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柳仙宫
17530400000543

第543章 一幅墨宝(三)

“咕咕……”

随着肚子咕咕叫,一阵饥饿感传来,柳杨这才记起敷药和画画耽搁了不少时间,担心众人久等自己,于是最后拿起墨画认真检查了一番,彻底满意后将其放回木桌匆匆离开了。

这才半天工夫就饿得乏力,真难想像狼崖堡里那十一个被自己罚三天不吃饭的家伙怎么熬得住?

生来就是吃货的柳杨首次觉得,罚别人饿三天肚子大概也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

就在这个时候,狼崖堡发生了戏剧化的一幕……

那群负责做饭的老人和妇孺们并不知道广场上所有人都被惩罚不许吃饭的事,只被人告诫不可以踏足广场上的光幕,否则有进无出,必须要一整天之后才出得来。

有进无出一整天?这怎么行?必须做点什么!

于是他们相约早早做好了香喷喷的大鱼大肉,分成好几组抬起盛满这些大鱼大肉的大锅小锅来到广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之推入光幕中,还附上了好酒好菜。

结局是可想而知的,这些大鱼大肉和好酒好菜们进得去出不来,军人出身的胡辊彪又严令任何人不得妄动分毫,饥肠辘辘的众人只得眼巴巴望着眼前散发着香气的美好事物********……

柳杨离开许房间久后,樊畅鬼鬼祟祟地打开一条门缝,见房内无人后打着饱嗝推门而入。

他刚才其实是吃饭去了,说不吃饭只是气话而已,又不是钢铁铸的,怎么可能不吃饭?

只是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他是不可能厚着脸皮跟大家一起吃了,只得找了家偏僻的饭馆子凑合着大吃了一顿就立刻回来,以免露馅。

樊畅百无聊赖地躺了一会儿,忽然想起墨宝还没有收拾,于是来到窗边,收起砚台和画笔后一把抓起那张平铺在台桌上的玉浆纸。

作为名门望族的世家子弟,已经用过的纸对他来说自然就没什么价值可言了,即便是有价无市的玉浆纸。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把这样的纸揉成一团或撕成碎片,然后一脚踢进垃圾堆,最后再吐上一口唾沫。

然而正当他准备把手中的玉浆纸进一步搓紧时却愣了一愣,停下了动作,如梦初醒般将其飞快展开。

待看清玉浆纸上所绘之物后,樊畅瞪大双眼,眨了眨,又揉了揉,仿佛以为自己眼花了。

“这是……我画的?”

“这不会是我画的吧?”

“这难道……真是我画的?”

樊畅努力地摊平这张已经起了许多折皱的玉浆纸,口中喃喃个不停。

这是一幅夏日小城画,描绘的正是驿站的景象。

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共有过百,十字交错排开的商铺林林总总,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一片盛况,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显得繁华无比。

“可是我刚才明明没画好,而且那几团墨迹……怎么就变成点缀了?难道……难道我这一阵揉,竟是把它揉成了佳作?”樊畅咋舌。

随即他便自嘲般笑了笑,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他刚才只随意勾画了一些商铺和行人,眼下画上新增的景物繁多而生动,怎么可能是揉出来的?

而且此时墨迹已干,先前那些污渍般的墨迹小半融入到新的景物中,大半成了街道的点缀。

这俨然是一件画风乐观而洒脱的街景佳作,是一件真正的墨宝。

若一幅半成品画随意揉一揉就能揉成佳作,那这个世上还需要什么画家?大家都改用揉吧!

既然不是揉的,那它又是怎样从废弃掉的半成品变成佳作的?

樊畅苦笑不已,这还用问么?尽管不愿深究这个问题,可又不得不承认,这幅韵律极佳、意境极高之画,显然是自己离开期间,由柳杨最终执笔完结的。

顿时他左思右想,有些不知所措。

他下意识地将整张玉浆纸舒展平整,凝视墨画,愣愣出神。

“把死的救治成活的,把活的塑造成玄的;把假的设计成真的,把虚的勾勒成实的;把污点描绘成点缀,把静态刻画得生动……”

作为一个懂画之人,樊畅不吝其辞地轻声赞美着。

“若真要说个欠缺点的话,唯气势不足尔,想必是因为他年龄不大,阅历不足所致。但他年龄虽比我还小,竟有如此高深的画功与想象力,实着是让人惊讶。”

“看来老师所言不假,高人总是在民间啊!”

仅仅是因为半幅画的关系,樊畅便对柳杨有了全新的认识,心里很是服气。

此时墨迹已干,他犹豫良久,终是认真地把的墨画卷起收好,决定空下来再钻研一般。

他虽然娇纵任性,但还不至于识好歹,不会因为看不起柳杨的身份便把这幅明明就有极高水准的墨宝贬低。

柳杨回到饭馆时,两桌子酒菜已经上齐,众人竟无一人动筷,只是不停闲聊着,就连红狼都克制着食欲,老老实实地趴在一边,显然是在等人入席。

见到这情形,柳杨颇有些感动,十多个人等自己一个,这可是满满的情义啊。

其实他因毁容之事对众人多少还是有些芥蒂的,若不是为了帮常青商队追回货物,他又何至于此?

如今细细想来,此事也只能怪自己疏忽大意,当时要是能早点发现柴房里有人或救人的时候取下面具小心行事,这一劫也就不足为患了。

发现柳杨来了,常青第一个起身,热情地迎上来。

接着樊相和冯金也站起来,最后其余人也都站了起来,跟柳杨打着招呼。

柳杨是被众星捧月般请入席中的,这一幕被一些路人看见,一时间误认为柳杨身份奇高,让这么多人爱戴。

众人礼遇柳杨,自然不是因为柳杨的身份之故,而是因为樊相有意无意地把柳杨的伤势透露了出来。

在回来的路上,柳杨早已嘱托樊相和冯金不要把自己的伤情告诉第四个人知晓,所以樊相也拿捏好了分寸,只是说柳杨在与贼人交手时受到些皮肉伤,短时间内需要裹住伤处,不能以真面目示人。

这样的说法虽然委婉,却也足以引人遐想了。

帮助商队追回货物是受雇的佣兵的分内之事,但若是有生命危险的话大可以置身事,明知敌人数十倍于己却依然敢于冲锋陷阵,这样的人自然值得所有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