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大宋武英传
17688600000503

第503章 搅了这婚庆

丰祥和春福换好便服,从偏门离开重华宫来到了望仙桥直街,只见到处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喧嚣声、谈笑声,与冷清的重华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让他二人倍感气愤的是,沿着鲁府的墙边,送贺礼的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几乎排到了重华宫西侧的靴儿河边,其中不乏一些京师附近的地方大员,竟也亲自带人等候进入鲁府。

鲁司祚虽然官居步军侍卫都指挥使,执掌五大禁军之一的虎师,但论职衔,却不过区区五品,他的义弟娶亲,竟能使如此多的重臣大将趋之若鹜、借机巴结,所被看中的无非是鲁家背后的靠山罢了。

二人为了避免被人认出,一直混在看热闹的百姓中间,丰祥指着那些翘首以盼的送礼官员,忿忿道:“春福,你可要记清了,将来有朝一日,定会让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付出代价!”

春福却摇头道:“恐怕不太可能,这里几乎包括了所有文武百官,真要一一处罚,恐怕朝堂之上要空无一人了。”

“不可能吧?你没看错?”丰祥皱眉道,“记得前几日,百官受到邀贴之时,不还个个义愤填膺吗?”

春福怔道:“原来您也听说那事了?这些读书人面上一套,背后一套,你老和他们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还不知道吗?”

丰祥叹口气没再作声,由于并未看见花轿,他猜测迎亲的仪仗想必早已上路,便在附近寻了个茶摊,期望打听到一些有用的消息,但听了半晌,旁人却只是一味的在赞新娘子美若天仙,言语间充满了羡慕。

丰祥心中奇怪,冲邻桌一个中年男子拱手道:“方才阁下一直在说新娘子如何,莫非阁下与鲁府熟识?还是迎亲队伍早已返回?”

“鲁府岂是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能攀附上的?”中年男子笑道,“你有所不知,新郎、新娘一直在鲁府居住,这次迎亲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其实出门时新娘就在轿子里。”

“据我所知,新娘并非京城人士。”丰祥不解道,“依照礼俗,新娘应该从父母下榻之处发嫁,难道新娘的父母没来?”

“何止新娘父母,”中年男子摇头道,“就连新郎的父母也不在京城,都是鲁府一手操办的。”

丰祥想了想,又问道:“新郎、新娘就没有什么亲属进京?我听说双方背景都很了得啊。”

中年男子显然是个好事之辈,闻言舔了舔嘴唇,嘿然道:“嘿嘿,不妨告诉你,这门亲事好像双方亲属都不赞成,是虎师将军鲁将军硬生生撮合在一起的。”

“愿闻其详。”丰祥拱拱手,又替中年男子叫了碗热茶。

中年男子愈发得意,不由声音也提高了几分:“看来你刚来不久,方才这里可是热闹的狠啊!那新郎看上去一表人才,谁知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迎亲队伍刚刚出门,便有一红衣女子忽然冲出来大骂新郎喜新厌旧、始乱终弃,甚至动手打落了新娘的盖头,不然我们又怎能一饱眼福,知道新娘是俊是丑?”

他咂咂嘴又道:“正因红衣女子这么一闹,才让我想明白了其中的微妙之处,分明是那新郎倚仗鲁府权势,强行抛弃旧爱、另结新欢,不然为何此等大事,却不见双方一位亲人到场?”

“原来只是你自己的猜测啊。”丰祥苦笑着摇了摇头。

中年男子见他不信,顿时有些着急:“人家都打上门来了,不容你不信!”

他深吸口气,还想说下去,同桌一老者突然碰了碰他的手肘,小声道:“孙三,这里的人你惹不起,莫图一时痛快,给自己招来祸事。”

“你害怕什么?老郑,有谁会在意咱们?”孙三说的兴起,哪里肯听,继续道:“那红衣女子功夫好生了得,七八丈的距离一跃而过,简直快如闪电。若非新娘也身怀武功,否则被打落的就不仅仅只是盖头咯。”

随着他的口沫横飞,丰祥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始末,原来礼炮过后,迎亲队伍陆续走出鲁府大门,新郎官刚要上马,就见一红衣女子越众而出,指着他破口大骂。

新郎官显然与红衣女子认识,口中喊着大姐,就要上前制止,这时新娘也走了出来,那红衣女子突然飞身而起,五指成爪,闪电般扑向新娘。

众人惊呼声中,新娘盖头瞬间被打落在地,好在新娘身手敏捷,及时抽身后退,才不至于娇容被毁。红衣女子还待追击,雷鸣与黄韬已双双抢前,一起抵住了红衣女子。

混战中,红衣女子不停大骂新郎为了攀附权贵,不顾昔日共生同死之情,新郎却始终护着新娘一言不发。在打伤了十几名鲁府侍卫之后,红衣女子终显不支,若不是一黑衣男子及时现身相救,恐怕已被雷鸣所伤。

听到此处,春福忍不住问道:“最后红衣女子如何了?”

孙三被打断话头,脸色有些不悦,不过仍答道:“黑衣男子拽着她向西逃去,雷鸣要追,被新郎劝住了。哼,还算那小子有点良心,不敢赶尽杀绝,害了旧情人性命。”

话音未落,旁边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你莫要胡言乱语,方才新郎不是喊红衣女子大姐了吗?怎么到你嘴里又成了旧情人?”

丰祥循声看去,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的青年男子正冷冷盯着孙三。孙三口中虽满不在乎,但心里仍惧怕真遇到新郎的亲属,慌忙结了茶钱,与同伴消失在人群之中。

丰祥苦笑一声,冲青年男子做了个请的手势:“阁下认识新郎?能否入座一叙?”

青年男子动也不动,冷哼道:“你是何人?为何一再打听新郎的底细?若只是好奇,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看热闹为好。”

“你这厮好生不会说话。”春福不满地瞪了青年男子一眼,撇嘴道,“瞧你尖嘴猴腮、赤须如鬼,也不是什么好人。”

青年男子五短身材,须发黑中透红,平素最恨别人以此取笑,闻言顿时大怒:“若非小爷今日有要事在身,就凭方才这话,定撕了你这张烂嘴!”

“你敢!”春福毫无惧色,朝着青年男子一挺胸膛道,“大宋皇城、天子脚下,岂容尔等宵小胡作非为?”

青年男子仰天打了个哈哈,满脸轻蔑之色:“胡作非为?李党嚣张跋扈、横行霸道,胡作非为的还不够?在下怎么没看见有谁站出来管管?”

“你!”春福气得浑身发抖,却不知如何反驳。

丰祥不紧不慢地沉声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罢了。”

青年男子一愣,不由再次打量了丰祥二人一番,抱拳道:“在下薛华,不知二位高姓大名?”

“你想套出我们来历,好伺机报复么?”春福冷笑一声,挡在丰祥身前。

丰祥却已听出此人断非李后爪牙,笑道:“义士可否借步移尊?你我寻处僻静之所长谈?”

“这……”薛华看向鲁府大门,面露犹豫之色。

丰祥又道:“老夫猜不错的话,义士来此定是想搅了这场婚庆。实不相瞒,老夫亦有此意。”说罢掏出一面令牌在薛华面前晃了晃,随即揣回怀中。

薛华眼前一亮,再不迟疑,引着二人进了一条狭窄的小巷。

这时,礼乐声大作,迎亲的队伍已围着京城转了一圈,正在返回鲁府。人群嘈杂,都争先恐后的涌上前去看热闹,根本没人留意三人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