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大宋武英传
17688600000427

第427章 途遇吴家人

骏马疾驰,披星戴月。

一白一黑两匹骏马好似两道闪电,狂奔在通往无为城的官道上,未及午时,便赶到了无为城下。

为了节省时间,以及避免引人注意,李仲飞和五子绕城而过,直接前去城东码头寻找前往江南的船只。

无为城的码头依旧船舶如云、车水马龙,五子长袍高领,又戴了顶宽大的斗笠,显得比李仲飞还要紧张。依他的解释,只因当初帮助赵扩西去之时,曾于无为城外同李后爪牙数次激战,早已暴露了身份,所以才如此小心谨慎。

“怕成这样,你又何必执意跟来?堂堂一个坛主,武功竟糟糕成了这般模样,我实在想不通,你究竟什么地方能帮得上忙。”每每想起赵扩等人的言不由衷,李仲飞便忍不住来气,言语中自不免有些刻薄。

横了他一眼,五子没有作声,一夹马腹跑向离他最近的一艘客船,抱拳道:“船家,去京城吗?”

“去倒是去,”船老板回了个礼,笑道:“不过像客官这般,小的却不敢让你上船。”

五子脸色一变,忙道:“船家何出此言?在下与旁人有何不同?”

船老板一指五子头顶的宽大斗笠,嘿然道:“客官打扮如此怪异,小的不得不防,万一客官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岂不连累了小的?”

听到不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五子暗松口气,将斗笠掀起半边,笑道:“船家多心了,在下只是偶染风寒,并无不敢见光的丑事。”

船老板打量了五子一番,点点头道:“看你相貌确实不似歹人,不知可有知军衙门开具的路引?有路引的话,这便可以上船。”

“什么路引?”五子一愣,奇道:“大宋从来都是来去自如,何时需要路引了?”

“客官远道而来吧?”船老板叹了口气说道,“近来无为军地面不怎么太平,所以知军大人特别命令,往来客商均需出示衙门的官凭路引,方可乘船渡江。”

说着,他一指远处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又道:“知军大人为照顾百姓方便,在码头专门设了文案,客官若想登船,还请速去办理,咱们马上就要开船了。”

五子依言望去,只见无为城东门旁支了几个简易的木棚,每个木棚前均排起了长龙,所有人都默默等待着领取自己的官凭路引,然后再分别寻找要搭乘的船只。

人虽多,但秩序井然,这一切全因附近守立的大队官兵。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军官执刀而立,指挥着手下逐一检查客商所带的货物、行囊,但凡稍有可疑之人立即被拿下带走,森严程度可见一般。

方才五子二人没有穿城而过,正巧避开了官军的盘查,现在回想起来,庆幸之余不免又有些后怕。

五子再次压低了斗笠打马折返,冲李仲飞道:“那个大胡子军官乃龙师都虞侯阮熊,看来是针对我们来的,这可如何是好?”

李仲飞环顾四周,沉吟道:“不知左近还有无可以渡江的码头?”

“除去无为城,要过濡须水只剩巢县一途。”五子叹道,“此处这般,想必巢县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

“既然如此,不如找个地方暂时安顿下来,等入夜后再做打算。”李仲飞翻身下马,活动了下筋骨。

五子摇头道:“水路不比旱路,纵使官军撤了,大半夜的找谁摆渡?”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李仲飞有些着恼,正想讥讽几句,忽然一拍脑门叫道:“有办法了,快随我来!”

说罢重新上马,匆匆招呼了五子一声,便沿着城墙根向岸边奔去。

方才五子一句“大半夜的找谁摆渡”,让他想起前番帮燕月如索取解药时,从闫氏三兄妹手中救下来的船家张大嘴,有这层关系,张大嘴应该答应帮忙,将他二人送过江去。

他越想越高兴,忍不住朝马臀上狠抽了几鞭子,骏马吃痛,撒开四蹄甩起一串飞尘,惹得路人纷纷侧目。五子苦笑一声,将面目严严实实裹进衣领,悄悄与他拉开了段距离,以防太过引人注意。

河岸咫尺之遥,狂奔之下转眼即至,谁知非但没有见到张大嘴的乌篷船,就连曾经散落岸边的几幢木屋也成了一片空地,不知被谁堆满了杂物。

李仲飞心中奇怪,随手拽过几个人询问张大嘴的去向,可闻者无不讳莫如深、支支吾吾,再问下去,竟被一个妇人认出了他的样子,妇人尖叫道:“来人啊,就是他!就是他!”

“你做什么!”李仲飞大惊失色,想制止妇人喊叫,却被妇人先一步挣扎着跑向人群,不远处已有不少人开始向这边聚拢过来。

“快来人啊!救命啊!杀人的恶贼出现啦!”妇人边跑边喊,惊慌失措下不小心一个踉跄跌倒在地,随即被几个赶过来的人扶住,另有一人快步走向李仲飞。

见来者不善,李仲飞瞥了一眼远远躲开的五子,硬着头皮道:“这位大哥莫误会,那妇人分明得了失心疯胡乱叫嚷,在下可是好人。”

那人不答,径直来到李仲飞面前,才沉声道:“李公子莫慌,快随我来。”

“你是谁?为何认得在下?”李仲飞后退半步,狐疑地打量着来人,掌中已聚满了内力。

有龙师的官军在旁,又经那妇人如此一闹,他已变的犹如惊弓之鸟,若面前之人不怀好意,他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此人除掉,带着五子逃离无为。

“公子无需紧张,卑职乃是濠州团练使吴将军麾下校尉。”那人撩开长衫前摆,露出一面金字腰牌,李仲飞看得真切,腰牌上赫然印着一个巴掌大的“濠”字。

那人冲身后几人挥了挥手,后者立刻抬着妇人匆匆跑向岸边一条商船,行动迅捷无比,显然个个武功不弱。李仲飞这才发觉,那妇人自从跌了一跤之后便没了动静,想必已经被那几个人做了手脚。

校尉又朝李仲飞凑了凑,小声道:“殿下可是随公子一起?”

“不曾。”李仲飞招手示意五子过来,“这次只我二人回京,不知阁下如何得知在下身份?”

待五子走近,校尉的脸色明显变了一变,轻咳道:“此地不宜久留,请随卑职速速登船,有什么话路上再说。”

五子将半个身子躲在李仲飞背后,迟疑道:“你的朋友?”

刚才的意外同样令他心悸不已,不止额头冷汗直冒,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走样。

“濠州团练使吴将军的部下。”李仲飞伸手去牵马,却被校尉先一步将马缰抢在手中。

校尉边走边道:“卑职吴才,自幼得少保教诲,去年才随我家将军到了濠州。”

他口中的“少保”乃川蜀名将、兴州诸军都统制吴梃,也就是濠州团练使吴曦的父亲。

李仲飞对吴家知之甚少,听了只客气地点了点头,五子却道:“吴家三代,忠臣良将无数,少保之逝乃国之殇也,吾辈闻之莫不悲痛哀戚,遍思谥节,唯‘武穆’二字可当其功!”

吴才大喜,冲着五子躬身道:“多谢公子!有公子赏识,少保可以含笑九泉了。”

李仲飞奇道:“武穆,不是岳飞元帅吗?与吴家何干?”

吴才笑道:“李公子有所不知,此乃谥号,并非名字,对于戎马一生的武将而言,死后能得“武穆”二字,实是最大的褒奖,何止可以光宗耀祖、萌阴后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