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粽香在舌尖舞蹈
17567800000022

第22章 父亲母亲的爱情

父母都已经老了。父亲77岁,母亲71岁,他们年轻时候的爱情如翻过的书页一般,没有多大必要再从故纸堆里抖落出来。让过去的事情保持平静其实是对父辈感情最好的尊重,历史重新审视是无论如何还原不了当年的况味。

父亲母亲的爱情故事平淡而没有波澜,像老家房前屋后的野草一般,常见却也葳蕤茂盛。因为子女都长大成人,老家就剩下父母守着三间房子,演绎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也把他们的爱情故事延续。

父亲母亲在乡下属于衣食无忧的老人。他们也就有条件对生活的细节细细打磨。母亲因为脑梗塞留下一边手脚不灵便的毛病,需要长期服药。父亲坚持半个月一次到离家12公里的九峰镇购买药品,为的是担心药品搁置时间太长过了保质期。如果说药品马虎不得,父亲为母亲吃水果而奔波却是柔情万种。去年有段时间,母亲喜欢吃龙眼和荔枝。那天早晨母亲就淡淡地说了一句,吃完早餐父亲就跟母亲说他出去一趟,等他回来的时候手里已经提着一袋龙眼,那是父亲乘车到集镇购买回来的。父亲担心买多了不新鲜,就坚持每次只买两斤,3天购买一次。听说父亲买龙眼的时候是一个摊位一个摊位尝过去,直到挑选到核小肉多汁甜才下定决心购买。可以想象在炎炎烈日下,一个70多岁的老头挨摊品尝挑选龙眼是怎样的一道风景。

除了买龙眼,因为身体的缘故,医生要母亲多吃点牛肉或者鸭肉。父亲就每隔3天去集镇买一次,还要挑选本地鸭子,还要喂养时间长的,还要不是换毛的,讲究颇多。在父亲去赶集或者到琯溪蜜柚园的时候,即使再饿,母亲也从来没有自己先吃饭。总是做好了饭,在门口张望,直到父亲回来。曾经有几次,母亲到县城来,原来说好要在我和哥哥家各住几天,但一到天快黑,她就坐不住,一直念叨着不知道父亲吃饭了吗?衣服放哪里能否找得到。尽管我们再三安慰,她还是坚持打电话回家,絮絮叨叨地交代得一清二楚,连晚餐吃什么都相互通报,热恋的男女一般。第二天,无论我们如何挽留,母亲还是坚决收拾行李回家。

村里演社戏,母亲为了让父亲去看戏,故意说不喜欢看戏,让父亲自己去。父亲知道母亲是担心自己手脚不灵便耽误自己看戏,也就说自己也不去看,宁愿在家陪母亲看电视。最后是两个老人结伴去看戏。父亲左右两肩各背着塑料靠背椅,手里还要拿着个布垫,说担心椅子太冷了母亲坐不惯。母亲则打着手电筒,那光线一定是照在父亲脚下往前一步的地方,嘴里还不时问到是否能看清道路。看完戏,他们相互照顾着回家,还要细细交流戏中的情节。

我们回家,经常泡一杯家乡的白芽奇兰茶。喝茶的时候,父亲总是把头几道茶端给母亲,说母亲喝酽茶,泡几遍过去就淡了,母亲喝不惯。而母亲则是我们用小杯品茶的时候起身拿个大杯,先满满地泡一杯递给父亲让他放旁边凉着,说父亲喜欢喝温凉的茶。就在看似平常的传递之间,浓郁的情怀已经弥漫在整个老屋,充盈着温馨浪漫。

父亲母亲都是农民,他们没有太多的语言表达,但每个细节都充盈着爱,让他们平淡的日子滋润而且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