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中国人情殇黑非洲
18463200000020

第20章 淑女淡泊、

秦雅君在绿荫中漫无目标的徜徉着。

她体形高挑,曲线凹凸有致而流畅,举手投足都有一种典雅的成熟美。她确实美,可惜她生不逢时,那个年代根本没有审美一说,不管男女,统一是黑、灰、白三色,统一的军便装样式。所以,她就像一颗珍珠被埋在尘土中,敛起了光芒。但瑕不掩瑜,当她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时候,依然吸引了周边无数的目光。

秦雅君的父母都是大学教师。他们严谨正统,循规蹈矩,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秦雅君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养成了文静、端庄、大气的性格,加上她天生清秀脱俗的外貌,隐隐透着一种女性的矜持。

秦雅君性格的形成,主要是三个阶段的造就。

人们都知道,小孩开始朦胧记事的时候大约是在3——4岁。但对于性格的形成是从咿呀学语或开始蹒跚走路时就开始了。虽然他(她)还不记事,但潜意识中对家长的教育和有意识地培养就成了习惯,这对他(她)的性格就是打基础

举个最普通的例子:孩子刚学步,摔跤是极普通的事。当他(她)摔倒时,特别是摔疼了,一般都会趴在地上瞅着家长哭,在他(她)意识里是要家长把他(她)抱起来,搂在怀里温柔的哄她:“宝宝,别哭了,妈妈打他。”打谁?他自己跌倒的,有的妈妈还会象征性的拍拍地。这样,孩子再摔倒时,他(她)绝不会自己爬起来。长大以后遇到了挫折,就很可能期盼依靠。如果家长在孩子跌倒后不去扶他,而是说:“宝宝,自己起来,宝宝真勇敢。”也许孩子并不懂什么叫勇敢,但他看见妈妈的态度,就不会有依赖的心理,只能自己爬起来。下次再摔倒,谁都不用说,他自己就会自然地爬起来,还会自己掸掸衣服上的土。这就叫自立,长大以后自立性就会很强。

第二个阶段就是好学。这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是个相当漫长和复杂的过程。但一个人将来的前途皆由此而定。秦雅君出生在书香门第,除了父母的严格督导,家庭学习的氛围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她。勤学、好学仿佛是她的天性,自然与众不同。

第三个阶段是明辨。一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单纯就告别了。社会上的形形色色无时不在蛊惑着人们。能分辨是非,能判断正确与否,能站定立场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走向。以秦雅君的年龄,正是体验、探索社会的阶段。这是在青春热血和充满憧憬时期的探索和选择。由于前两个阶段的良好过程,她似乎比同龄的女孩成熟稳重一些。

秦雅君今年二十二岁,妙龄加秀美引来了众多的追求者,但她不傲不狂,待人还特别礼貌,就是在那个人伦崩溃的年代,她依然温文尔雅,不浮不躁,这在那个时代实属凤毛麟角。她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不表现出一点多余的热情,不给任何人留有幻想的余地。

她两次和许靖思邂逅,不知不觉中她缓缓地倾注了自己的关注,这是她记事以来第一次产生这种异样的感觉。尽管她表面上依然平静,但内心里不知怎么的,很想能见到他。可是,下船以后不知为什么,始终没见他的踪影。她真的想知道那个叫许靖思的住在哪儿,也更想了解他,在和他的两次邂逅的直觉中,给她的印象是优秀。既然优秀,那喜欢他的人就自然不少,特别是出国人员中的女性??????她突然心神不宁起来。

文静的女性表面看起来很淡泊,但她一旦情有所属却又极为痴心。虽然她表面不流露出深情,实际她的心就不会再容纳第二个人了。这就是和那些水性杨花、红杏出墙的女人本质上的区别。这样的女子绝不轻易抛洒自己的情感,可一旦有了抉择,那她对爱的追求又是义无反顾的。

感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一种很微妙的心理现象,当两颗心相互碰撞迸发出火花的时候,就会引发心灵的震颤。

感情有时像微风拂过的湖面,漾起阵阵涟漪,会很快在扩散中淡化、消失归于平静;有时它又似飓风翻搅的大海,掀起滔天的惊涛,撼人心智,使人不能自持;有时又似浓雾锁闭的大江,将人笼罩在迷茫之中。

秦雅君心里很不舒畅,莫名的烦躁还加上莫名的委屈。她自下船以来就像被时浓时淡的浓雾所笼罩,一种似是而非的牵挂,一种从来没有过的企望在困扰着她,使这位端庄、娴静的姑娘居然喜欢一个人整日漫步在院内各处。虽然她不会向任何人倾吐心声,包括好朋友翟霞,但她清楚地知道她心里有了他。

许靖思的稳重、淡泊、英挺令她注目,他替那位小眼睛解围的淡定,在海关挺身而出的机智让她敬佩,所有这些加起来让她倾心。她仿佛突然发现一块美玉,就摆在众人面前,虽然不是自己的,却怕别的人会捷足先登而失去他。所以她平添了一种担心,令她惴惴不安。

告诉你一个判断女人的标准:优秀女子看中的是男人的气质、修养、道德、能力和风度。而权势和金钱对另一类女子会更具魅力。

秦雅君还是涉世不深,她还没经验,她还不知道现在的感觉还不是爱,她还太单纯,还缺乏时间的磨砺和现实的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