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特工女帝:吾凰万万岁
17644900000955

第955章 暗中的动作(二)

苏雪瑶真的很伤心……

她根本不清楚,为什么李哲涵会变成现在的这个样子。

两人擦肩而过,李哲涵不可能看不到她的!

哪怕是停下来问候一声也好……

但是李哲涵没有,他的眼睛是如此的空洞,似乎再也容不下她的存在。

从苏雪瑶的身边经过,李哲涵没有停留,更没有回头,进入皇宫大门之后,身形一转,之后便不见了。

“五王爷……”

苏雪瑶感觉很是伤感,泪水又不禁滑落下来。

站在寒风之中的她,忽然感觉到这么孤独,这么无助。

她不知道李哲涵为什么要无视她,又会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冷酷的样子。

她更不知道,李哲涵并非是有意的,而是他的眼睛,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

悄悄地擦了擦眼角,苏雪瑶不再去看李哲涵离去的方向,抱着父亲让她拿的东西,小跑着离开了皇宫。

一场巧合而又无奈的邂逅,让苏雪瑶悲伤不已,对李哲涵,却没有造成一丁点的影响。

他在宫中走动着,很快便来到了御书房。

等待他的人,已经在此很长时间了。

重归原位的兵部尚书刘存忠见李哲涵到了,急忙跪地行礼。

“参见五王爷。”

李哲涵摆了摆手,示意他站起来,之后,便坐了下来。

“刘尚书,重回兵部的感觉,一定很不错吧?”

刘存忠一笑。

“多谢王爷提拔,下官才有这样的机会重回原位,按照王爷的交代,下官已经将原来的兵部尚书囚禁起来了,今天特来请求您的定夺。”

闹了半天,在李墨宸离开大梁城的这段时间之中,李哲涵一直在搞着危险的小动作。

别看他的眼睛不好使了,可他前进的步伐却一点都没有停止下来。

李墨宸走了,他就等于是代替的皇上,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把兵部的尚书给撸了下来,把刘存忠给换了上去。

前文已经说过,刘存忠乃是先帝李行渊的心腹,自从李墨宸登基之后,暗中贬低了不少重要的官员,他就是其中一个。

只不过后来李哲涵现出真容,向刘存忠等人说明了真实的情况,将众人策反,现在,这些被李墨宸贬低的官员又成为了李哲涵的中心部下。

“嗯,刘尚书,你办得很好,只要我还在大梁城中坐镇,这兵部尚书的位置,就始终是你的,懂么?”

刘存忠感激地点了点头。

“多谢王爷的提携,不过此事……前线的陛下知道么?”

李哲涵冷笑着。

“他根本没有知道的必要,这些事情,本王自有做主的权利,实话告诉你,你的事情不过是个开端。”

“接下来一段时间,被李墨宸贬低下去的官员,本王都会挨个重新提拔回来,让你们官复原职,本王不求别的,只希望你们能够有一点感恩之心,帮助本王完成大业就好。”

刘存忠再次表明忠心,说一定不会辜负李哲涵的希望。

不过嘴上这样说,刘存忠的心里还是有些没谱,有些事情,不问一问,实在是有些不放心。

“王爷,有些话,下官还是想问一问,您这样做,若是有一天陛下回到大梁城,那……”

李哲涵靠在椅背之上,身体舒展开来。

“等他回来的那个时候,大局已定,一切都晚了,朝廷里都是我的人,没什么好怕的。你不是说原兵部的尚书被你囚禁起来了吗?秘密地处决掉,不要留后患。”

“是,下官遵命。”

刘存忠答应下来。

“从前线传来的军报,都会经过你的手,记住,第一时间交给我,明白了吗?”

“遵命。”

“嗯,下去吧,好好完成你的事情,不要让本王失望。”

李哲涵这样说,但是刘存忠并没有离开,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还有问题?”

“额……王爷,有些话,下官不知道该问还是不该问。”

李哲涵一笑。

“尚书大人何故如此吞吐,有话直接说,本王能给你解决的,一定会给你处理好。”

刘存忠这才敢开口。

“王爷,包括下官在内,不少同僚都很是疑惑,您暗中行动,让我们官复原职,大家自然高兴,但我们不明白,您……您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现在,镇周王已死,您在大梁城内已是孤掌难鸣,更何况,现在的您,已经是一字并肩王,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了,您想要的……是……”

李哲涵静静地听着,半晌无言。

“你是想问本王所求,是不是皇位吧?好,本王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对于皇位什么的,本王没有一丁点的兴趣。”

“我所希望的,就是要让李墨宸看着他亲手缔造的一切彻底垮掉,让他亲眼看着他手中的江山一点点崩塌,这个回答,你满意么?”

刘存忠听得稀里糊涂,到现在,他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突然之间,李哲涵和李墨宸就产生了这么大的仇恨。

“额……满意,满意……”

“那就快下去处理你的事情吧,刚接手兵部,你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你记住,本王想让你知道的,早晚都会告诉你,只要你们忠心就好。”

话说到现在,刘存忠自然不能再问下去了,抱了个拳,便退出了御书房。

刘存忠走后,李哲涵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不管怎么样,他都要趁李墨宸不在的这段时间,把自己的心腹都安排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面!

只要一切顺利的话,距离彻底完成大业,也就不远了。

“来人哪!”

李哲涵一边想着,一边随口喊了一声。

太监赶紧跑了进来。

“去,喊人到这里来,按照本王的意思,立刻修书一封送到前线去交给陛下。”

太监遵命,退了出去。

时间不大,便有专人抵达此处。

李哲涵在上面口述,负责抄录的官员在下面飞笔记录着。

在这信上面,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首先是问候李墨宸近况如何,有没有抵达前线,齐楚两国之间的战斗又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之后,李哲涵又说,大梁城这边一切平安,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朝堂之上,各项事务都在正常地进行着,让他安心在外带兵,一点都不要挂念……

其实,所谓的平安无事,也仅仅只是藏在这封虚假信件的字里行间而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