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特工女帝:吾凰万万岁
17644900000427

第427章 缺席的众大臣

得到禀报,李行渊就是一愣。

今天并不是大朝的日子,况且,平日翰林院的院长也不会到皇宫来找他。

莫非说,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急忙命这些歌舞的宫女们退下去,之后,李行渊宣李院长进殿。

李院长的脸色非常难看,握着那封译文的手不停地颤抖着……

“微臣参见陛下,吾皇万万岁。”

“原来是李爱卿,今日并非大朝之日,你到宫中见朕,所谓何故啊?”

李院长咽了咽口水,仗着胆子说出了河中.出现石碑的事情。

“启禀陛下,就在今日上午,城外的渔民在大运河之中打捞出来石碑两块,百姓们疯传,说这事上天示警,给我们楚国发下指示,微臣不敢耽搁,迅速命人把石碑运到了城中……”

“什么?水中.出现的石碑?”

李行渊听了也是大吃一惊。

关于上天降兆的传说,身为帝王的他自然也是清楚,本以为只是传说,想不到真的发生在了身边。

“李爱卿,石碑现在何处?”

“陛下,还在翰林院之中,微臣已经派人严密保护起来了。”

“石碑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拿来让朕观看!”

关键的时刻到了,李院长不敢隐瞒,双手将译文奉送了上去。

在李行渊想来,这上面的内容或许是称赞楚国强盛,将来必定数国统一之类的。

可是把译文展开一看,他的脸色彻底变了……

洋洋洒洒,在白纸上面写有近百个字,因为都是翻译过来的,所以意思非常清晰。

大概的内容是说,上天显圣,现在楚国面临一场大难,唯一破解的方法,就是选一位德才兼备,有勇有谋的帝王,不是别人,而是当今天子的第三个儿子。还让其余的皇族之人替三皇子服务,只有如此,楚国才能够富强,免于灾祸等等等……

三皇子自然就是李铭轩了。

上天示意,要把皇位传给李铭轩?

还说不这么做的话,楚国就要面临一场浩劫?

纯属是无稽之谈么!

“李爱卿,朕问你,这是石碑上面的内容?!”

一看李行渊气色不对,李院长胆战心惊的,这也难怪,哪一朝的皇上看到这样的东西不生气呢?

“回……回陛下,正……正是……”

“纯属妖言惑众!”

咔嚓一声,李行渊把手中的纸给撕掉了。

“朕问你,关于河中打捞出石碑的事情,有多少人知道?”

“额……回陛下,除了翰林院参与翻译碑文的人之外,其余的,就是百姓们了,不过这些人大多不明白上面的内容,而且微臣也下令让他们严守秘密,若是泄露出去者,立刻逮捕。”

李行渊点了点头。

“对,此事一定不要泄露出去,否则的话,人心一乱就麻烦了,那两块石碑,给朕立刻销毁,明白了吗?上面的内容,不用再做研究了!”

李行渊草草地就下了决定,一方面让手下人控制事态,一方面赶紧把证物销毁。

不管这两块石碑真是上天降下的,还是说是别有用心的人制造的,都不能留着!

单说李院长退出养心殿之后,李行渊暗中思虑起来。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皇子李铭轩一直不显山不漏水的,以往更是没有表现出皇位有多大兴趣的意思。

怎么突然之间,就会针对他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本想把李铭轩找来,当着他的面询问询问,但是李行渊最终还是忍住了,在事情没有搞清楚之前,这样做,只会打草惊蛇……

谁知道这件事情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阴谋,真正的始作俑者,又是谁呢?

……

这一日,天气晴好。

吏部尚书张兴元的夫人带着孩子到寺庙里上香。

添下香油钱后,没做停留,便带着孩子回府了。

可马车还没行驶多远,却忽然停住了。

外头,是刀刃入肉的声音,更传来几声下人的惨叫。

张夫人安慰下孩子,颤颤惊惊地掀开帘子,却发现外头站了蒙面黑衣人,拿着带血的刀,凶神恶煞地瞪着他们。

在他们的脚下,是服侍她的侍女和几个仆人的尸体。

一动不动的,显然,已经是死绝了。

“啊——救命啊——”

张夫人惊恐求救,但在这山中,却是人烟稀少,根本没人来救她们。

另一头,礼部尚书的府里,张兴元焦急地等待着,坐立不安,来回踱步。

他的夫人和孩子去寺庙上香,都一整天了。

现在,天黑了,也还没见他们回来,只能派人出去寻找了。

“老爷,出事了,出事了……”

尚书府的管家急急忙忙地跑进来。

张兴元正想喝口茶,一听到管家的声音,立刻放下茶杯,走出去问道。

“说,快说,出什么事了?”

“老爷,我们找到夫人的马车,但却没找到夫人。”

“什么?那其他人呢?”

“死了……他们都死了,夫人和少爷他们恐怕……恐怕是……”

说到这里,管家不敢再说下去。

张兴元愣住了,一个没站稳,连着后退了两步。

双手抖着,他指着管家说:“快,快去报官。”

“是,老爷。”

可还没等管家离开。

碰——

一支飞镖划过长空,射.在了他身旁的柱子上。

这飞镖从他鼻前划过,差点削去了他的鼻子,吓出了他一声冷汗。

“老爷,你没事吧?”

管家立刻过来搀扶着他。

“没……没事。”

张兴元定下心神,转头望去,只见飞镖牢牢地钉在了柱子上。

飞镖上面插了一封信,信上按着一个血手印,让他们甚为惊恐。

他示意管家去拔,管家费了好大的力气才能拔下来,呈到他的面前。

“老爷,给。”

展开信来看,张兴元立刻一脸愁容,一声不吭。

管家疑惑地问道:“老爷,咱们还要去报官吗?”

“不了,不报了,不报了。”摆摆手,张兴元一脸失落地回到书房,将信件放在桌上,长叹一声。

“哎……皇上,是臣无能,是臣无能啊……”

只见信上写着:“张兴元,你的家眷就在我们手中,上天示意,三皇子乃是楚国真龙,知趣的,迅速向三皇子表明忠心,拥护三皇子一统大楚,登上皇位。否则,你的夫人和孩子就要人头落地。”

……

转眼到了下一次的大朝当日。

从上次李院长报告他石碑的事情之后,李行渊一直是坐立不安的,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头绪。

派人调查,可一番查询,根本没有什么发现。

正好今日大朝,或许从百官的口中,能够听到些什么消息……

但是一上殿,李行渊就傻眼了。

原本,每次上朝的时候,文官在东,武官在西,列立两厢,满满当当,可今日再放眼望去,大殿之上空出了不少位置。

吏部的尚书缺席,户部的尚书缺席,坐镇大梁的城内总兵也缺席。

仔细数了数,一共少到了将近十人……

这样的事情,以前还从未发生过!

李行渊本来心里就不痛快,看到这个场景,更是不由得火往上撞。

“为何今日上朝,有这么多的大臣缺席,他们都干什么去了?”

一旁,大太监赶紧凑了过来。

“回陛下的话,今日一早,各位缺席大人都向上书房交了假条,说是……说是……”

“有话快说!”

李行渊不耐烦地吼道。

“是……诸位大人都说身体有恙,今日告假,不能上朝了……”

“什么?!”

李行渊一听可压不住火了。

要说一个人两人病还可以,人吃五谷杂粮,免不了会有不舒服的时候,可这么多人同时称病告假,谁信?

难道说,他们这是在故意找事么?对他有所不满?

李行渊是越想越生气,当场下旨,让御林军把所有缺席的大臣全都带来,就算是真的有病,用担架抬着,也要抬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