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东北菜馆
18041200000006

第6章 复高考马超参战,招伙计黄忠发难

马超得到了刘青旂的特殊照顾之后变得更加勤奋了,刘青旂也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而感到欣慰,但是作为一个不仅关心家事而且热衷国事天下事的人,他却对当时的社会形势感到压抑。

所幸,这片阴霾并没有持续多久。

1977年7月22日,和蔼可亲的“邓大爷”再次出山主持工作,这让刘青旂的心里感到一震,隐隐觉得新中国会有一番惊天动地的新气象出现。果不其然,8月份的时候不知从哪里传出了国家要恢复高考的消息,等到10月12日相关部门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的时候,举国上下的有志青年无不欢呼雀跃,那些尘封十年之久的中学教材被大家像变戏法一样从床底下捧了出来,尽管离高考仅有40多天了,但是大家的热情是愈发高涨。

刘青旂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双手颤抖,手里的报纸怎么也拿不住了,他向来自认为有“非汤武,驳孔孟”之才,如今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他岂能不动心?如同当年被狸猫换太子的李太后苦等十八年终于沉冤昭雪一般,刘青旂高兴地就差赶到正在内乱的津巴布韦去劝架了。

不过,乐极生悲这个成语在刘青旂身上得到了进一步解释,当他仔细看了中央政策之后,如从九天之上坠入十八层地狱:他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凭自身条件无资格参加高考了。

大喜大悲之间,一般人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刘老板毕竟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年月,对这些倒也看得开,他只是说了句《三国演义》里的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非可强也。”

正在刘青旂为自己失去的机会感到惋惜之时,一个念头如暗夜流星一般闪过心境,也是这个念头才多少能够弥补他的毕生之憾。

刘青旂捡起再次从手中脱落的报纸,走进自己的菜馆,却看不到马超,只有包卿忙前忙后,好在这时客人不多他也能忙得过来,刘青旂问包卿马超去哪了,包卿说:

“哦,马超回他亲戚家了,好像是他家亲戚出了麻烦,有人请马超回去帮着料理事情,他让我和您告个假。”

刘青旂一愣,他都快忘了马超还有个狠毒无比的亲戚,更想不到马超竟然不计前嫌还能回去帮忙,他点了点头,心里暗暗称赞,也更坚定了刚才心中闪过的念头。

等到马超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了,看到他回来,刘青旂也不问他今天都做了什么,因为他对那样的亲戚根本不感兴趣,和马超简单地说了几句话之后就把今天的报纸拿给了他:

“兄弟啊,国家政策进行了大调整,高考恢复了!这对你来说是个机会,我希望你能参加,你不用考虑什么,该想到的我都为你想到了,今后你就不用在店里忙活了,只需要看书备考,照旧在青哥这里。甭管咱能不能考上,至少咱努力一把,这是改变咱们一生命运的机会啊,我不符合政策,只能让你代替我实现这个愿望了,你若考上了,学费什么的你根本不用想,青哥供你到毕业。你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吗?”

马超被这一番话说的怔住了,而后摇摇头,最后又像当初被刘青旂收留时候一样,泪流不止。刘青旂看他这意思是答应了,心里也舒了一口气,看着又一次泪如泉涌的马超,无奈地苦笑:

“好了兄弟,咋又哭了,干啥呀,学林黛玉啊,那你可找错人了,我也不是贾宝玉啊,以后对着你媳妇哭去吧。”

马超被他说的破涕而笑,擦了擦眼泪,对刘青旂说:

“青哥,你干嘛对我这么好,我哪里值得你这样?”

“因为我把你当成了兄弟,咱们东北人与人交往看重的是什么?是情义,你平时做事勤勤勉勉不说,那样的一个亲戚你还在他们家危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仁义这个词在你身上体现出了它真正的意义,我看重的就是你这份仁义。”

“谢谢青哥,我一定努力考上大学,到时再加倍报答青哥!”

“嗨,这种的话我看在咱哥俩之间是用不着,你今后就好好备考吧,需要什么就和青哥说就是了。”

常言道,“人在做,天在看”,或许是刘青旂的善念善行传达到上苍,老天也让他的生意越来越好,只是这样一来,由于马超备考不被允许干店里的活,前堂的事情太多,纵使刘青旂是千手观音也忙不过来了,于是不得不再次招聘。不同于当日新开张之时,此时的东北菜馆已经成了些气候,远近的人都知道有个东北菜馆,有个仁义的老板,还有个厨艺精湛的厨师,有不少人都主动前来要给刘青旂当伙计,这时都省了贴招聘启事了。

这次刘青旂的挑中了一个叫黄忠的人当伙计,这老板也真会挑人,好像专门和“五虎上将”过不去,当然这是玩笑,人家名字的含义是“无限忠于毛主席”。这个黄忠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刚刚21岁,刘青旂见他第一面的时候就惊叹道:“呦呵,这不《地道战》里的高传宝吗!”黄忠这小子还很淘气,经常在无事可做的时候就进到厨房里对包卿的菜指指点点,那感觉有时候和王二姐差不多。

不过这小子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有一天从外地来了一位商人,这人的舌头好刁钻,他说包卿做的几个菜不够好,很难吃,而且唠叨个没完,包卿和刘青旂尚且能忍受几分,但也是出于不想影响生意而隐忍,但是黄忠可不管这个,走上前去,对那位商人说:

“这位老板,一看您这个样子就是闯南走北见多识广的人,对各种美食想必也是很熟悉了,咱们这是荒野小店,对你口味多少有些不太了解,还希望老板您能够海涵。”

商人一听这话,脸色上显得很受用,翘起二郎腿,对黄忠说:

“嗯,,你这小伙说话倒还很中听,也是,我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物,何必跟你们计较呢,算了算了。”

这时在场的有些当地客人都听不下去了,各个怒发冲冠。黄忠一听这话,眼睛左右一动,又微笑得对那位商人说:

“老板见多识广,正好我们店对几样小菜不是了解,希望老板能赐教一二。”

那商人基本就没瞧得起在场的人,料想这地方也不会有什么难的东西,便示意黄忠说出来。黄忠随口说到:

”什么菜一个一个只能生吃味道好,什么菜一根一根只能生吃不能用热水抄,什么菜一颗一颗只能生吃不能用火烤,什么菜一朵一朵只能生吃不能用锅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