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江湖梦华录
17698100000260

第260章 接客

八月十三晨,朝霞飞满天。

由一抹红晕到血染东方,朝霞既是一日的开始,更是新旧的交替。可于江湖客而言,朝霞则多出一层新生以外的寓意。江湖客行走江湖,一旦看到血色朝霞,便会想到死亡,想到与血色有关的衰败。

但江湖客无畏生死,只因江湖客身在江湖。江湖客自入江湖,便把命交给江湖。

夺剑大会之期将近,极乐岛无疑已成为江湖的焦点,受万千江湖客追捧。每位江湖客皆梦想到极乐岛一游,每位江湖客皆以受邀登岛为荣,或为夺剑,或为观赏,或为热闹……

江湖客喜欢热闹,每逢盛会,往往是凑热闹的江湖客多过盛会的实际参与者,七年前夺剑大会上凑热闹的江湖客便是实际参与者的数十倍、数百倍乃至数千倍。为凑热闹,江湖客不辞辛苦,天南海北而来……

湖畔码头,十余艘画舫一齐离岛。

傅青山独立舫首,亲往淮南城迎接江湖客。有风吹拂,他一袭青衣,长发贴着愁容,眺望血色朝霞浸染的湖面。湖面碧波滚滚,如渐渐煮沸的江湖,随时迎来水涨船高,迎来一浪高过一浪的澎湃。

他内心如湖,正自汹涌。

他是一颗棋,一颗安插在天元位置的棋。昨日梦瑶台里,徐先生那一掌不仅将他打成重伤,更直接宣告他的逆袭已然惨败。或许徐先生故意透露自己将要闭关参悟的消息,正是想使他露出破绽,以身犯险。

四面楚歌,垓下败亡。

他已预感到他的命运,他的命运便是那颗直落天元的棋的命运。他曾亲手拂落棋盘上所有的棋,棋落箭来,棋局仍在。表面风光的他如同大多数棋子,横竖跳不出弈棋者精心布下的棋局。

与江湖客一样,他无畏生死。

但他有着软肋,他的软肋已牢牢受弈棋者掌控。弈棋者既决定着他的生死,亦决定着他软肋的生死。

易筱君与冬芷,已由软金丝缚着。

前者像他的姐姐,是他想要豁出性命保护的小燕;后者是他的挚爱,是他愿意与之同生共死的恋人。

命只有一条,他已自身难保。

命只有一条,他想用唯一的一条命博他、易筱君与冬芷的三条命。

第四间书房,他受徐先生惊涛掌重击,已是重伤,复撞到墙壁,更是浑身筋骨多处受损。但徐先生饶他一命,并给他一个救赎的机会:只要他最终完成任务,便可在自我救赎的同时,救下易筱君与冬芷。

用徐先生的话说:“一条命换三条命,很便宜你!”

便宜与否,各自心知。

他深知徐先生自始至终只想要一个人的命,不是自己,更非冬芷,而是那位即将亲临极乐岛的皇帝。命只有一条,可那条命由十万禁军护卫,想要那条命唯有通过那盘没有对手的棋局。

由他坐镇天元,祭出白玉笙那柄剑。

白玉笙没有剑,只因白玉笙本身即是一柄剑。但若要白玉笙顺利成为那柄剑,便要使他参加夺剑大会,并成为最终的胜者。只有成为胜者,方可接近皇帝,继而取下皇帝的命。

命只有一条,谁的命都是命。

在他看来,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若能以皇帝一人之命换三条命,他不会排斥,更难拒绝。

以白玉笙的武学修为,想要力压群雄并不难。

如今的难题,已由如何要皇帝的命转变为如何使白玉笙参加夺剑大会。据徐先生称,小燕子已由林三救出,恢复自由。也即是说,他们已失掉白玉笙的软肋。若白玉笙知道小燕子已重获自由,必定不会任由天元阁摆布。

但徐先生同时透露,他已抓住白玉笙的另一软肋。那软肋是可以令白玉笙舍生忘死的故友,正受困于书房前的八卦竹林……

画舫靠岸,岸边人头攒动。

傅青山收起思绪,转而看向一众江湖客,一眼扫去,已是看尽江湖百态。此时的湖畔尽是江湖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名门正派,有无名鼠辈;有独行侠客,有飞贼盗匪……

江湖为客,四海为家。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热议着即将到来的夺剑大会。

自两月前天元阁发出夺剑大会的邀请起,江湖客们便兴奋异常,不远千里,齐聚淮南。淮南如一坛烈酒,他们早已未饮先醉,不愿醒来。没有哪一位江湖客知道他们一心向往的夺剑大会,却暗藏着一个惊天阴谋。

江湖,是一个充斥着阴谋的江湖。

江湖客爱凑热闹,一旦发现热闹,便不管阴谋阳谋,一窝蜂涌来。徐先生则极擅制造热闹,七年前的武林大会如是,如今的夺剑大会如是。他总能激起江湖客的兴趣,进而为他所用,成为他手上的棋……

一人一函,凭函登船。

两月之前,傅青山曾以天元阁的名义广发邀请函,故当众宣告:为避免混乱,需持天元阁特制邀请函,方可登船。

认函不认人,认函不认名。有函登船,无函只能观望。

那些没有邀请函的江湖客自然面有不快,想要闹上一闹,趁机抢走别人的函,可一眼瞧见沿湖披甲而立的三千厢军,只牢骚数句,便打消念头。原来为配合天元阁,更为保证夺剑大会之日的守卫,经孙尚真请示、皇帝批准,三千厢军早已调至十涧湖。

十涧湖畔,江湖与朝廷同在。

经两个月宣传,夺剑大会既是江湖盛事,亦成为万众瞩目的天下盛事。

于是携带邀请函的江湖客兴奋异常,凭函登船。各船皆有专人检验,待江湖客登船,便将邀请函当众撕毁,是以一函别无二用。若遇持假函想要蒙混过关的江湖客,立即撵下船,交由厢军处置。厢军则会以图谋不轨之罪移交淮南府衙,待夺剑大会结束后一并审理……

一个时辰,画舫皆满。

一舫一百,十舫十百。

十余艘画舫满载着江湖客,驶离淮南城,朝极乐岛前行。舫上江湖客多为成名人物,见惯世面,可当他们站在舫上眺望越来越近的极乐岛时,百态千姿,或狂笑,或窃语,或佯装镇定,却无一例外地内心澎湃如潮。

一波接着一波,一浪接着一浪。

人潮之中,傅青山突然注意到一个熟悉身影。那是一位白衣翩翩的公子,清眉秀目,俊俏非凡,使他注意的并非公子的容貌,而是公子手上的折扇。那公子独立舫首,眺望十涧湖面,手中折扇轻摇,使他想起一个人来。

七年之前,镇外密林。

他曾与她初见,那时的她女扮男装,总是一袭白衣,扇不离手。七年之前,他很感激她,感激她救自己出狱,感激她整垮贾大富与贾不平,感激她替姐姐与自己报小渔村被屠之仇……

她曾受囚,不知何时重获自由。

她是一只燕,是一名举国通缉的飞贼。可在他想要保护的小燕眼里,她是一名劫富济贫的女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