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江湖梦华录
17698100000123

第123章 武林

天寒地冻,万物凋敝。

时值四九严冬,北风疾驰,冰霜凛冽。若无要紧事,寻常百姓皆不愿出门,手头紧的,便蜷缩在被窝,做上一冬的黄粱美梦;手头宽裕的,便可烫上两壶好酒,围炉而坐,谈古论今,恣心所欲。

有一个不畏严寒的地方,叫做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江湖既是大江大湖,又是江湖客逐梦的一方天地。与其说江湖不畏严寒,倒莫若说身在江湖的江湖客不畏严寒。江湖客岂止不畏严寒,自他们融入江湖的那一刻起,便把命交给江湖,成为一名直面生死的勇士。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便是无所畏惧。

翩翩江湖客,不羁闯江湖。

江湖客行走江湖,风雨无阻,冬夏不拘,可谓一日行千里,一剑震九州。

由丐帮新任帮主发起,武林四大世家积极响应,特于腊月十八在齐云山召开武林大会,选出盟主,以维持江湖秩序,重振武林。武林大会乃江湖上第一等盛事,而盟主之尊又令人无不向往,一时应者云集,江湖客们风餐露宿,夜行百里,只为赶上这场轰动整个江湖的武林盛事。

很少有人知道齐云山,也就很少有人到过齐云山。

可江湖客们并不介意,齐云山在何处都是齐云山自己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关心的不是齐云山,而是齐云山上的武林盛会,因而在打听到齐云山的大概位置后,便日夜兼程,三五成群,纷至沓来。

身在江湖,江湖为客。

于江湖客而言,身在何处,何处即江湖。身在汴京,则汴京是江湖;身在淮南,则淮南是江湖;身在齐云山,则齐云山即江湖……

江湖是一坛酒,喝下江湖酒的江湖客便会做一场江湖梦。

江湖本身就是一场梦,与江湖客的梦如影交织。江湖客身在江湖,便可逐梦,逐那个永远醒不来的梦。

盟主之位,能者居之。

不想当盟主的江湖客,不是真正的江湖客。可盟主只有一个,江湖客却数不胜数,想当盟主,须得自身实力过硬,因而能站上擂台的皆是江湖上久负盛名的大人物,要么自恃武功高强,要么出身名门正派。

小人物只能凑凑热闹,图个眼熟,将来若遇上后生晚辈,亦可吹嘘一番。

再者,每逢盛会,天南海北的江湖客便会齐聚一堂。期间,四大世家、八大门派、三十二小派以及各类无门无派、无名无姓的江湖客,争相涌来,名为共商大事,实则各怀己心,各有异志,一时间报恩的报恩,寻仇的寻仇,好不快意。

江湖事,江湖了。

江湖客自入江湖,便不可避免恩与仇,只因江湖是有恩有仇的江湖,江湖客是有恩有仇的江湖客。

江湖客不同,恩与仇不同。

可在最近,许多江湖客皆有一位共同的仇人,便是昔日的六扇门第一名捕铁无私。原来自那夜山神庙一事起,江湖上便在疯传铁无私与小燕子勾结,累犯重案,惹得龙颜大怒,将其撤职查办。

铁无私任职六扇门十多年,抓捕盗贼重犯无数,也就得罪江湖客无数。若在往日,江湖客们皆忌惮他六扇门总捕的身份,不敢与之为敌。如今他被撤职,那些对他怀恨在心之人,恨不能食他之肉、喝他之血。

不早不晚,这位昔日名捕恰好躲在七里镇,而七里镇离齐云山不过百里之遥。

此消息由丐帮散播,复经灵犀阁证实,可信度极高。江湖客们在去往齐云山的路上,少不得要到七里镇走一遭,算一算旧账。有账的算账,没账的假装算账,其中不乏鸡鸣狗盗、杀人越货之徒,打着算旧账的旗帜,混迹人群,以谋私利,一时间弄得小镇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商旅渐少,百姓闭门。抬眼望去,长街尽是江湖客。

他们或背刀,或提剑,吆五喝六,很没个规矩。沿街商铺多有关门停业,只剩酒食、客宿之类,日夜经营,不敢怠慢,其中酒肆生意最是红火。江湖是一坛酒,江湖客们嗜酒如命,酒量好者,能喝到天明。酒一坛一坛卖完,纵是兑水,亦供不应求,酒肆老板只得从周边小镇低价购进,再高价卖出,收入颇丰。

只是这红火生意背后,却要承担风险。

俗谓“酒壮怂人胆”,何况来酒肆喝酒的江湖客个个五大三粗,一身虎胆,偶有斗酒置气,一言不合便要拔刀舞剑,损坏桌椅倒是无关紧要,往往酒意上头,不顾前后,逢人便砍,逢物便刺,仅两日功夫,酒肆便接连更换十多位伙计,或被砍伤,或被刺死,只能自认倒霉。

江湖客的命,自入江湖,便交给江湖。

他们孤身一人,了无牵挂,待捕快衙役前来捉人时,早已遁入江湖,人去无踪。如此,江湖既是他们逐梦的舞台,又成为他们行凶避难的场所,只因江湖之大,四海为家,想要抓一个刻意躲藏的人,简直难如登天。何况他们身怀本领,功夫了得,寻常捕快若遇凶犯,便会回衙门召集人手,方敢动手抓人;若孤身一人,便要思前顾后,只有躲的份。

捕快惜命,凶犯亡命。当今世道,总是要命的怕不要命的!

六扇门第一名捕,不是谁都可以当的。

真正的名捕,纵被撤职,亦会言名捕之所言,行名捕之所行,只要让他遇着伤人行凶之事,便要管上一管。由此可见,铁无私着实是一名真正的名捕。那日路过酒肆,遇着酒肆中有人打打杀杀,便要凑近细看,看不下去时,便一跃而上,将行凶之人制服,捆绑起来,交由衙役处置。所幸铁无私的仇家多为巨盗、重犯,酒肆里的江湖客没人认得他,否则,他将难逃被江湖客围殴的命运。

江湖客们皆厌恶他,只是很少有人识得他。

认不认得,皆或多或少听过六扇门第一名捕这块金子招牌,那是由当今圣上御笔亲书,以为榜样。更有江湖传闻,被铁无私追捕的嫌犯,只有两个下场:要么拒捕被杀;要么成为阶下囚,终老地牢。

或有人认出他,在人稀荒僻之所,本想提起旧账,同他算上一算,可一瞧见他手中断剑闪着寒意,便打消念头,灰溜溜走开。待他纠集帮手回追时,铁无私早已离去,遂长叹一声,后悔没有早些认出他。

那人心底却在庆幸,庆幸自己的机智。

铁无私办案,铁面无私,仇家众多,他之所以能好好活着,除却仰仗六扇门第一名捕的身份,便要数那套遇神杀神、遇鬼杀鬼的七十二路追魂剑法最有威慑,一般江湖客自知不敌,不敢轻易招惹他。

敢找他寻仇的,着实少数。

少数之中,却有多数想隐藏实力,以备接下来的武林大会。

真正的高手,往往本领与智谋兼具。他们不会逞一时之快,只因他们有着更深一层的追求。

打打杀杀只是手段,而非终极目的。

铁无私深知所谓江湖传言,皆系徐先生从中作梗。徐先生的目的显而易见,正是想迫他不要再追查穆青峰一案,可越是受挫,他越是下定决心要揪出幕后黑手。何况根据那晚山神庙的所见所闻以及近日江湖传言,武林大会极有可能受徐先生一手操纵,丐帮亦直接听命于徐先生,若徐先生再以灵犀阁主的身份坐上武林盟主的位置,从而号令江湖,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既要阻止徐先生登上武林盟主之位,亦要阻止其夺取宝藏。

在他看来,宝藏只能属于皇帝。

事实上,他已回过汴京,重新取得圣上的信任。圣上对此事颇为重视,但碍于朝廷颜面,不能直接干预江湖之事,遂假意将他撤职,实则命他以江湖客的身份暗中调查,防患未然,待时机成熟,便会给予他应有的援助。他领命后,不敢耽搁,日夜兼程,赶到七里镇。

他回到七里镇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去见白玉笙。

在他看来,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若得不到白玉笙的帮忙,他很难一个人完成圣上交给他的任务。

他知道白玉笙身在何处,那夜自山神庙回来,正是他背着白玉笙到镇上求医。他没有伪装,大摇大摆穿过长街,复走进一条旧巷,在一座宅前停下。宅虽不大,却有前堂、后堂,自成院落,整座宅院充溢着一股浓浓药香。

他没有立即敲门,而是整整衣襟,掸掸风尘,以示对主人的尊重。待一切妥当,方敲起门来。

咚咚咚,咚咚咚……

连敲数次,却无回应。有药香源源不断自宅院飘来,而据他所知,药香算不得异常,实属常态,唯一异常的便是那份极致的安静。有一种安静,死寂死寂,当身临其境时,便会生出直面死亡方有的绝望。

他有些担忧,复急急敲上数次,仍无回应,便想着撞开门,一探究竟。而他握剑之手,已在蓄势。

正在此时,门却是吱呀一声打开。

待看清映入眼帘的白发老者,他才长舒一口气,恢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