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异路人生异路花
18665300000037

第37章 40:无常(五)

2003年,小五离开喜欢的校园,去打工,有两个朋友在深圳,小五也想去,但他没有去,听说那边很黑暗,朋友说:“深圳,真不是人待的地方。”早在2001年小五就听过深圳的黑暗,那年春节,小五在家里看春晚,电视里放着李玟的《好心情》,袁飞过来找老三玩,他刚从深圳回来,讲了一段在深圳的经历,他有个亲戚在深圳混的不错,开一家小型的超市,袁飞去投靠亲戚,在亲戚的超市里上班,平时送送货,那天夜里,袁飞迷迷糊糊被惊醒,隔壁吵得很厉害,他爬起来看,只见一群人像疯了一样奔跑,穿着制服的人在后面追赶,追上去就是一顿暴打,把人打倒,奔跑的人一个个倒下,哀嚎着、恳求着..袁飞第一次看到这种场面,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还以为暴动了..后来,袁飞的亲戚说:“这种场面别凑热闹,查暂住证的,一会儿把你也弄进去了。”“怕什么?”袁飞愤恨的说,暂住证,袁飞有,他不怕,但这场面怎么看也不像查暂住证,越看越像反恐演习,不是检查,这分明是血淋淋镇压..没两天,袁飞也进去了,他拉货途中被拦住,说了不该说的话,执法人员当场就把他的暂住证给撕了,接着就是几巴掌,以没有暂住证为由把他抓起来..幸亏他亲戚来捞人,要不然就惨了!出来时摩托车上的货物已经没了,坐垫被人用刀片划出道道口子,海绵露出来..“怎么能这样呀?”袁飞气氛的说。“这回懂了吧?”亲戚说。接下来,袁飞又见到很多黑暗的事情,他再也不敢多嘴,袁飞知道,做好自己就好,少说话,特别是说实话,说出来是要受惩罚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八月初,小五去了牡丹江,朋友孙亮在哪里上班,出站口,孙亮来接小五,说起孙亮在牡丹江这份工作,很传奇,那天,孙亮在公园坐着,考虑着去哪里上班,他刚刚被辞退,孙亮腿脚不好,干活慢,被老板炒了,他在公园里叹息着,很郁闷,这时走来一个人,他叫张子强,跟世纪贼王同名同姓,两个人交谈起来,张子强是佳木斯人,在牡丹江开个小作坊,加工榨菜,正好缺人,孙亮跟着张子强来到了牡丹江,张子强的作坊在学校内,校方把学校的老教室租出去,这里有好几个小厂子,废品回收、吹瓶厂等等,小五很喜欢这里,来到这里跟上学一样,天天看着学生们玩耍,这是放假时间,不过,补课的学生很多,傍晚最热闹,踢足球、打篮球等等,张子强的作坊效益不好,小五来了一个星期基本上天天待着,没有活。晚上,张子强带着孙亮和小五去玩,广场上放着歌曲,可以唱歌,一元一首,有些人唱的很好,有些人唱的跟杀猪一样,不堪入耳,张子强很会唱歌,爱唱伍佰的歌,几乎每次去都唱伍佰的《浪人情歌》,唱的很深情,每次都能博来一片掌声。周末,小五发现孙亮的嘴唇肿了,肿的很高,便问:“怎么弄的?”孙亮不说话,吱吱呼呼。后来,小五才知道,张子强有点变态,虽说他有老婆但他不跟老婆睡一起,半夜去孙亮的床上,有天晚上,张子强跑去小五的床上睡,半夜开始摸小五,小五惊醒,忙问:“干什么呀?”张子强不说话,过一会儿,小五睡着了,张子强又把手伸过来摸小五,小五吓得爬起来,睡沙发。小五在这里待了一个月,始终没有什么活,小五觉得没意思,准备回家,临走前夕,小五和孙亮在一起,小五说:“孙亮,我们一起走吧,在这里也没意思。”

“我想留下来,老板说了,等效益好了,分成给我。”孙亮说。

“这厂子没意思,没什么技术,再一个张老板还那样..”

“没事,我觉得挺好的。”

“你觉得好,那你待着,我也不拦你..”

晚上,孙亮请小五吃宵夜,回来时12点多了,两个人喝了三瓶啤酒,酒量不好,走起路来一晃一晃的,回到住处时张子强没有睡,看着孙亮说:“少喝点,看你喝的,我扶你去睡。”第二天起来,小五发现孙亮脖子上多了两个印记。中午,小五去车站,孙亮来送,小五说:“孙亮,张老板有点变态,你自己要小心点。”孙亮点点头:“我知道。”小五没有继续说下去,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不一会儿,火车来了,小五说:“我走了,不知道在家待多久,你要是回来别忘了找我。”

“好的,回家就找你。”孙亮说。

“那你自己小心点。”

“嗯。”孙亮点点头:“注意安全。”

..

小五坐车回家。

两个月以后,孙亮回来说:“这个变态狂,折磨死我了?”

“怎么了?”小五问。

孙亮欲言又止,缓缓的说:“没什么。”

“那你怎么舍得回来了?”小五问。

“不回来不行,被撵出来了。”孙亮喃喃的说。

原来,小五走后,孙亮和张子强天天在一起,关系更加微妙,天天黏在一起,张子强的老婆看不下去,直接把孙亮撵出来,就这样,孙亮回来了。

孙亮是个苦命的人,回来没几天,就死了。孙亮天生一条腿残疾,从小跟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爷爷奶奶对他不好,小学没毕业就出去打工,因为身体残疾很多地方看不上他,干的都是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2002年,孙亮在香肠厂上班,暑假,小五想勤工俭学,去孙亮在的香肠厂上班,他在的车间里一阵恶臭,肉里泛着刺鼻的气味,小五进去不到五分钟就吐了,上了一天班,两天没有吃下去饭,之后的几年里,小五都不敢吃香肠。孙亮在各种低下的地方打工,被各种黑心的老板欺负,又被同性恋老板蹂躏,还没等过上好日子就死了,他死的那天是初冬,北方刚刚进入冬天,下了第一场雪,就是这场雪要了他的命,他骑着摩托车,骑的很快,拐弯时突然出来一辆大货车,下雪路滑,没有刹住车,直接进入车底..

年后,小五去学徒,跟着吴师父学习厨师,有条件的人去学校学,没条件的找师父学,学厨师很苦,什么都做,做的都是又苦又累的活,从基本做起,吴师父为人很好,没有脾气,不像别的学徒动不动被师父骂一顿,生气时打人,吴师父不爱说话,实在是很生气了才说一句:“真笨,怎么弄的。”学徒,第一件事情就是干活,每天早上来就是生火,把炉子点着,接着就是擦灶台、擦墙面、擦料盆、加料、拖地。吴师父来了以后做饭,吃饭,吃完饭备料,中午上客比较早,11点多开始有人吃饭,吴师父掌勺,小五打下手,一师一徒,默契配合。之前有个配菜的,现在人走了,只剩下小五一个,一个徒弟最大的特点就是累,什么都要小五一个人做,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吴师父才会过来帮忙,从早到晚,累的跟死狗似的,躺在炕上闭上眼睛就会睡着,早上不想起来,不起来不行,还要工作,就这样,经过大半年多的磨练,小五成了配菜师,基本上的菜都会配,这时,有人找到了小五,让他去上班,地点不在本地,在HN的许昌,一个东北菜馆,小五犹豫着。吴师父说:“去吧,去吧,去了才知道自己的水平。”

“我行吗?”小五不放心的说:“才学几天呀。”

“行呀,你现在就需要磨练,去不同的地方才能磨练出水平。”吴师父说:“知道我在多少个地方上过班吗?”

小五摇摇头。

吴师父伸出两只手说:“加起来还不够呢!”

“这么多,你是师父你可以,我怕不行吧?”小五说。

“那个师父不是从徒弟开始的,放心、胆大,才行。”吴师父说。

“我时间短,初来乍到。”

“不要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是你实践最好的时候,去吧。”吴师父说:“不行,就换,累了就回来跟我做串店。”

小五笑着。

吴师父自己开个店,是串店,本身吴师父不想做厨师了,老板是他朋友,没办法才做的,他跟老板说过,让老板找人,老板只是笑笑没有答应,不答应原因有两个:一、生意不好。二、同等价位找不到吴师父的水平。

小五仔细的想了一下,吴师父说得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可以出去闯一闯,不过,没有身份证,坐车需要身份证,有身份证方便,开个证明也可以,于是小五去派出所开证明,拿到证明后,小五当场就把它撕了,上面写着:证明,此人常驻当地,仍属于外来人口,特此证明。拿着这样的证明还不如没有,不拿没事,拿着它就会出事。算了,小五心想,反正自己也不大,就算遇到查身份证就说自己身份证没下来就可以,反正查身份证的人只是看看,只要长得不违规,说身份证没下来,都没事。小五在牡丹江被检查时他就说身份证没下来,人家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让小五走了,如果张的太惊人就不好说了,小五亲眼看见一个大哥被警察带走。用别人的身份证复印件也可以,之前小五去玉米厂上班就是用哥们杨勇的复印件去的,人家只是看看,录用了。不过,第一天点名闹出了笑话,领班点道:“杨勇?”没人回答,又点了一遍:杨勇?”还是没有人回答。领班气氛的说:“谁是杨勇,来没来?”小五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用杨勇的证件,忙回答道:“来了,倒。”领班没好气的说:“你怎么回事,想什么呢,喊几遍都听不见。”小五歉意的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2004年春节,家里十分冷清,只有老三和小五在家,老大结婚没有回来,小钰在ZJ小五知道小钰一定很想家,三十早上,小五早早的给小钰打电话,小钰才起来,懒洋洋的说:“喂..”

“姐,你好吗?”小五问。

“好,刚起来,没看号码。”小钰问:“你们好吗?”

“挺好的,过年了,想你了。”小五说。

“小弟,我也想你,也想家。”小钰低声说。

“好好照顾自己,那边热闹嘛?”

“热闹什么呀,人都没有,出门看不到几个人,都回家过年了。”小钰说。

“家里也是,今年就我和三哥两个人。”

..

挂了电话,小五心里沉甸甸的,总觉得话题说得有点沉重,走到家门口,老三正准备贴对联,看见小五回来,笑着说道:“在不过来把你贴出去。”小五笑了笑:“不用贴了,反正我也要出去。”老三把浆糊涂在门框上说:“一大早,干什么去了。”小五看着门框上的浆糊说:“三哥,快点,一会儿冻住了。”

“放心,来得及,天不冷。”老三说。赶上冷天,浆糊还没等粘在门框上就被冻住了。

“去打个电话。”小五说。

“给小钰,她怎么样。”老三贴着对联。

“挺好的。”

“那就好。”

贴好对联,老三去拿年货,解冻,晚上吃团圆饭,人多人少,都是团圆饭。小五说:“三哥,少拿点,人少。”

“怎么也要六个菜呀!”老三说。

“就咱两人,四个菜吧,四季发财。”小五说。

“好,四季发财。”

除夕,家家都贴上了对联,就算没有人住的老房子也贴上对联,喜庆的话语连成一片。几个淘气的孩子看见对联就往下撕,撕完就跑,还有些淘气的孩子更过分,往别人门上贴条幅,都是不好听的词语:肥猪满圈、鸡鸭一窝..更有些孩子打弹弓,专门打灯笼,有些人家的灯笼还没亮过就被打碎了。

晚饭,老三做了四个菜,刀鱼、鸡肉、排骨、丸子。哥俩坐在炕上吃起来,一人一瓶汽水,以水带酒,祝福着!小五说:“三哥,祝你明年越来越好,财源滚滚。”老三回敬:“小五,祝你明年心想事成。”

饭后,老三去玩,老三最爱去杨建波家玩,杨建波家赌局多,外屋一桌麻将,炕上一桌扑克,旁边一些人看春晚。玩扑克的人一拨接一拨,都是年轻人,一会儿就把钱输光,输光就老实的看电视。

11点半,人们开始散去,都回家吃饺子,吃完饺子,后半场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