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人情殇黑非洲
18463200000026

第26章 分手匆匆、

一周的整顿学习结束了。前线“502大会战”进入攻坚阶段。“502”是指铁路的修建工程从首都D市开始,已经修了502公里的铺轨工程。攻坚是指这铺好铁轨的502公里铁路要完成所有的配套工程,要具备正式通车的条件。这将极大地改变运输效率,改变对用公路运输设备器材的依赖和低效,为以后的修建提速数倍,成本也会大幅降低。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意义重大。但铁路具备正式通车条件绝不是有了两条铁轨就可以通火车了,其他如电力、通讯、信号、火车站站舍、包括人员的吃喝拉撒都要完善,工作量惊人。所以,大使馆和铁路工程指挥部十分重视,指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整顿学习提前结束了。这批新来的援外战士要立即赶赴前线投入到大会战之中。

今天,秦雅君的心情特别烦躁,马上要离开基地了,可这几天由于尹三朝“全日制”的组织团员们学习,使她再也没机会见到许靖思。现在,她一边心不在焉的整理行装,一边想着怎么能再见他一面。

那天被尹三朝搅了和许靖思的交谈,她就把自己的心事全部向翟霞袒露了。这使翟霞懊悔不已。她对许靖思也充满好感,真心想帮助自己的好友。同时她对素日稳重文静的秦雅君性格的突变大感意外,她表示为雅君的事可以两肋插刀。

秦雅君为交了这样一位知心朋友宽慰不少,但一想到马上就要离开基地了,她却不知道许靖思分到哪个地方,以后在千里铁道线上要寻一个人,又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那相当于大海捞针。想到这儿,她不由得愣起神来。

翟霞匆匆收拾完东西,“啪”的一声盖上提箱,一扭头见秦雅君坐在提箱前发呆,便急急火火的嚷起来:“哎呀!你还发什么呆啊?他们早上车啦。快快快。”说完跑到秦雅君床前,伸手就把散在床上的东西往提箱里划拉。

秦雅君惊醒过来,忙拦着说:“哎呦,这还行?还是我来吧!”

这次分配,原则是按在国内同行业或行业性质接近来划分的。在运送车辆安排上也是按分配同一地点的人乘一辆车。

秦雅君、翟霞、尹三朝被分配到距基地三百四十公里的M站大修厂。所以上了同一辆车。

M站是T国的一个省城级的火车站,也是援外的第二大基地所在地,有好几个援外单位聚集于此,条件比较优越。

秦雅君和翟霞要上车了,这时王心琦、卢莉莉赶来送行。王心琦留在工作组做翻译。卢莉莉暂时留在基地医院熟悉业务,过一个月后就去M站基地医院。四姐妹在车下嘀咕个没完。

尹三朝先上了车,挑了一个靠窗的双人座位,顺便向王、卢挥挥手。翟霞说了几句就跑到车上,被尹三朝让到了对面靠窗的单人座位。

翟霞一落座就兴高采烈地的猜测M城的风光,猜测蒙着神秘色彩的、另一种制度下的人们是怎样的生活。这一话题引起了全车人的兴趣,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尹三朝可没有翟霞那么天真无邪,他占了一个双人座,一边应付着喋喋不休的翟霞,一边暗暗注意着秦雅君的动态。突然他对车下喊着:“雅君,上车吧,人来的差不多了。”

王心琦和卢莉莉听见,就把秦雅君推上了车。尹三朝赶紧把秦雅君让到双人座靠窗的位子,自己就坐在旁边的位子和秦雅君并肩而坐。

秦雅君看着王、卢离开,隔着车窗呆呆的注视着那一片曾留下美好回忆的香蕉林。

两天前有信要下沿线,她就两次来到这香蕉林,盼望能再见到许靖思,好探听他分配到什么地方,哪个单位,可是每次都失望了。她再也没见到过许靖思。失望的情绪笼罩着她,但她还是祈望能和他不期而遇。现在,她已经坐在了车上,接下来的将是那遥遥无期的、甚至可能再也不会相遇的期盼。她绝望了。

尹三朝把这一切都看到了眼里,他知道秦雅君的心,虽然他心里怀着嫉妒甚至是恨,但他还是庆幸许靖思没和他们分配到一起,甚至没有同一批乘车。他不由得在嘴角挂上一丝得意的冷笑。

尹三朝年纪轻轻却善于动心计,这也造就了他比同龄人成熟、圆滑、世故,在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当中是不多见的。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同样的有激情,同样的血气方刚,同样的一往无前,就是很少有人会算计别人,会为自己谋利益,谋个人前途,更别说为了个人利益而去损人利己。他们争的、比的是贡献,是付出,是为人民服务。

尹三朝实话说长得也不丑,属于那种混进人群就找不着的那种,这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点,很平常,无可厚非。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两腮稍微大些,而且咬肌发达,就是平时吃饭喝水、说话唠嗑、咬牙放屁,他的咬肌都会明显的凸显出来。可能是由于多年的仕途中摸爬滚打,也可能是天性使然,他见任何人都有一种笑容。其实和他熟悉的人都会分辨,见到领导时的笑,那是真诚的谄媚的笑。见到同事和下属的笑,那就是皮笑肉不笑,让任何人看了都会明白这是假笑、应付的笑。

他没有一般年轻人的激进和鲁莽,显得成熟沉稳。就因为如此,使他从校门踏入社会就比一般人顺利,在工厂里就担任车间团支部书记、厂团委副书记。其实在他人生发展的路途中,有一些人败倒在他手上还莫名其妙,甚至还有的失败者感谢他“两肋插刀”的义气。

我们常说这样一句话“这个人心眼多”。其实,每个人只要不是智障,这“心眼”是人人都有的,而且也都不少,只不过是“好心眼”和“坏心眼”的比例多寡罢了。

“人之初,性本善”尹三朝不信。他从他那当革委会主任的爸爸那里,潜移默化的明白: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捷径就是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哪怕将来给被踩的人以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