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谍战孪生姐妹
18078600000032

第32章 捣碎计划

“永不登基?”

“是、。”

“走,去酒楼。”

······

那个酒楼,生意很好,川岛芳子坐在窗前,等待着付司令。这是,川岛芳子大吃一惊,因为,罗芝玉来了。她大叫,”付陪,你这个坏人,我已将身体给你,你还······“

”川岛芳子,你别闹,你已经是我的阶下囚。“

”哈哈哈哈哈哈哈、·······“

于是,川岛芳子被捕,计划粉碎。

这里,格吉那有必要介绍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1906年5月24日-1948年3月25日(待考证)),本名爱新觉罗·显玗,字东珍,号诚之,汉名金壁辉,清朝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第十四女。

1912年清朝灭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复国,将女儿显玗送给川岛浪速做养女。显玗从此更名川岛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军国主义教育,成年后返回中国,长期为日本做间谍。

川岛芳子历任伪满洲国“安****总司令“、“华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等要职,曾先后参与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满洲独立运动等秘密军事行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和转移婉容等祸国事件,被称为“男装女谍“、“东方女魔“。最后审判

日军战败后,针对战犯的审判逐一进行。此前川岛芳子的挚友李香兰(本名山口淑子)已因其日本人身份而被予以释放。川岛芳子若能证明自己的日本人身份则同样可以脱罪。川岛芳子生性机敏,善于言词,常让法官哑口无言。事实上她的身份既不可能直接屠杀平民,也不可能参与制订日军军机大事,所以法庭定罪十分困难,此时国籍问题将关乎其生死:如果她是中国人,那么汉奸罪将不可免;如果是日本人,此前日本战犯审判的案例中,除最高级司令官以及屠杀平民的军官被判刑外,其它日本军人和侨民大都被释放归国。

1947年10月5日,北平高等法院在拥挤人潮的围观下做出判决

,认定金壁辉(川岛芳子)是叛国者,汉奸罪、间谍罪成立,判处死刑。判决文称:一、被告生父为前清肃亲王,无疑是中国人,应以汉奸罪论处;二、被告同日本政要来往密切,在上海“一·二八事变”中以男装进行间谍活动,引发了上海事变;三、被告参与将溥仪及其家属接出天津,为筹建伪满进行准备工作;四、被告长期和关东军往来,曾被任命为“安****司令”。

1948年3月25日,川岛芳子在写完遗书后,于清晨在北平第一监狱被执行枪决,终年41岁

死因争议。

川岛芳子被枪决后,坊间流传着替身代死的说法。在当时即有人匿名检举,指女子刘凤玲原获10根金条代替川岛受死,但事后刘家却只获得4根金条,引发轩然大波。2000年初一位名为张钰的女子称川岛芳子在其家乡——吉林某个村庄以“方姥”名义隐姓埋名,直至1978年病故。

证据之一:方姥生前行为谨慎

根据方姥同村后辈张钰回忆,方姥平日翻书都用镊子,写的字画都用专门炉子焚烧,几乎不留手迹,而且唯一留下来的一张画,上面的字也被刻意涂上了墨水。

证据之二:技术鉴定枪决照片中死者不是川岛芳子

吉林省公安厅副调研员、省公安摄影协会秘书长台禄林以个人身份对川岛芳子被押期间所拍照片和行刑后的照片做出鉴定:两张照片中并非同一人。针对这一结果,日本方面再次进行鉴定,将行刑后的照片通过电脑制作,将人像立体化进行骨骼分解。在对比中,日本专家发现行刑后的照片从肩骨来看应是个长期干农活的妇女,而川岛芳子出身金枝玉叶,即使行军也不曾一线征战,更不可能干过农活。从盆骨来看,被行刑者可能经历过生育,明显与川岛芳子不符。

证据之三:李香兰认可方姥传言

2009年3月8日,中方研究者回国,张钰一人留在日本东京,会见了川岛芳子的生前密友李香兰。根据研究者提供的书面材料,2009年3月12日18时,张钰来到李香兰住处。这场会见李香兰事先要求不能超过15分钟。双方见面后,张钰谈起“方姥”的生活习惯,并介绍了“方姥”的住房、茶室布置等细节。听完这些介绍,李香兰连声说“是哥哥!”,而李香兰对川岛芳子的称呼一向为“哥哥”。谈话中在场日本记者问李香兰:“方姥会是川岛芳子吗?”,李香兰则回答:“没别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