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特工女帝:吾凰万万岁
17644900000407

第407章 计不如愿(一)

皇宫之围解除,就在事情过去的第二天,李行渊升坐金銮宝殿。

文武大臣们该到的都已到来,担惊受怕了这么长的时间,最终看到皇上平安无事,这些人也松了口气。

今日天一放亮,李行渊下令,百官全都要进宫面圣,重点就是要商讨韩经擎造反一事。

金阶之上,李行渊面沉似水,一语皆无。看着看到皇上这个阴沉的脸色,百官们一个个也是心惊肉跳的。

李墨宸昂首挺胸的,站在武官的最前面,经过这次的事情,毫无疑问,他又立下了大功一件。

平日李哲涵很少上朝的,但这次,也参与到了其中,就站在李墨宸的身边。

“众卿,韩经擎造反之事,你们可曾知道?”

百官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低着头不语。

因为在皇宫受围的时候,这些人都躲在府中,没有谁敢跑到皇宫来,助皇上一臂之力。

这也难怪,街上到处都是韩家军的士兵,把整个京城都控制起来了,他们就算是想要出来,也不现实。

“朕问你们话呢!”

李行渊提高了嗓音。

百官没有办法,只是纷纷出班跪倒,说是韩经擎的士兵戒严了大梁城,他们都被困在府中,无法出来。

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密切关注着一切的动向,听说四王爷带兵解了皇宫之围,都替皇上高兴。

“嗯……罢了……你们知道就好。如今,风过天青,叛贼韩经擎业已伏法,现在,被关在天牢之中。宸儿……”

听到呼唤,李墨宸出班跪倒。

“父皇。”

“你本应在千里之外的陵川城,你把那边的情况说一说。”

李墨宸叩首称是,便将游团遭遇的事情讲述了一遍。

如何被困在巡抚衙门,之后,又是如何得到了五皇子的禀报,这才返回大梁。

从城南大营中,调集剩余的兵马,联合城外的士兵,一举攻破城门,制止了韩经擎的逼宫等等。

什么都说了,他唯独没有提到许安宁失踪,到现在生死不知的事。

“众卿听到没有?韩经擎忤逆之心早已有之,就连南省的巡抚韩.正廷,以及他的儿子韩影夜也牵扯其中!这些人狼狈为奸,意图推到朕楚国的江山,众卿说,该给韩经擎定个什么罪?”

“陛下,韩经擎罪大恶极,身为丞相,却忤逆叛上,罪不容诛,当灭九族!”

“陛下,韩经擎做出这样的事情,就算用再狠毒的刑罚对付他也不为过,臣建议,应将他扒皮萱草,碎尸万段!”

“陛下,臣以为……”

到了现在,百官都来了精神,一个个牙长四尺,恨不得把韩经擎撕碎碾烂才好。

正所谓是树倒猢狲散,韩经擎这一败,平日里与丞相交好的一些大臣都纷纷向李行渊表明清白,生怕此事牵连到他们的身上。

而李墨宸,依旧是平静无言,只是冷眼看着这些人表演。

“够了,众卿安静!韩经擎罪大恶极,必须除以极刑,这个毋庸置疑,不过,尽管此人意图谋反,终究还是给朕服务了这几十载,算是有些功劳。朕决定,将他斩首,并且暴尸三日。”

“韩.正廷父子也参与其中,即刻起,朕要撤掉韩.正廷的南省巡抚之位,并且对两人进行全国的搜捕,待抓到之后,再行处置,众卿以为如何?”

百官哗啦啦跪倒一片,山呼万岁圣明。

“另外关于韩氏一族的其他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行渊犹豫了。

他的脑中,又想到了太后那个苦苦求情的样子。

别的不说,就在昨天被送回慈安宫之后,太后刚一醒来,就又来找皇上,苦苦地替韩家人求情,现在韩经擎已经倒了,韩家彻底败了,也就够瞧的了,最好还是不要在扩大牵扯的范围。

尽管心中不悦,可李行渊毕竟还算是个孝子,无奈,只得答应下来。

虽然如此,可李行渊有两个人是不会放过的。

一个是皇后,另一个,就是太子……

“关于韩氏宗族的其余人等,朕会命人详细调查,若是同本次叛乱无关者,朕不予追究,但凡有一点牵连,或是参与其中的,定将严惩!”

“此外,皇后与太子二人,也需要接受调查,朕决定,皇后暂时打入冷宫。而太子的身份,则予以剥夺,贬为庶民,日后,再做最后的定夺!”

这下子,震动可太大了。

当朝的皇后被打入冷宫,加上太子被废,这个文武百官谁都没有想到。

只道是李行渊饶了韩家其余的人,这两个人也是皇族,好歹会网开一面,最后却是这么个结果。

李行渊的这个决议,就连李墨宸都没有想到,当听到李昀晏被废,成为了平民百姓,他的心里面,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在一起缠斗了这么多年,然而就因为皇上的一句话,这个最大的对手彻底没落,他的心里,非但没有一丝的快.感,相反的,却有些淡淡的伤感。

有道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这句话用来形容此刻的李墨宸,虽然不太恰当,却也说得过去。

同为皇子,太子的地位可比他这个东平王要高,却落了这么个结果。

谁知道他会不会也有同样的一天呢?

宣布完对这些人的处理办法,李行渊又下令,回收城北军大营的兵权,把韩经擎手中的兵符大印全部都收回来,以后,这一部分的人马交给兵部来调动。

回收了兵权,李行渊的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多年以来,就因为韩经擎手里有兵权的存在,所以他才有所忌惮,现在韩经擎已倒,再把兵权收回来,该完成的事情,也就差不多了。

刚刚下了这个决定,一直没有说话的李墨宸站了出来。

“父皇,儿臣有一请求,还望父皇答应……”

李墨宸立有大功,对他,皇上自然要格外重视,听了他的话,点了点头。

“宸儿,有何话只管说来。”

看了看一旁的五皇子李哲涵,李墨宸向上叩头。

“父皇,儿臣虽然领兵平乱,但这功劳,却不在儿臣的身上,若不是五弟在城中坐镇,向儿臣千里传信,并且在儿臣回城之时,里应外合,冲破城门,儿臣也无法这么快的抵达皇宫,所以儿臣请旨,望父皇重赏五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