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捺钵王朝之辽景宗
18591800000004

第4章 辕门聚首

黎明前的天空更加黑暗,月亮和星星好像已经疲惫,光芒越来越暗淡。一阵北风呼啸,摇曳的灌木丛中好像有千军万马尾随着他们刷刷奔走,让人心里一阵阵发毛。越是接近大营人们的心中越是忐忑不安。突然,一阵石破天惊的坐马嘶鸣。前面不远从影影崇崇的树林里呼地钻出二十多匹健马拦在当道。带队的女里嗓音带着颤抖尖声喝道:

“什么人!”他拔出佩刀举了起来,跟在身后的随从们也个个屏住呼吸操起武器,离开鞍坐弓起身子,准备冲杀上前。

“叫什么,是我!”一个浑厚深沉的声音威严斥道。

女里燕子打挺般飞身下马,拱手弯腰上前道:“原来是侍中大人,您怎么会在这里!”

“我来迎你们。怎么这么久!”

侍中萧思温骑着一匹高大壮实的白马,魁梧胖大的身子像座小山压在上面。他拍马来到韩匡嗣身边,点了点头。匡嗣拱拱手指了指车厢。思温会意,走过来对着车厢说道:“贤婿不要怕,前面就是御营,你什么都不用做,一切都听老夫的就是。燕燕,我就把他交给你了。”

“岳父大人辛苦了。请放心,我会照您说的去做。”车厢里燕燕用手捅了捅身旁的丈夫,贤喏嗫着轻声答道。

话音刚落,就听见狂飙般的马蹄声从后面滚滚而来,振得山丘微微颤抖,听起来足有数千人马。萧思温心里大惊,难道有人已经抢先一步?本来就千钧一发的局面,再要加上这股来势汹汹的敌人,再也难以应付,说不定就是没顶之灾。他浑身紧绷地回头望去,灯笼火把在蜿蜒的山路上呼啦啦地照着,人声马声嘈杂一片。他大声命令道:

“所有的人立刻退到林子里!女里你悄悄绕过去看看是什么人。”

眨眼的功夫,灯笼火把的长龙停了下来,两匹马由远而近奔了过来。左边一望就是女里骑的那匹矮小精悍的契丹黑马,右边的人又高又瘦看不清楚。女里的声音兴奋地大叫:“侍中大人!自己人,是赵王!”

“我刚刚派人去找你,你们这是去哪?”萧思温和南京留守赵王高勋并排前行,问道。

“应该和是大人不谋而合。得知皇上遇刺,我带上人马赶来就是为了和侍中大人会合。”高勋哈哈笑道。萧思温微微点头,不用问,高勋这个老狐狸一定有人安在皇上身边,第一时间把消息报告给他了。好在他们是一伙的,要是别的人这么敏捷,可就难以想象了。

高勋爵封赵王,身兼南京留守和知南院枢密使事,是朝廷中地位最高的汉官。他以机敏练达聪明过人,善于逢迎八面玲珑深得当朝皇帝的宠信。南京留守兵权全国最重,又管着最富庶的地方,连契丹重臣都梦寐以求,可是他并不满足反而忧心忡忡。因为皇帝已经是酒精中毒,浑浑噩噩长久不了。这个昏君能够稳坐龙庭十八年已经是个异数,不管以什么形式结束,改朝换代都为期不远。为了长久的荣华富贵,必须未雨绸缪。萧思温就是他为自己铺的后路。他本来就热衷于和契丹权贵交往,萧思温是皇上姐夫,有权有势有靠山,是他一直竭力交结的对象。

当年萧氏兵败解职,皇上派他去接任。这件事本来极有可能让两人因此结怨。可是高勋极其聪明,不但没有闹出常有的前后任水火不容,反而成为深相结纳的契机。

当时的萧思温处在人生低谷,朝臣弹劾,皇上责怪,撤职查办灰头土脸不说,最糟心的就是南京的烂摊子无法收拾。他在南京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经营了五年。自己捞得仓满囤流,还要讨好皇上、分润皇上身边近臣,再肥的肥缺也会入不敷出。所以刮地皮、吃空饷、赊欠官费、挪用公款无所不为。南京在他的治下民凋兵疲弊端百出,还拉下偌大一个财政窟窿。他本想这一关难过,不死也要倾家荡产。没想到高勋将这个摊子照单全收,不但帮他把上百车的金银财宝运回老家,还向朝廷大唱前任的赞歌。这才使得他免于处分,体体面面地摇身当上了侍中。两人的交情由此一役变得非比寻常。

在选择耶律贤作为下一步的赌注上,两个人一拍即合。老萧有先天血统上的优势,能够成为未来的国丈;高勋的汉人血统决定了他不可能问鼎皇权,但他拥有数万南京军队和雄厚经济实力。两个人既能相互扶助,又没有利益冲突。萧思温想要的是整个天下。而高勋只想成为拥戴元勋,长保荣华富贵。

“太好了!高兄真是及时雨,老夫正愁怎么去尽快找到你呢。”萧思温大喜。

“可惜我随身只带了这些人马。这两千人虽然不多,可都是精兵强将个个可靠。南京兵马四五天就可以到,需要的话随时听候侍中大人的调遣。”

“好样的。两千精兵就是一把利刃。有了他们,让两万御营兵听咱们的指挥就更有把握了。”侍中高兴地咧开大嘴,伸出手用马鞭的鞭杆亲热地拍打旁边的肩膀。

萧思温和高勋一行人转眼间来到御帐大营。老远就听到一片汪汪狗叫,附近山上到处都是闪烁的灯笼火把,大营内也是灯火通明人声嘈杂。一队士兵铠甲鲜明刀枪在握守在紧闭的辕门之外。

如果说捺钵大营像是一座没有墙的城池,御帐大营就是其中的皇宫。虽然没有砖石铸造的宫墙,却有里外三层的严密防护。

最里面一层是密密匝匝的铁头长枪,用粗毛绳连接围成的一圈硬寨。每支铁枪支起一柄黑毡伞,站着全副武装的卫士,如同可以四下瞭望的一个个岗楼。硬寨之外是一圈小毡帐,每帐容纳五人,既是卫士换岗休息的地方,又构成第二道围栏。第三重保护就是那漫天星斗般的随扈亲贵大臣们的营帐和日夜不息穿梭巡营的士兵。要想进入御营必先经过这片营地,星罗棋布的扈从帐蓬就是遍地闪烁的警戒目光。硬寨有数座营门,一行人来到的是萧思温刚刚出来时走的那座。

见一行人马拥着辆华丽马车,前后数千全副武装的士兵气宇轩昂地直朝这里开来,营门官眼睛一鼓一鼓地发愣。他认出了萧思温,上前施了一礼彬彬有礼地说:

“侍中大人,都点检大人命令封锁营门,不许任何人出入。”

“混账!”女里窜上前瞪着眼睛骂道:“既然知道是侍中大人,还费什么话!侍中大人也是随便什么人吗?”

“要是只有您们几位大人,小的也不敢拦。可是这么多兵马,小的实在不敢做主。等小的这就去报告,长官同意了立即放行。”小校缩了下脖子,大着胆子说道。

“放屁!现在应该不许人出,没道理不许人进。我们调人马来协助平乱,狗东西你也敢拦吗?耽误了事小心你的脑袋!”

“女里,不得造次!他是对的。小将军,你过来。”萧思温朝营官温和地问:“你叫什么名字?”

营官毕恭毕敬鞠了个躬道:“卑职叫戛保。”

“好,戛保小将军,老夫记住了。你很负责任。将来老夫一定在皇上面前给你请功。我问你,刚才不是你们当值,怎么换人了?”

“报告大人,原来是左皮室军的岗,都点检大人让咱们右皮室负责营内戒严,左皮室出营进山追捕凶手去了。”

好个狡猾的夷腊葛!萧思温暗自咬牙。殿前都点检耶律夷腊葛是扈卫捺钵御帐大营的御林军主帅。他两代受恩于太宗皇帝的永兴宫,一直都是太平王罨撒葛的一党。他麾下的主力就是皇帝的宫帐军,又称为皮室军。

皮室军是辽太祖阿保机留下来的称呼,意思是“金刚”。阿保机精选诸部豪键为营,命名为皮室军。他的皇后述律平也有自己的宫帐叫做长宁宫,宫帐军称属珊军。

皮室军分为左右,右皮室统军耶律贤适是萧侍中同党。这位今年四十出头的将军父亲叫耶律鲁不古,是世宗皇帝的亲信,世宗朝封为于越。他本人因讨伐乌古部的战功当上右皮室统军。萧思温一直刻意拉拢他,他也择木而栖寻找退路,和萧氏搭上了火。刚才萧思温出营时就是右皮室的人在营门当值。迎驾入营是一件不能出现任何纰漏的大事,思维缜密的萧侍中不能不安排妥善。他已经和门官计划好了一切。没想到夷腊葛如此老奸巨猾,让他的心腹萧乌里只指挥的左皮室军换了防,还封锁了大营。更让侍中心惊的是,他之所以敢于在这位都点检控制的御营中策划这次行动,就是有贤适的支持作为兵胆。现在贤适被派出营,能不能及时回来,会不会被夷腊葛下了黑手,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可是现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顾不上想下一步了。他笑着对小校说:

“是都点检请老夫出去搬兵的。这位高大人也是皇上身边的人。快让我们进去,不然就误了大事了。你要好好把守营门,不要让任何人随意出入。”

小校这会儿犯了糊涂。他知道此刻非同寻常,皇上出了大事,天下将会大乱,今后谁掌权都不一定。都点检虽然是他们的最高长官,可是眼前的大人也都是皇上亲信朝廷重臣。正在犹豫,女里把佩刀抽出一半,瞪眼喝道:

“还愣着干什么!狗东西你以为我们闯不进去?”

这个小校也是个心思活动的人,看着他手里攥着刀把凶神恶煞似的,又想到手下不过百多名士兵,根本挡不住这大队如狼似虎的军队。要是喊起来,还没等援兵到,一刀砍过来脑袋就没了。冒死遵守命令为了什么?不过是当兵吃粮升官发财,脑袋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再说都是朝廷高官又不是乱民叛匪,将来说起来完全有理由推卸责任,犯不着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于是一声令下,厚重的营门嘎嘎地打开,人马轿车大摇大摆开了进去。小校看着他们消失在黑暗中,又发了会儿呆,一跺脚跑去找上司报告。

“咱们去哪?”女里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问道。

“宴会大帐。”萧思温鞭杆向左侧一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