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黑燕侠
18321600000064

第64章 竹林轩——05

竹林轩三位先生中,围棋技艺最好的当属李大先生,孙先生次之,薛先生位居末位。因为薛先生棋艺不如两人,再加上性情豁达,所以也并不太在意输赢,他要不就当看客,在一边悠然自得的看李大先生和孙先生拼杀,要不就和孙先生联手对抗李大先生,赢了自然欢喜,输了也并不在意。到是棋艺稍逊李大先生的孙先生最好胜,对如何战胜李大先生最为用心,可是他的棋艺好像总跟李大先生差一点,即使他跟薛先生两人联手也很少取胜,让孙先生一直耿耿于怀。今天上午孙先生与李大先生对弈时走出两步巧妙的好棋,没到中盘就明显占据上风,让李大先生也非常佩服。因为双方都非常重视这盘棋局,中午封盘后,李大先生趁雨停的间隙去外面散步,思考后面的步骤,薛先生则凑过来跟孙先生一起在屋里研究棋局,要在接下来的博弈中痛痛快快地赢下来。

孙先生和薛先生正在一边喝茶一边研究,李大先生推门回来了。

“大先生,想好办法了吗?我们可都等急了。”孙先生一副志在必得的表情。

李大先生的衣服有些淋湿了,到里面换了干净衣服出来,坐到桌边倒了一杯热茶,然后说:“下棋不忙,我先跟你们说一个刚刚在村里看到的趣事。”

孙先生眼睛看着棋盘问:“大先生一贯不理琐事,今天怎么对村里的事感兴趣了,一定是什么不寻常的事吧?”

“也不能算不寻常,不过确实很有趣。老孙,你还记得小西沟向猎户家的那个小徒弟吗?”

“是不是给我的画挑毛病的那个小子?”

“正是。”

薛先生立刻打断两人的对话。“等一下,有人给老孙的画挑毛病?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没听你们说过,快说来听听。”

孙先生干笑了一下。“今天一高兴我说走嘴了,既然你知道了我就跟你说说吧。去年过年前我帮村里人写春联,那小子跟老向家的小子也来讨春联。当时我刚给别人写出一幅春联,自觉春联写的很不错就念出来让大家听,当时满屋子人都点头说好,只有这个孩子在旁边摇头,我以为春联写错了,赶快看了一遍。没错呀,这春联对仗工整,寓意吉祥,可看这小子还在摇头,我纳闷这小子为什么摇头,就过去看,原来他正在全神贯注的看我的《春日斗牛图》。我想,这小子是看出画上有什么不对吗?秀才我最得意的就是画画了,如果真的有问题就让人笑话了,我就问他画哪里不对了,结果这小子说牛顶架的时候尾巴是垂下的,这我一时还真拿不准,当时就没了脾气。后来我特意去看别人放牛,果然知道这小子说的是对的,我回去把画撕掉了,重新画了一幅。”

“这些怎么没听你说?”

“这样丢脸的事当然不能见人就说了。”

李大先生微笑着说:“老孙除了下棋输给过我,别的还真没见他认过输,能让咱们的神笔认输,想想还真让人兴奋。”

“是我打岔了,大先生再说说刚才是怎么回事?”薛先生说道。

“我刚才从莲花峰回来,走到酒馆附近时突然雨又下上了,我就到酒馆的房檐下去避雨,正好听到里面有人吵闹,是老夏头的两个媳妇争财产,都说老人分配的不公平。结果这个孩子帮着出了个主意,两家都没意见了。你们猜猜是个什么主意?”

薛先生听着着急。“师兄就别卖关子了,你快说吧。”

“这孩子把两家分得的财产写在纸上,然后他把财产清单交换过来,两家马上就都没意见了。”

孙先生把手一拍说:“嗯,还真是个好点子。即使这财产分配的确实不公平,这样一交换双方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妙,妙。”

薛先生也很兴奋。“这孩子还真聪明。”

“现在想想这些也不是偶然的。去年有一次我去山里帮老薛采药,路过小西沟时,碰巧看到这个孩子的书落地上了,我就帮他捡了起来,结果发现这个孩子自己读《孟子》,一问知道这孩子读过学堂。”

“我想起来了,我到小西沟给向猎户看病时见过那个孩子,好像是个很瘦弱的孩子,还有些怕人,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聪明,可惜在这大山里埋没了。”

孙先生深有同感地说:“虽然他给我挑毛病让老孙很丢面子,但我却很喜欢这个孩子,当走时我让他没事过来玩,但是他一直没有过来。”

“好像向猎户家出事以后,这孩子每天都跟村里的大人混在一起,真是让人有些担心。”薛先生也有些担心。

三人沉默起来。

孙先生最关心的还是围棋。“算了,咱也别替别人担忧了,还是下棋吧。”

很快三个人把其他事都撇在脑后,投入到围棋的博弈中。

三人正在聚精会神的下棋,门外传来几声敲门声,此刻棋正下到关键时刻,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棋局上,谁都没有听到,还是给大家做饭的老哑巴听到了,过去打开房门,见来人是莲花坪的村长刘璧山。原来是他在山下的一个朋友被人打伤了,已经昏迷了两天,可是找了好几个医生都看不出原因,他只好来求薛先生。薛先生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棋局,但是刘璧山的面子无论如何还是要给的,薛先生建议两人暂时封棋,等他回来再接着下。孙先生首先答应了,因为他希望这场胜利有更多的观众。李大先生当然也不反对,多一些时间可以好好研究一下。这样薛先生就放心地跟刘璧山下了山。

薛先生当晚没有返回竹林轩。

第二天下午,薛先生还是没有回来,李大先生和孙先生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两人的话题不知不觉又转到洪天赐身上。

“大先生,这里的环境对你我来说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可是对山里的孩子来说,一生都可能生活在无知和贫困当中,跟外面的差距真是太大了。”

“你又想到那个孩子了吧?”

“是呀。”

“那个孩子很聪明,如果有人调教,很可能有所成就。”

“很有可能。”

就在这时门外又有人敲门,现在还没到做晚饭的时间,老哑巴正在门边闲坐着,听见敲门声就过去开门,孙先生坐的位置靠门近,看见洪天赐站在外面,手里端着一个砂锅,他不由的笑了:“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是那个孩子来了。”

“哦,他怎么来了?”

原来前几天哑巴不小心把砂锅打破了,到村里跟曲瘸子订了一个,这会儿洪天赐帮曲瘸子送过来了。

洪天赐把砂锅交给哑巴转身要走,被孙先生给喊住了。

“等一下,小伙子。来,进来坐一下。”

洪天赐对竹林轩的三位先生十分敬畏,听见孙先生叫自己,心情忐忑的进来了,礼貌的鞠了一躬。“两位先生好。”

孙先生说:“别拘束,过来坐一下。听说你昨天帮别人调解了纠纷,我们十分好奇,想跟你聊一下,过来坐吧。”

洪天赐往屋里看了一下,走过来坐在桌边。

孙先生接着问:“小伙子,去年你帮我挑毛病那回,我让你没事过来玩儿,你怎么没过来?”

“我怕打扰你们。”

“是不是听别人说我们三个人都是毛病很大的人,给吓着了。”

“不是。”洪天赐感觉被看破了心里的想法,心里有些打鼓。

“我是要告诉你,去年你给我挑了毛病后,我专门去看了老牛顶架,结果证明你说的对,所以我要跟你当面说一下。”

李大先生插话说:“孙先生是要感谢你一下,不然他的那幅大作被别人看到后挑出毛病,他丢人可就丢大了。”

听李大先生这样挪揄孙先生,洪天赐憋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孙先生和李大先生也一起大笑起来。

洪天赐此刻感觉莲花坪人人敬畏的先生们,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般严肃,他的紧张逐渐消失了。

这时房门一响,薛先生进来了。

“什么事这样高兴,我在门外就听到了。”

他一下看到了洪天赐,说:“我说两个老头子怎么会这样高兴,原来是这个小朋友来了。”

李大先生问:“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情况比较棘手?”

“难得竹林轩有这般高兴,你们就接着说吧,我的事过一会儿再说。”

孙先生刚才正有话要问洪天赐,就把话头又转到洪天赐这边。“我听大先生说你自己能读《孟子》,你是怎么识字的?”

“我上过三年学堂。”

“你家在哪里?你又怎么到了这大山里?”

“我家在池州府铜陵县的大通镇。因为我爸妈去世了,师父看我没地方去就带我来这里了。”

薛先生感叹一声:“原来是个孤儿。水莲和二牛都跑了,你怎么没跟着?”

“我回去取东西时被拉下了。我也没地方去,就留下等他们回来,也替他们给师父守墓尽孝。”

“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如果没有人好好教导一下就白瞎了,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跟我老薛学医术,当个悬壶济世的医生。”

孙先生一听着急了。“老薛,怎么跟我争徒弟,我留他说话,就是打算让他跟我学画画?”

“怎么是我跟你争,刚才你又没说要收他这个徒弟。”

“我早就看好这个聪明心细的孩子了,当初让他没事过来玩就是看中了他的观察能力,我老孙可不是随便收徒的。”

“我老薛也不是随便收徒的。”

两个人竟然争了起来,洪天赐在旁边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两个人争执不下,李大先生急忙上前相劝。“别争了。你们俩要都想收徒弟,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可以让这孩子两样都学,一个教画画,一个教医术,以一年为限,到时候出题比试一下,谁赢了他就正式做谁的徒弟,你们觉得怎么样?”

薛先生赞成这个建议。“还是大先生有办法,我同意。”

孙先生当然也同意。“有趣!有趣!不过画画和医术如何比试?”

李大先生微笑着说:“这好办,一年后从老孙那里选一幅画让他照着画,看他画的像不像;老薛这边按医书上的病情让他诊断和诊治,看他诊治的对不对,自然就可以比试了。”

孙先生点头说:“好,就这么办。不过我老孙的学问一年内不一定能看出名堂,老孙我可能要吃点亏了。”

听孙先生这样说,薛先生马上反驳。“怎么,你以为把老薛的医术学到手很容易吗?”

“怎么又争论起来了,你们还没问问这个孩子愿不愿意跟你们学呢?”李大先生说道。

孙先生和薛先生好像现在才发现这个问题,同时向洪天赐看,等他尽快的回应。这两位先生都是对自己的学问非常自负的人,一般人就是主动****要求给他们当学生也绝不会轻易答应,可是此刻却都是一脸的期待,像是在乞求洪天赐跟自己学习,而且还是他们各自拿手的绝艺,让李大先生感觉十分好笑。心想,这场面如果被别人看到一定要笑死了。

可是两位先生的眼神让洪天赐心中发毛,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大先生见洪天赐可能是蒙住了,就跟洪天赐解释说:“这两位先生的绝技都是别人想学也学不到的,今天他们两个愿意传授给你,这是极难得的机会,你愿意学吗?”

洪天赐这一年来虽然在村里瞎混,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读书,说明他心里还是渴望学习,现在有人主动要教自己学问,他当然愿意。再说因为丁招弟的原因,他也不想再到老裴茶馆去混了,不过他不知道需不需要交学费,就小声问道:“我愿意,可是我现在没钱交学费。”

三位先生都笑了。

孙先生笑着说:“你只要用心学习就行了,学习成绩就是最好的学费。”

薛先生也笑说:“不但不要你学费,这里每天还管你三顿饭。”

这下洪天赐放心了。“行,我愿意学。”

李大先生严肃地说:“咱们有言在先。跟这两个先生学习可不是很容易的事,这两位先生的学问都是很深的,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学到手,如果要学就一心一意,否则就不要勉强。”

洪天赐回答:“我一定用心学。”

孙先生最着急。“既然咱们说定了,就从明天开始吧。”

洪天赐突然想起来明天已经答应别人了,急忙说:“哎呀,我已经答应老曲家明天下山帮他背货。”

“男子汉既然答应了就应该言而有信,好,那就晚一天。”

“行。”

这时老哑巴过来比划,告诉大家晚饭已经做好了,李大先生对洪天赐说:“今天你就留下一起吃晚饭,以后每日三餐就来这里吃吧,大家可以说说话。”

老哑巴很快就把菜端了进来,只有两道菜,一盘炒青笋,一盘炒青菜,每人一碗白米饭,吃的很简单。

大家边吃边聊天。

“大先生,你是不是也传授一些东西,咱们三个一起比试才有意思嘛。下棋我赢不过你,教徒弟可不一定输给你?老薛,你说对不对?”孙先生说道。

“对呀,咱们三个一起比才有趣嘛。”薛先生同意孙先生的意见。

“你们两个的学问就够他学的了。再说我的那些东西也不能随便传授,还是算了吧。”

两人都不再提了。

“老薛,说说你的情况吧。去了一天时间,是不是遇到难题了。”孙先生问道。

薛先生的神色有些凝重。“本来这件事我想吃完饭再说,既然已经提到了,我就说一下吧。”

“怎么,很棘手吗?”李大先生问道。

“伤者是个身体健壮的中年人,两天前晚上到别人家喝酒,喝完酒往家走时不知道被什么人打伤了,被发现抬回家后一直昏迷不醒,家里找了好多医生都治不好。伤者和刘璧山是好朋友,家人以前听刘璧山说过老薛的本事,就托刘璧山来找老薛。一开始我老薛也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原因,我自然不甘心就这样回来,又仔细观察病人,结果发现他被人打中身体的几处要穴,导致气血瘀滞才昏睡不醒,我马上用针灸和推拿手法帮他疏通血脉,这人最后终于醒了。”

“还是我们的薛神医厉害。”孙先生说道。

“不过,有件事我有些在意。这人醒来后我询问他受伤的经过,最后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这人晚上喝完酒往家走时,路上撞到一个路过的轿子,这个人原本就处事霸道,喝醉了酒就更加嚣张,出口辱骂轿夫和乘轿之人,惹得轿上下来一个道士,出手教训了他,就出现了后来的事。知道了事情的原因后,我忽然感觉打伤这家伙的道士可能是孔师弟,所以我看这人已经没有危险了我就赶快回来了。”

“你为什么感觉是孔师弟?”李大先生问道。

“我在青城山跟三师叔学习医术时,知道同时用力点击至阳、名门、百汇三个穴位,可能导致人血脉不畅,为了体验这个效果,我还找孔师弟试过,所以我才有此怀疑。也许是我多心了。”

“孔师弟,他怎么会在这里?还想来要东西吗?”孙先生说道。

李大先生淡然说:“真要是他也不奇怪,看来他还是不想放弃。该来的一定会来,我们就等着吧。”

大家沉默下来,直到吃完饭也再没人说过话。

往小西沟走的路上,洪天赐在心中暗想,不知道这个道士是什么厉害人物,竟然让三位先生都这样担心,自己一定要留心一些。不能让这个道士伤害三位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