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人的骄傲
17561500000001

第1章 祈祷和追求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讲故事……

每当听到这首民谣,儿时的记忆便会随之闪现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虽然它浅显直白,甚至不乏概念上的乖谬,但它却用想象的画笔,勾勒出这样一种虚幻而又真实的意境——白云缭绕的大山深处,古柏掩映着古刹;深沉悠远的钟声里,一位龙眉皓首的老僧端坐于禅房,用他声若洪钟的嗓音,讲述着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

这里讲述的就是一座庙和一个老和尚的故事——

闽南著名的三平寺,坐落于一代文化大师林语堂的家乡——福建平和境内。群山之中,绿竹掩映,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千百年来,钟声悠扬,香客云集,香火绵绵不绝,缕缕寄托着俗世的愿望与旷世的祈祷和追求。

不由你不信,不管你是外地人或是本地人,只要你留心,走进闽南地区,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独特的现象——几乎所有机动车的驾驶室,都悬挂着一尊金光闪闪的佛像——祖师公。人们坚信,祖师公会保佑自己消灾免难,一路平安!

还有一种传说,到三平寺拜“祖师公”的人,不论远近,同样很灵验。

三平寺中,供奉的主神是广济禅师,俗称“祖师公”,亦即义中禅师。他的一生不仅浓缩着一部完整的中后唐佛教史,而且他惩恶扬善、除魔降妖、造福百姓的历史传奇,更成为千古民间美谈并广为流传。应该说,他的威望和影响力丝毫不逊于海神妈祖,尤其他是六祖惠能的第四代弟子,继奉着佛教南禅正宗。

千百年来,始终鼎盛着的香火,似乎已说明了一切。据悉,目前已影响到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有60万人次以上前来朝圣,更迎来了不少各级党政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三平寺内外,处处留有他们的足迹、身影以及芬芳。而这一切,无不代表着一种传统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所以,平心而论,祖师公文化已影响到海内外,并形成一种信仰。而这种信仰已经无法用简单的语言加以描述,需要也只能用心去感悟、体察、找寻那种旷世的感觉、热情与表达,并用多种形式去加以宣传、弘扬与阐释。

纵观中国佛寺和山水,其实也是一样。

山,因寺而名,寺因高僧而香客络绎不绝,梵音悠扬。

当代佛学大师赵朴初居士曾说:“我国古代许多僧徒们艰苦创业,辛勤劳作,精心管理,开创了田连阡陌、树木参天、环境幽静、风景优美的一座座古刹大寺,装点了我国锦绣河山。”

画家叶浅予也以诗为赞:“人言名山僧占尽,荒山废寺谁问津?若非和尚勤维护,何来天目古杉林。”清朝乾隆皇帝更以“世间好话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名句加以赞颂,可见,名山与寺院,佛教与社会的和谐令人敬畏和信仰。

佛教的理论是缘起论。所谓“缘起”即互相依存,求同存异,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和”。和是慈悲、智慧、平等、安详;和是承认、尊重、感恩、圆融;和是人心向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和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等等。总之,和之精神、内涵、基础令人鼓舞和向往以及追求。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祖师公文化当中,最主要部分就是和谐理念、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又是与现代社会的节奏十分合拍的,因此,非常值得深挖和信仰。更何况,名山、古寺、高僧本是传统文化中最富神秘色彩的叙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