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超乎想象
17594300000001

第1章 序言 伸开想象力的翅膀

杨晓敏

在新乡的小小说年会上认识王溱,小女生聪颖活泼,一身灵气。王溱少年老道,会讲故事,善于设悬念、埋伏笔,讲究情节的一波三折,加之娴熟的文字功底,故事讲得跌宕回环。会讲故事,而故事又好看,那么怎么让作品跳出故事单纯的趣味性,更多一点主题提升和意味,这就需要潜心摸索了。注重想象力是王溱作品较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在其笔下,情感有形状、理想有模样、心灵可调色,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王溱一支洋洋洒洒的画笔,让她肆意涂抹干生活纸张,在自己的艺术空间里,勾勒出缤纷斑斓的原野。

《童年》把人生设计为逆生长。人老怀旧乃是人之常情,沧桑老人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人生,岁月犹如筛子般筛去了浮华,唯有童年的记忆与快乐仍然具备生命的天然和纯净。作品中有三处细节设计得非常巧妙,将父亲、儿子、孙子三代人的童年,一览无余地呈现出来,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强烈反差和对比,还有在心灵深处的冲击和感喟。

父亲的童年清单“是一只用线绑着的绿色金龟子,一根甜丝丝的茅根笛,一个捕知了的竹片弓,还有最重要的,一只四四方方烤着绿漆的木匣。”儿子为父亲寻找遗忘在故里的童年,只找到了竹片弓和绿匣子。当儿子小心翼翼打开绿匣子,意外地发现里面存放的却是自己的童年,“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小人书、木头做的手枪、橡皮管水炮、菱角壳哨子……”而父亲似乎并不在乎绿匣子里面装的是谁的童年,他细细抚摸着绿匣子里的每一样东西,仿佛那些也是他的童年。

儿子终于在父亲的有生之年把老父亲的童年补齐了,而此时的儿子开始想念自己的童年,于是他兴冲冲翻出那个绿匣子,打开。“游戏机、变形金刚、遥控汽车、拼图……”里面却装着自己儿子的童年。结尾尤为出彩,绿匣子更像一个意象的道具,一代人装着下一代人的念想,代表着人类世界最为珍贵的生命传承。

《水的模样》讲述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在匆匆的相亲活动中,被一个如水模样的姑娘瞬间拨动心弦。屡次前往周庄寻找,甚至大张旗鼓在出租车上喷上“寻找周庄那个水做的女孩”。有人说他痴情,有人说他炒作,他都不在乎。“他车里永远只播着吴语小调,塞车的时候他就开始向乘客描述水的模样,慢慢地周庄的水就在他车里泛起涟漪。”

一个疲于生存、浮躁的人就这样被水的模样柔和了心境,出租车司机虽然没找到当初相亲的姑娘,却娶了个水做的周庄女子,“工作日她陪他在上海,如风;周末他陪她在周庄,似水。”作品于此似乎已经完成了写作目的,而此时当年的相亲姑娘出现了,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姑娘坐在出租车上,听出租车司机侃了一路水的模样。

“他说,他相亲时遇到过一个很特别的周庄女孩;他还说,女孩的脸是水做的,流淌着周庄的安详。

我使劲捏自己的脸,哗哗掉下一堆干粉。

直到下车,他也没认出我来。”

结尾处,出租车司机与水一样的姑娘的时空换位,无疑带给了读者更多的思索,虽说生活节奏的快慢不等同于生活质量,但心境绝对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理念。

爱情故事题材不新,王溱却巧于对叙述结构的安排,令作品焕然一新。《纸做的爱情》用一幅画演绎了庸常女子对爱情以及生活的依赖,从诗意到拜金到沦落,全然没有自我的生活存在感。作品的叙述风格,始终弥漫着略为悲观的人生态度,而结尾笔锋陡然逆转,顿时改变了主题思想。原来这一切不过是美女画家的一番臆想,或许这也正是生活中,正在犹豫的脚步,只不过略作停留,让自己有个思考明辨的方向感,从而从容走出坚实的步伐。作品完美塑造了一个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心理从温婉到自立的变化,描述得尤为细腻和富有质感。

王溱的作品关注生活的本质心理需求,往往将人们忽略的精神追求再次提到读者的面前,从而引起关注和心灵共鸣。《等一个人》通过一个带路人引领富商回乡寻找儿时的家,富商却发现家乡早已面目全非,继而出资恢复家园的过程,影射城市盲目扩展、过度建设,导致土地流失、环境破坏的环境问题。只不过基础建设可以轻易恢复,而大自然的天然环境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复原的,这个故事写得略为荒谬,却揭露了赤裸裸的现实问题。等一个人,在作者的笔下也仅仅是一种希望,期待社会觉醒、民众自觉,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空间和环境资源。

一对在城市里打拼的小夫妻,省吃俭用、吃苦耐劳只为了老有所依。《世界末日前夕》里的主人公这样想:“等将来老了,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盖一座小房子,在院子里种满各种各样的花,弄一块菜地,再养几只狗、几只鸡,过上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清晰的人生目标,坚强的奋斗意识,因为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而改变。他们决绝放弃了城里的生活,把30年后的梦想生活提前过了,似乎想给曾经的奋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不让人生留下些许的遗憾。可是当病情受到控制,世界末日没有来临,这一对小夫妻又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农家小院的生活,毅然回到城市里继续打拼。小夫妻的生活心劲或生活心态,这样一个理想的院子,到底是存在于现在,还是应该存在于未来?带给读者诸多感悟。

王溱说:“想象力可以做什么呢?它是铅笔,勾勒出情感的形状;它是炭笔,速写出理想的模样;它是心灵的调色板,或善或恶,多彩多样;在它的笔下,正道从来不沧桑;世间万物在它的唯美的翅膀下,抽象出最直观的模样。想象力能做的事,超乎想象。”王溱年纪尚轻,文笔多少有稚嫩感,小说手段的使用略见痕迹。但她在写作中对于小小说主题的开掘,对题材的选择,对结构的迷恋,以及飞翔的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

(序者系中国作协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小小说学会会长、小小说名家沙龙主席、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会长。曾任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郑州小小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主持编审《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28年计千余期,发行逾亿册。策划与主持“小003小说金麻雀奖”,获河南省优秀宣传文化干部、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十佳出版工作者、河南省十大新闻人物、"60年60人”感动中原人物等荣誉称号。著有诗集《雪韵》、小说集《清水塘祭》《冬季》、散文集《我的喜马拉雅》、评论集《当代小小说百家论》《小小说是平民艺术》等,有作品译至海外。主编有《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中国小小说典藏品》《中国小小说金麻雀获奖作家作品集》《中国年度小小说》等600余种/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