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城里的兄弟
17559600000008

第8章 永远的悔

那时,父亲已经躺倒在了炕上。父亲整日沉默着,但是偶尔,他眼里会闪过一丝亮光——那大多是我们四目相对的时候,但父亲很快就把到口边的话咽了回去。父亲的心事我知道。唉,这么多年过去,难道说那个魔鬼似的影子还在他老人家的心头萦绕着?

每当此时,我总是一阵深深的内疚与自责。我明白,假若不是我年幼时的无知以及后来蛮不讲理的自私,父亲绝不会背负着那么沉重个包袱走过他的一生。

关于那个故事,大概在我刚一懂事的时候就在我家的炕头和村里流传着。主讲人当然是我爹。天底下还有谁能把那个故事讲得如此生动吗?父亲那时才十八九,为了生活,他和村里两个伙伴一起到内蒙贩羊皮去了。那两个人,一个是拴娃,一个是新仓。来去半年多,当他们三人推拉着独轮车回村时早累得没一点点人样了。头发长得早盖过耳垂了,脸黑得像锅底……不要说一路上遇见的乡亲们认不出他们了,他们同样也认不出家乡了……为啥?正在打仗嘛!子弹嗖嗖飞,炮声隆隆响,烟灰满天飘……就在他们要溜进村子的时候,却被几个当兵的捉去了,被人带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老远,父亲就听见从那所房子里传出的咆哮了:“奶奶的,一个小小的梁家庄打了两天还拿不下来!带路的老乡找来了没有?”后来,父亲就一直认定那个咆哮的人是师长。所以到后来他总是说:“带完路后师长就让我们留下来。师长人不错,不只给我们倒了水,还给我们卷了烟抽……拴娃和新仓就当了兵……我是独子,怕你爷爷操心,就回家种地去了……”

现在想来,我第一次对父亲当年没有去入伍参军而表现出不满,大概是在我的好朋友云宝转学进城去读书的时候。云宝是谁?就是我新仓叔的儿子呀。打完仗后,新仓叔就进城当官去了。但新仓叔当年在乡下订的婚却始终没退得了。新仓叔也不是没做过他爹的思想工作,但那老家伙动不动就是上吊跳井那一套,新仓叔牙掉了往肚里咽,就让步了。到后来就生下云宝等一串儿子了……那天回家后,我就有点情绪低落。爹问我咋了。我却反问说:“你当年为啥不和我新仓叔一样参军去?”爹听出了我话里的意思,说:“怎么了?”我说:“云宝转到城里念书去了。”爹听了,只闷头抽烟,过了好久才蹦出句话说:“谁长了后眼?”

但我对父亲的不满却一天天加重了。表面看,我有时批评的是他的思想落后,觉悟不高,但实际上我还是考虑自己前途命运的时候多。唉,人有多少烦恼是自寻的呢?至于我,云宝的每一封来信都足以使我在父亲面前嘟囔三天。我说:云宝说他们天天吃白馍了。我说:云宝说他们早都用上电灯了……我真不知道这些话语一进父亲的耳朵会变成一个个铅块垒积在他的心头,我只看见父亲一锅接一锅不停地抽烟……我发现我的残忍的时候总是很晚很晚。这时我总是问自己:“你只看见新仓叔进城当了官,你怎么不想拴娃叔没过三月就牺牲在了战场?”想到这儿,我总是大气也不敢出,看都不敢看父亲一眼,就像只落荒而逃的狗似的溜出门去。

当然,大多的时候,我还是以笑脸来迎接我的生活的——尽管在很多的时候,我笑得十分的惨淡勉强。比方说当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比方说当冬天穿不上棉衣的时候……特别是在我上了高中,看着别人一个个都有了女朋友,而我却还是个孤家寡人的时候,那个念头由不得就常冒上心头:“你当年要是跟那个师长走了,我会有今天?”但毕竟,我已不是那个少不更事的愣头青了。我难道听不见夜深人静的时候父亲孤独的叹息,看不见他对我们那个破败的穷家的愧疚?所以大多时候,倒是我反过来安慰他老人家,说:我们人活得堂堂正正,自食其力,不是很好吗?我一心想的,当然是为他老人家争口气,就在那年我考上了大学。

云宝也一样;只不过他比我考的大学还好点。但据我所知,他的分数比我还低点。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一步走错步步错,只能如此了。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刚毕业就找到一份好工作,而且很快就得到升迁。我的运气就远不如他那么好了……一直到现在,我还在一个民企上班……

新仓叔出事大概是在他退休后的第五年。本来想着已经没事了,却被人咬了出来,大概贪了二百来万,被判了十五年。父亲听了一言不发,就在那一霎,我突然冒出一个可耻的念头:“幸亏父亲当年……要不……”

此后很长时间,父亲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问得多了,才说他真后悔啊。我说你后悔什么,他说他后悔当年没跟那个师长走了。他说:“其实我早知道你新仓叔不是个好东西。就在我们贩羊皮那回,他一路上至少把我七八张羊皮偷去了……我要是也参了军,多敲打敲打他,他兴许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