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17619600000002

第2章 意大利主体产业与近代化的过渡(2)

从意大利的纺织品输出中可见,棉织品的市场比毛织品广阔得多,对外的贸易网络呈散射状态,覆盖中东、近东、北非、西欧、北欧、东欧等意大利的外围市场,甚至利用殖民地作为生产基地满足更远地区对棉织品的需求,说明意大利的棉织品产量高、特色浓,在当时的欧洲、非洲和西亚市场很有竞争力。意大利的粗斜纹布是棉纺织业的主导产品,除了医用和日常生活之需外,被广泛用于制作航海的帆篷,这是为什么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意大利的棉纺织业规模骤然增大并旋即进入巅峰时期的重要原因。

棉织品外销的逐渐扩大,客观上要求必须改变旧有的管理制度、结构体系和生产方式,因为中世纪的行会管理和作坊生产是根本无法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张的。在12世纪中期以后,意大利已经出现了棉织业的包买商,他们既控制了原材料的进口和成品的出口,又控制了为他们生产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是靠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随着雇佣工人队伍的成长,13世纪初,意大利一些城市的棉织业行会成员,已不限于原来的作坊主,织布工的代表也多有参加,在行会组织结构调整的同时,一些限制性的规章也作了修改,维罗纳、威尼斯等国家都有这方面的文献材料记载。维罗纳甚至还成立了棉织工人的社团,雇佣工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14世纪以后,意大利一般城市都有数以千计的棉织工人。据称,1377年波洛尼亚市的棉织业行会加上附近郊区有4000名左右的工人。15世纪初期的威尼斯,丝绸业、毛织业和棉织业的织布工达16000人,其中,棉织业部分的工人约有5000-6000人。根据米兰国家档案记载,以正式的行会统计测算,15世纪中叶的米兰城,棉织工业雇佣了6000工人。1580年,克雷莫纳市各类纺织业(含麻织业)的劳动者有14000人,其中有一半受雇于棉织业粗斜纹布的制作。

在一些城市如克雷莫纳、帕维亚等,棉织业是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产业。一些先期发展的城市,早在200-300年以前就已达到了这个规模。13世纪晚期,主要生产棉制标准化帆篷布的威尼斯,每年棉布产量为68000匹以上,作为重要棉织业中心的维罗纳和帕度亚的产量与威尼斯大致相当,而两个伦巴第的大城市——米兰和克雷莫纳的产量则更高。克雷莫纳是波河平原著名的商业城市,特别在中世纪,它的粗斜纹布工业是无与伦比的。帕维亚衰落之后,在整个波河平原和伦巴第地区,米兰是最大的城市,也是商业和工业的领导中心。后来整个发展的格局是纺织业城市围绕波河流域以西为中心发展起来。可见,上述的任何一座意大利城市棉织业的生产规模,都接近或相当于14世纪30年代佛罗伦萨毛织业繁盛时期年产毛织品70000-80000件的水平。总体上看,意大利的棉纺织工业规模应该说是大于毛纺织工业的。

棉织业在意大利能够迅速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棉花的价格比羊毛便宜,原料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棉织业的生产程序比丝织业或毛织业更简单、棉布生产在中世纪手工业系统的前提下只需8-11道工序,在人手、资金、设备方面的投资也更少。相同的产量,由于减少了工序,棉织业比毛织业所需的劳动力减少了1/3以上。总体来说,棉织品生产与毛织品生产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销售价格只是前者的几分之一。价格和质量在与一些同等织品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意大利棉织品大量出口的能力是与其低廉的价格相吻合,在欧洲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了传统的毛织品。由于这些条件,棉织品也更能迎合意大利城乡中、下层民众对廉价纺织品的消费需求,诚如马扎尤所言,中世纪后期,一些棉织品通常为农妇所穿戴,城市的中下层也是棉织品的主要消费者。另外,由于棉花纤维容易作若干不同的处理,比亚麻布和羊毛更能花样翻新,制作多样化的产品,故一些棉制品因制作别致、雅观,受到富有者的青睐,特别是在丝织品大量出现之前,某些特制棉织品也成为上层阶级消费的时尚。许多棉制服装的式样在审美观念上达成共识,长期沿袭下来,甚至为近代消费者所熟悉。可见,棉织品拥有国内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广阔的销售市场,棉织业生产在西欧没有普遍兴起之前,意大利的棉织品还有效地占领了欧洲市场。可以说,意大利的棉制品是靠大量流通获取丰厚利润取胜的。这是棉织业在中世纪意大利能迅速兴起的重要原因。

其次,意大利的毛织业的生产基础,为棉织业的兴盛提供了设备、纺织经验和技术条件,甚至管理法规的借鉴。14世纪以后,意大利毛织业在与西欧国家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危机兀现之时,一些明察市场、审时度势且拥有毛织工场的包买商一改经营思路,变毛织品生产为棉织品生产,因棉织业的生产工艺和程序比较简单、生产者的技术转型容易,并且技术和管理法规有其相似性,可以相互变通或借用,譬如,波洛尼亚棉织业的发展就得助于维罗纳的毛织业和卢卡的丝织业技术和法规。

再次,在中世纪后期棉织品走俏于国内外市场之际,意大利各国都先后推出了鼓励发展棉织业的优惠政策,在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广大地域形成一种区域之间的竞争态势。

13世纪的波洛尼亚对棉织工匠在内的外来纺织工匠实行优惠政策,在公社与这些移民签订的合同中,为他们提供贷款、设备、免费店铺、住所,并且免税进行财政扶持。通过这些措施,1288年波洛尼亚棉织行会的最初法规喻示了棉织业已经繁荣。1348年奥尔维耶托颁布法规,对所有移居到这座城市的外国人享有10年的特权和优惠,在这10年里,移民们免纳各种税务和其他财政摊派,也免服兵役。在第三次热那亚战争期间(1350-1355),因为法律和经济的特许权,吸引了威尼斯的纺织工匠涌入帕度亚和其他一些大陆城市。一些城市也利用其他城市政治流放和避难者的迁徙延揽纺织工匠,卢卡的丝绸工匠、佛罗伦萨的毛织工匠都曾大批外流,威尼斯、波洛尼亚和有纺织工业的其他城市多有接纳,其中不乏转向成为棉织工匠者。

棉织工匠的迁徙流动一方面使棉织工业在意大利特别是北部意大利得到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的竞争意识,一些国家、地区或城市还制定了保护政策和防范措施。13世纪,一项修改的议案规定了禁止棉布从伦巴第其他城市运入帕尔马。同一时期,威尼斯也禁止帕度亚等地的棉织品运入本地。但是,这种一概的禁运也带来很多弊端,不利于商品流通和棉织技术的交流。一些国家试图以提高关税作为棉织品输入的调节杠杆,1356年,在一次保护地方产品的行动中,威尼斯对所有从内地进口的毛织品和棉织品都征以每里拉5索尔迪的沉重关税,限制外来产品对威尼斯国内市场的冲击。各地在以保护本地棉织工业的竞争中求发展,这种吸引人才的竞争环境和保护措施有利于棉织工业的成长。

第四节 意大利的丝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