的是历史神话故事,《水浒传》、《西游记》、《三国》、《封神演义》、《搜神记》、《隋唐英雄传》、《岳飞》等等,跟电视评书一样,讲的绘声绘色,周围的人都爱听他讲故事。历史课学过郑和下西洋,跟何春生讲的有点出入,他讲的更有道理,他说:‘郑和下西洋不禁是弘扬国威、交好邻邦、找建文帝、迎接佛牙,还有郑和自己的目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去那么多回,国力衰退已经承受不起下西洋昂贵的费用,郑和请求第七次下西洋,最后死在外面,因为,郑和是回族,回族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圣地看看..’这回,何春生讲的是一战,一战打的很惨烈,各国伤亡惨重,却戏剧化结束,因为一场瘟疫,各国无力继续打仗,一战结束了..听完何春生的一战,天已经黑了,张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小五径直的走去张娟家,打开大门,走进院子里,风吹叶动沙沙声,院子里种着几颗大白杨,学校的灯亮着,那是宿舍的窗户,估计是补课的学生在里面,离家远的学生,都住在学校,别人放假,他们补课,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父母逼的,不过,目的都一样,希望能考上重点高中,读大学,大学,是学子的未来,小五也梦想着自己可以上大学,上最好的大学..这时,张娟领着孩子走进来,一边走一边给儿子哼儿歌。小五问:‘这么快就回来了?’

‘我姐家住得不远,回来晚,怪怕的。’张娟说:‘你刚回来吗?’

‘回来一会儿了。’小五说。

‘回来怎么不进屋?没看见亮灯,还以为你没回来,大门开着,猜想你应该在家。’

‘看看学校里谁在。’小五看着宿舍说。

‘你们同学呀?’

‘不知道,没看清人。’

‘没看清,盯着半天,女生吧?’张娟神秘一笑。

‘想歪了,我就是看看。’小五开着房门。

‘我也是从这个年龄回来的,不用说,我懂。’张娟继续笑着。

小五无奈的摇摇头,张娟给儿子洗漱,接着回自己屋里。小五继续看《飘》,这部小说很经典,看着很过瘾,小五坐在沙发上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突然一阵响,小五一下子惊醒,书掉在地上,外面起风了,风声呼啸,听着渗人,怪不得张娟叫自己来,原来是她一个人在家害怕,找人做伴,后半夜下起了雨,雨势不大,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三天后,张娟走了。小五看书,从《飘》看到《简爱》再看到《基督山伯爵》,以前没看过的名著都在这里看到了,很快,一个月到了,张娟回来了..

就这样,小五想着过去的事情睡着了,仿佛做了一个很长的梦..天亮了,小五醒来,小钰正在弄炉子,小五起来,老三还在睡觉,听见声音也醒了,他打麻将打到很晚才回来。

吃过早饭,小五去租碟,杨勇的二姨看见小五,很客气,问了一些外面的事情,小五简单的说了一下,回来的路上,小五想起了张娟和陈奶奶,去看看,到了陈奶奶家,陈奶奶躺在炕上,说话模糊不清,她已经好几天没有下地了,不能进食,八十多岁的老人即将走完她人生最后的旅途。张娟家没有人,听说搬走了,全家人搬去了沈阳。

回来的路上,小五碰见同学王志,王志现在上高中,考毕业了,两个人聊起来,聊起上小学时候的故事,王志忽然说:“周娟可惜了?”

“周娟怎么了?”小五问。

“你不知道呀吗?她死了。”王志说。

“死了,怎么回事?”小五惊异的问。

“和男朋友闹分手,男朋友不同意,就把她掐死了。”王志说。小五愣住,想起一起上学时的经历,小学时,王志、周娟、小五,三个人学习最好,平摊了班上所有职位,周娟是学委,刘志是班长,小五是体育委员兼劳动委员,后来小五是班长,王志是体育委员,班上的职位在他们三个人中变动..后来,上中学,三个人在不同的班级当班干部,最难忘的事情是捐款,那是小学四年级,同学们挤在一起,小五不注意碰到同学回龙的饭盒,饭盒从桌子上掉下来,摔碎了,回龙的饭盒是带保温的,很贵,他怕回家挨揍,当时就吓哭了..老师看见,让同学先回到坐位上,轻声道:‘同学们,不要吵,回龙你也别哭,听老师说,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一天傍晚,天空下起了大雨,雷锋叔叔看见公路上有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牵着小孩,身后背着包袱,在雨中艰难的行走,雷锋叔叔上前打听,知道这妇女是外地探亲的,雷锋叔叔忙把雨衣披在妇人的身上,抱起孩子,送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妇人和孩子送回去,自己湿透了..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精神么?这是助人为乐的精神,姜玉柱的家庭条件,同学们都知道,能帮一把帮一把,你们说好不好。’‘好。’同学们积极响应,周娟带头,把饭钱捐出来,那天,一共捐出15块钱,赔给回龙..想想当时的场面,小五都会掉眼泪,现在,物是人非了!

中午,王亚娜打来电话,言语中很暧昧,小五知道,她自己在家,要是她父母在家她就不敢这样,怕父母听见,电话中多的是:“我想你..”挂了王亚娜的电话,小五给杨勇打电话,杨勇接起来:“喂..”

“怎么样,还好吗?”小五问。

“哥们,是你呀,这久联系不到你,还以为你人间蒸发了!我还好了,刚来这边不久,一切不太习惯。”杨勇说。

“我回家了,你回来过年?”小五问。

“不回来,以后再说..”

..

下午,小钰和小五去看王博,王博好多了,不洗手了,不像之前就知道洗手,不过,精神差了,人瘦的吓人!进门,孟洁热情的招呼着:“你们回来了,里面坐..”王杰方没有在家,王博坐在炕上参禅。“修仙呢?”小钰问。

“没有没神通?”小五说。

王博慢慢睁开眼睛,笑着说:“你俩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来看看你。”小五说,把香、橘子、花生等放在桌子上,每次来,都要买香、水果等,王博喜欢这些,别的不要。

“你们都回来了,太好了,走,咱们吃饭去。”王博站起来说。

吃饭?小钰和小五当场就愣住,这么多年过去了,第一次见王博这么痛快,以前,磨呀磨,磨呀磨,就知道洗手,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听到这话,小钰和小五还不习惯。

“行,吃串去。”小五说。

“好,吃串。”王博同意的点点头。王博信佛,初一十五不吃肉,平时不忌口。

“王婶,吃串去。”小钰说。

“你们吃吧,我不去了。”孟洁说。

“走吧,一起了。”小五说。

“是呀。”

“不去了,你们去吧,年轻人,叙叙旧。”孟洁走出去。

“婶..”

王博好了很多,不过,还是很慢,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出门,外面的风很大,吹在脸上火辣辣的,腊月的天就是这样,寒风如刀..天冷路滑,王博走路很怪异,开始,还以为是路滑的原因,后来才知道,王博的小脑有点问题,走路走不稳,小五看着王博,心头一凉,什么情况?一个好好的大活人怎么能这样呢?以前是魔怔,现在魔怔好了,小脑又坏了,难道这就是王博口中的七灾八难吗?就算有七灾八难,也不能这样对待一样人呀!从前,小五觉得自己不公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生在这样的家庭,现在看看王博,自己还算是幸运的,王博生在一个好家庭,可是,二十多岁就开始魔怔,每天只会洗手,除了洗手就是洗手,现在好了,小脑又有问题,走路走不稳,风华正茂、大好青春就这样白白浪费了,除了惋惜、叹息、可惜外,还有什么呢?

到了串店,吴师父正在穿串,小五很有礼貌的叫一声:“吴师父,还好吧?”

“还好了,什么时候回来的,坐。”吴师父招呼着。

“刚回来,来看看,生意不错吧?”

“马马虎虎。”

小钰在一旁点着串:“给我来30个肉串,20个脆骨,10个毛蛋,20个羊肉,再来半打啤酒。”

“好的。”吴师父忙去。

啤酒上来。小五喊道:“吴师父,一起喝。”

“还要弄串,再说了,我不喝酒,你们喝,要什么说一声。”吴师父说。

小五开酒,给每个人倒一杯。小钰抬起酒杯说:“祝我们以后越来越好。”

“好。”

“人生,就是无尽的痛苦,哭着来哭着去。”王博说。这话说的很有禅意。

小五笑了笑:“无论怎样,都得面对,对吧?”

“喝酒。”小钰端起酒杯。

这时候,串好呢,吴师父送上来,小五招呼着:“一起吃。”吴师父笑笑:“还没忙完,你们吃,不用管我。”

三个人喝起来,述说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从串店出来,已经天黑透,三个人喝了八瓶啤酒,小钰和小五送王博回家,回来的路,王博走的很吃力,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弄得像过百的老人一样,不禁让人怜惜:可叹世事无常,无情世事。不过,有一点值得欣慰的,王凯出来了,听说在青岛买了房子,要把他们都接过去。

小五去照相,等着身份证,有了它,去哪里都不怕了。

腊月二十八,越来越多的灯笼挂起来,市场上的春联也多了起来,购年货的人络绎不绝,猪肉摊前生意火爆,上好的猪肉很快就被抢光。大年二十九,老三、小钰、小五,在家里包了一天的饺子,有萝卜的、芹菜的、酸菜的,备着过年吃。三十,更忙碌,早上起来先贴对联,炸豆腐、炸丸子、烀肉等等,准备着明天吃,明天,老大一家人回来。晚饭,团圆饭,三个人做了六个菜,六六大顺,图个吉利,吃着饭,看着春晚,电视里笑,电视外也笑..

11点半,接神的炮声响起,家家户户吃饺子,隆隆地烟火印满天空..

初一,老大一家人回来了,这是真真切切的团聚,老三、小钰、小五,每个人给侄女一个祝福的红包,一家人坐在桌子上,团团圆圆的过着年..这时,电话响起了,小五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王亚娜出事了..一家人开着面包车,速度太快,车翻了,王亚娜送到医院,没有抢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