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大宋武英传
17688600000597

第597章 朝纲一朝清

听完张明浩等人逐一历数李后的罪行,太极殿中的文武百官均是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之间的大多数人虽然立场不同,虽然都知道李后夺权篡位,企图取代赵氏天下,但万万没有料到其中竟有这么多曲折离奇。

尤其那诡异恐怖的离魂草,让不少忠于宋室,始终与李党为敌的大臣更是感觉后背阵阵发寒,后怕之余更是暗自庆幸,能在这场争斗之中活到现在实属不易。

不等群臣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李仲飞又朗声道:“太皇太后,我等方才仅仅说出了李后如何窃国,至于其党羽爪牙所犯下的累累恶行,更是罄竹难书!李后族兄李骞杀良冒功,胞弟李远沛擅杀朝廷命官,族人李良军草菅人命,哪一件不令百姓切齿,人神共愤?”

韩侂胄接道:“小友所言,臣与赵大人在奏札之中均已提到。早在两年之前,太上皇便察觉李后结党乱政、预谋不轨,曾秘密写下诏书命臣联络四方豪杰义士、忠臣良将,在必要时进京勤王、拨乱反正。”

说罢,他探手入袖,肃容道:“如今太上皇的密诏,臣也带来了,请太皇太后过目。”

“唉,不用了。”太皇太后摆摆手,问王正青道:“王大人,你现在还一口咬定,他们是在合谋污蔑李氏吗?”

“这……这……”王正青将近崩溃的边缘,面如死灰,冲鲁司祚吼道:“娘娘待你不薄,将自己身家性命托付于你,你为何却要临阵叛变、倒戈相向?”

鲁司祚阴沉着脸一语不发,紧握的双拳却隐隐渗出了丝丝血迹,那是因为他正在克制着自己的丧子之痛,指甲已深嵌皮肉。

王正青哪里知道这些?兀自道:“赵氏现在用你,只不过还对你手中的数万大军心存忌惮,殊不知以你所做之恶,待到尘埃落定之时,便是你命丧黄泉之日!”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竟扑上去揪扯鲁司祚的衣襟,嘴里咆哮道:“皇后娘娘已经许诺你,事成之后封你为王,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

鲁司祚再怎么克制,也不能众目睽睽之下任由他扯住自己厮打,于是斜跨一步,闪至旁边,冷冷道:“你们恶贯满盈,我总不能跟着一条黑道走到底吧。”

王正青扑了个空,仿佛像被抽空了全身气力,顿时踉跄数步,跌坐在地,颓然道:“说得好,说得真是太好了!成则飞黄腾达,败则倒戈一击,你们真是好算计啊!”

他所言,无疑坐实了李后谋朝篡位,赵汝愚感觉不必再问下去,于是冲太皇太后行礼道:“启奏太皇太后,李氏一族祸乱朝纲,造反谋逆,现已铁证如山、真相大白!臣特请旨,将一干李后党羽立即下狱,交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协同会审。”

太皇太后长叹口气,沉吟许久才道:“李氏现在何处?”

”李后奉太皇太后旨意,已于昨日离开京城,前往西郊灵隐寺。”赵汝愚躬身道,“如今仍留寺中,不敢回京,还请太皇太后火速发兵捉拿。”

太皇太后苦笑道:“想不到李氏竟背着圣上犯下这么多罪孽,老身礼佛意在为国祈福,李氏竟妄想求佛祖包庇。她难道不知,佛祖虽慈悲为怀,却也只是对那些放下屠刀、悔过向善之人网开一面吗?”

赵汝愚、韩侂胄及群臣齐声高呼太皇太后圣明,再次奏请太皇太后将王正青等窃国之贼绳之于法。

太皇太后却摇头道:“今日老身抛头露面,乃是为国择取新君,谁成想竟牵扯出这许多是非?至于如何惩治李党,就让新君看着办吧。”

说罢随即下令,将所有保举李后的大臣带离重华宫,暂时交由御史台监管。至此,把持朝政达数年之久的李氏乱党,终于肃清。

赵汝愚、韩侂胄等朝党众臣,看着一个个李氏党羽被带出太极殿,不由发自内心的长出了一口气。

然而当两名殿卫士兵拖拽王正青之时,王正青突然指着太皇太后大喊道:“说我等窃国,成败已定,王某不敢否认,而你今日所行之事,难道不算窃国逆举吗!”

“大胆!”韩侂胄上前抽了王正青几个耳光,再欲打时,却听太皇太后喝道:“让他把话说完!”

王正青吐出口血痰,恨恨道:“皇位禅让必须有皇帝皇后亲临,如今两位均不在场,你们如何禅位?方才我细细看过手谕,圣上字迹龙飞凤舞、力透纸背,哪里像重病缠身的模样?而且京城纷乱如斯,皇后又怎会前往灵隐寺?分明尔等图谋不轨,囚禁了圣上和皇后,妄行废立之举!”

太皇太后轻叹口气,缓步走到龙案之侧,扫视群臣道:“王正青啊王正青,你们不把这大宋江山搅得天翻地覆,便不肯罢休么?还有谁?还有谁也是这般怀疑老身的?不妨一并站出来!”

目光所及之处,群臣皆沉默不语,只有妙丹生以额顿地道:“无圣上亲执禅让大礼,便是于法不合、于理不通,即便立了新君,也难服悠悠众口。臣也请太皇太后为诸位大臣、为天下百姓作出个合理合法的解释。”

他以为凭王正青的身份地位,必然还有一些保命的手段,方才一席话不会只是在做垂死挣扎,所以他也将这一点视为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拼命想抓在手中。

听他开口,赵汝愚暗自窃喜不已,心说朱老夫子果真有先见之明,妙丹生名不符实,实在不足为虑,从此玉笏门将再无内忧了。

果然,太皇太后勃然大怒道:“想不到你二人竟如此执迷不悟,事到如今还敢妄言圣上!太上皇驾崩多日无人主丧,逼得老身这八旬残朽抛头露面、垂帘理政,若是圣上能担此任为何不作?尔等身为朝臣,危急之时不思报效朝廷,只知独饱私欲!如今老身出面另择新君,尔等又来呼声犬吠,若不严加惩治,皇家威严何在!朝廷法度何在!”

说到这里,她重重一顿龙头拐杖,厉声道:“来啊!将此二贼拿下,拖出门外乱棍打死!”

“是!”几名如狼似虎的殿卫士兵大喝一声,架住王正青和妙丹生的手脚向殿外拖去。

王正青自知必死无疑,一边奋力挣扎,一边嘶吼道:“我不服,我死也不服!我之今日便是尔等明天,纵然我等死绝,祸乱朝纲者大有人在,看谁笑道最后!黄泉路上,我等着你们……啊!”

吼声愈发凄厉,直到化为一声惨叫,太极殿外才重新归于平静。

太皇太后余怒未消,瞪着群臣恨声道:“老身不杀人,你们便以为老身不敢杀人么!老身随高宗皇帝戎马半生,尸山血海都过来了,还怕你们这些跳梁小丑不成?”

仍在殿内的李后党羽闻言,顿时吓得噤若寒蝉,连即将出口的求饶也硬生生咽回了肚里。

韩侂胄躬身道:“太皇太后息怒,今日除去李氏之祸,已是我大宋福祉。依臣愚见,太皇太后年事已高,不易操劳过度,另择新君之事不如改日再议?”

“不用,老身不累。”太皇太后轻咳一声,由关礼扶着返回凤椅坐下,才道,“李党虽多数伏法,但尚有余孽未除,必须早立新君,以免夜长梦多。”

这时,郭杲带兵上殿,将剩余的李党爪牙押往御史台,哭叫声、喊冤声此起彼伏,闹了好一阵子才算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