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镇灵箓
17557400000025

第25章 煞魂战灵

众人来到青铜大门前,却发现这门被称之为门有些不符,倒是更像是两块巨大的青铜拼凑而成的一堵墙,不见一丝缝隙。门上左右各绘有一只浮雕怪兽,狰狞恐怖,仿佛随时都要择人而噬,整个石门四周被符文环绕一周,古朴而又沧桑。

这时,只听朱道真道:“左边的这只,唤作马交,传说其类马,白身黑尾,头有一角,利齿,四足为爪,发音如鼓声。以虎豹为食。一说可御兵。右边的,如大家所见,其形似猿类猴,白头红脚,名叫朱厌。这种野兽传说一出现,天下就会发生大战争。如果建造此处的人不是随手在此石门之上选择,而是有意为之,那么,我大概已经猜到了这青铜大门之内,这大阵之中所镇压的是何物了。”

俞士承奇道:“朱道兄既然猜到,不妨说来听听,也好让我们大家有所准备。”

朱道真道:“如大家所见,这大门之上所雕琢的两个守门神兽,具是与兵家有关,那么我猜测,这里或许曾经不知是何年月间,曾是一个巨大的古战场,而且此间正是战后埋葬战死军士的葬坑。只是我疑惑的是,建造者为何要残忍的折磨这些煞魂战灵,使其不得超脱,更重要的是,显然这些煞魂战灵还只是建造者利用的工具,用来惩处另外的一物,但现在我们对这最后被煞魂战灵日日夜夜摧残的灵体还一无所知。真是令人忧虑。”

这时,却听沈道寻道:“师兄,这些暂时不用考虑,关键是这青铜大门如何打开,否则后面的一切,我等也无从知道了。”

朱道真道:“不错,不过世间不管多么厉害的工匠,所造的陵墓祭坛,都是会留有开启的机关和离去的退路,无论主持建造者如何的位高权重,也改变不了这一点。之前俞兄误打误撞激活了机关傀儡,我猜想,这四周也一定存在打开青铜大门的机关,我们只需要仔细寻找,就一定可以找到,但有一点,无论是谁先找到,找到之后,都先不要轻举妄动,这样我们才会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其他人自然是无不点头应是,然后大家便分开寻找,但是众人将这大门四周好一番寻找,也是毫无发现。

朱道真道:“难道说我猜错了,这里并没有开关存留,还是我们进来的地方不对,误打误撞掉到了门后。如果是后者,那就糟了。”

俞士承道:“我们再好好搜寻一番吧,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

众人点头,又分开搜寻。

忽然,沈道寻道:“诸位,你们看是不是这个?”

众人走到他身边,向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他发现的位置,竟然就在青铜大门中间的正下方,是一个浮雕于大地之上的阴阳图,只是在阴阳图中阴阳交汇的两点所在,却是两个空荡荡的黑窟窿。

所谓阴阳图,又称太极阴阳图,就是两条黑白的阴阳鱼。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间一黑眼睛,黑鱼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之理。

再一种关于太极图之含义,一种认为:太极是指宇宙最初浑然一体的元气。是虚无本体为太极。认为一为太极,此一不是数,而是无。还有一种,认为阴阳混合未分为太极,天地阴阳,古今万物,始终生死之理,太极图尽之。

太极图是宇宙宏观的一种思维模式,不但反映天体运行的规律,也包括了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描绘出人生从生到死的轨迹和日月交替运动的规律,里面蕴涵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太极图代表的是三维空间,阳代表阳间,阴代表阴间,阳从左边团团转,阴从右路转相通,是说明太极图运转轨迹。当然,这是题外话,暂且不提。

这时只听沈道寻道:“我猜测这个机关是要让人用手指使力搬动阴阳鱼转动从而启动机关来打开青铜大门。”

众人都觉得这个猜测很有道理,朱道真道:“好,那么我们几个戒备,你来转动,记住,一旦有任何变故,以自保为一切之前提,千万不要冲动,也不要慌乱。”说完转身看了孟小川一眼,显然这最后一句是说给孟小川听的。

孟小川显然也是听懂了师伯话中的关切之意,郑重道:“是,师伯,我会小心的。”

众人环绕沈道寻一周,俞士承手执亮银枪,朱道真双手各捏着数张诛邪符,孟小川右手将之前得到的双剑其中一把出鞘握在手中,左手托起镇灵箓,众人都如临大敌的看着青铜大门,一旦有什么变故,都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沈道寻看了看其他三人,向他们点头示意,然后伸出右手,将拇指和中指伸进阴阳图中的两个窟窿里,就要转动阴阳图,却不料手中好像被针扎了一下,促不齐防之下,闷哼一声,再也顾不得其他,右手用力一扭,只听咔嚓一声,那阴阳图果然随着他用力而开始旋转,大约转了半圈,却是怎么都不动了。

众人正疑惑间,却听见眼前青铜大门发出一阵轰隆巨响,然后两扇青铜门就在众人眼前向着里面慢慢打开。门中的景象也慢慢进入众人视野。

众人放眼望去,不由的亡魂直冒,只见那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宫殿,这宫殿四周竟然全部是由白骨垒就,大殿中央,立有一个巨大的道人雕像,这道人身形挺拔,仙风道骨,手执一柄拂尘,身背一把宝剑,瓜子脸,面上一冉长须,最令人瞩目的是他的眼睛,那道人双眼目视前方,目中精光湛湛。在这道人的巨大雕像之前,跪着一句骷髅,看身上残留的衣物样式,竟然也是作道人打扮。

在那跪着的道人身侧,是一个圆形石桌,四周摆着四个圆形石凳。桌上放着一扎皮卷,一个长条形木盒,一个精美的玉簪。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材质的画轴,不知经过多少年月,这画轴竟是依然如故,没有一点腐朽的样子。

但最惊人的,还是那些筑成宫殿四周墙壁的白骨,几人都看的呆了。良久,才迈步向殿中走去。

这一番描述听起来好像是过去了许久,其实也只是瞬间而已。待到几人刚刚跨过青铜大门所在,迈入白骨大殿之中,却听见身后一阵巨响,回头看时,那青铜大门却是已经牢牢紧闭。

见状,朱道真道:“如今已无退路,我们只有将此间的事情了结,才能顺利脱身,大家也不必惊慌,须知大衍五十,其用四十九,必留有一线生机,既然是道家前辈在此布阵,那么就一定会留有余地。”

众人闻言,都是精神一整。沈道寻洒脱笑道:“那么就先从这石桌之上的物品来吧,总要了解些其中隐秘,若是一不小心助纣为虐,那就贻笑大方了。”

众人也笑着点头,修行多年,这点守静笃的功力还是有的。俞士承更是多年习武,又有丰富的江湖经验,做到处变不惊,也并不难。倒是孟小川这小子,此时不但不觉得被困此处感到害怕,相反,此时却是对这里满是好奇,这心也是够大的。

众人抬步向前,走到那圆形石桌前,此间正好有石凳四个,竟然仿佛是天造地设般,众人一人一个坐定。相视一眼,不由的都觉得机缘这事情,真是没有办法说清。

朱道真拿起那卷皮卷,将捆扎皮卷的皮绳打开,将皮卷缓缓打开,却见这竟是一卷遗书,将此间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的描述了一番。朱道真看了良久,最后放下皮卷,长叹一声:“世间竟有如此执着痴情之人,连我这一心向道的人,也不觉动容。”

众人闻言,都大觉惊诧,便一一将皮卷拿起通读一遍,最后所有人看完,竟都是沉默不语,俞士承这等江湖汉子,竟是双眼通红,叹道:“这位道门前辈,真痴人也!”

你道如何,原来那皮卷之上,竟是记载着一个故事,只是这故事却也是实在悲伤凄凉,令闻着伤心,听着落泪。

原来那巨大的雕塑所雕琢的道人,名叫吴仕襄,元朝时出家为道,师从全真教随山派,奉长生子刘处玄为师祖。此处也并非吴仕襄所建,他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才获知此处,后来又利用此处来惩治宗门罪人。那跪着的道人名叫崔仕源,是吴仕襄的同门师弟,二人同时拜师随山派以为道人,有一个师妹,名叫秦凤眠,这吴仕襄与秦凤眠自幼青梅竹马,元时天下****,民不聊生,汉人在整个社会中都地位低下,受到蒙人践踏。其实两人家破人亡,后被随山派道人收养,并录入门墙。同时收养的另一个孩子,便是崔仕源。后元末天下大乱,民间起义此起彼伏。其时吴仕襄师兄妹三人也正好学艺有成,道门号召天下道徒响应起义,推翻暴元统治。师父便让吴仕襄敢去响应,这时候吴仕襄与秦凤眠刚刚新婚,离别之时,吴仕襄将秦凤眠交于师父师弟照顾。

不料这战争一起,便是连绵不休,一打就是数年。

待到吴仕襄胜利归来只是,却见山门破败,师父师妹沉骨荒冢,师弟崔仕源却不见其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