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柳仙宫
17530400000214

第214章 石窟老僧(三)

“呵呵呵呵,小施主不必为难,我佛宗自古以来就有俗家弟子,不必落发为僧,严守戒律。”老僧笑着说。

“嘿嘿,这个我倒是听说过的。”关于俗家弟子的事,柳杨此前就想到过。

“那小施主是同意了?”老僧一喜。

虽然接触不久,但柳杨的心性和资质都是他所认可的,最被他看重的是天意和缘分。

“如果是俗家弟子的话,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好吧,我同意了。师父在上,请受弟子柳杨一拜!”柳杨觉得多出这么个佛宗俗家弟子的身份没什么不妥,略微考虑一番之后,便同意了下来。

“呵呵呵呵,好!好!呵呵呵呵……”老僧显得高兴之极,开怀大笑,真不知道他不吃不喝这么久,还哪来的这番力气。

事实上,要不是因为柳杨运转功法被老僧发现,他也未必会这么迫不及待地收柳杨为徒,试图重建佛宗。

佛宗之人讲究因果循环,主张有缘才有份,对于无缘者他们绝不强求一分一毫,而对于有缘者他们则会锲而不舍地执着追求,古时可是出了名的顽固。

“师父,您只记得自己是个扫地僧,不记得具体法号了么?”柳杨好奇地问。

多出个佛宗俗家弟子的身份是没什么不妥,但若是被别人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无名扫地僧的座下弟子,还是挺没面子的。

“为师法号……那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为师确实不记得了。”老僧沉思片刻,实在没能想起什么来。

“那好吧……”柳杨有些无奈。

“哦,对了,为师当年写过两本亲笔著作,上面应该有标记过为师的法号。”老僧想起一事,一边说,一边扭动着身体,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幸好为师不动如山,将这些著作都压坐住,否则它们恐怕早已被这些掉落下来的碎石深埋,腐烂在其中了。”

柳杨闻言眼睛一亮,喜意涌上心头,难道是旷世绝学?

于是他仔细的看着老僧的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什么。

老僧果然不是嵌在石壁里的石像,扭动之下竟然从石壁中抽身出来站直身形,不知道的看见了怕是以为有怪物从石头缝里钻出。

他抖落了堆积在身上的厚厚尘埃,机械般地活动了一下筋骨,身形面目完全无恙,冲柳杨呵呵一笑。

“喏,拿去看看吧。”老僧伸手指了指前方。

柳杨顺着老僧的手指望去,在其先前盘坐之处,果然有两本书籍模样的事物,金灿灿的样子显得珍贵异常。

他双眼放光,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近处,毫不犹豫地伸手向书籍抓去!

“哧拉……”

下一刻,柳杨愣住了,他这一把竟然把第一本书戳了五个深深的指洞,一捏之下竟使之变成了一堆齑粉,撒落满地。

腿能折枝为武者,拳能裂石为武士,掌能碎岩为武师,指能穿金为武王……自己漫不经心的一抓就把金灿灿的书籍戳出五个指洞并抓成齑粉,难道是因为自己晕睡了一觉就连越两级突破武王,发力不慎所致?

当然不是!

这显然是因为书籍存在的年月太悠久,成为了极易朽坏之物,真正的一碰就碎。毕竟书籍纸质都是由木浆所制,难以经受岁月侵蚀。

老僧目睹此景也是一愣,没想到自己珍藏多年的亲笔著作会被柳杨一把抓坏一本。不过他除了有些惊讶以外倒是没有别的多余表情,好像一点也没有因此而心痛。

“师父……我太不小心了,没想到它会这么脆,还请师父责罚。”柳杨懊恼之极,怪自己太不小心。

“无妨无妨,身外之物罢了,为师还犯不上责罚于你。只是有些可惜了,珍藏这么多年,最后竟是以这样的方式毁去。”老僧摆摆手,无所谓道。

“那剩下这本?”柳杨看了看第二本书,不知所措。

“呵呵,照你的想法去做吧。”老僧和蔼一笑道。

“啊?哦,是。”柳杨会意,心知这位刚拜的师父这么快就给自己出起了考题。

他舒展了一番双臂,谨慎地掠去覆盖在第二本书表面的残渣,然后伸出两根手指,向第二本书的第一页纸轻轻捏去。

然而,他的手指方一触碰到纸面便将其戳破一道口子,裂纹延续寸余远,眼看是一翻就会碎开。

仔细看了看这个新鲜的指洞,柳杨眉头大皱,再也不敢妄动,而是认真沉思起来。

老僧是佛宗之人,能活如此久,境界之高是毋庸置疑的。这种高境界的世外高人绝不会像低境界的习武者那样追求极致的力量,而是会更多的注重对力量的精准控制。

普通人一碰就坏的书籍放在他们手里,一定能有办法做到像正常的书籍一样随意翻阅!

“这道考题,就是要让我精确的控制力量,在不破坏书籍的前提下在书里找到师父留下的法号标记。”柳杨有所觉悟,心中了然。

又仔细的想了一会儿,似是终于有所决断,于是他伸出双手,缓缓的向书籍靠去,指尖上,透着一丝丝鲜红的光芒。

“咦?”老僧轻咦一声,显然没有料到柳杨的斗气竟会是红色,暗道这新收的弟子真是让自己吃惊不少。

柳杨的动作并没有被老僧的轻咦声打断,只见那指尖的红芒刚触碰到书籍就如同泥牛入海一般扩散开去,瞬间就将整本书包围住,整本书都变得通红。

在精细的控制下,红色斗气均匀的散布在书籍表面的每一寸,这时柳杨闭上双眼,神念大张之下,像是感受着什么。

这一刻,时间静止了,连呼吸声都弱不可闻。

半晌之后,柳杨的手指动了,被红芒包裹着的书籍第一页纸也随着柳杨的手缓缓翻开。

整个过程中,这一页纸平平整整,没有一丝一毫的皱折,除了之前那条被捏碎的裂纹。

成功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既然已经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那接下来就继续跟着这种成功的感觉走便是。

果然,第二页也被柳杨如法炮制,成功翻开!

接着是第三页、第四页……

“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柳杨满怀喜意,只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连续翻了十多页都没有找到老僧的法号标记。

老僧静静的看着柳杨的每一个动作,脸上的笑意浓厚,对于柳杨这名新收的弟子十分满意。

但就在这时,拿捏在柳杨手中的一页纸毫无征兆的裂开一道口子,随后如同决堤般,整页纸四分五裂!

“这本书几乎已经完全腐坏,就算用斗气保护着,稍有不慎也会令其变成一堆碎末,徒儿能连续翻开十几页,算是非常难得了。不错,不错!”老僧赞许地点点头,以示鼓励。

“前面十几页都完好,说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可这一页偏偏碎了,难道是我走了下坡路?”柳杨虽然得到了老僧的好评,但对于自己的表现仍然不满意。

“非也非也。”老僧摇摇头,“用斗气包裹纸页,将力量均匀分散,徒儿的方法确实没错。但后面一页之所以会碎,不是因为徒儿走了下坡路,而是徒儿心中那股傲气所致。”

“傲气?请师父明鉴,徒儿心中并无一丝傲气。”柳杨大喊冤枉,自己心中何曾有过傲气了?

“呵呵呵呵,徒儿先不必急着否认。为师问你,刚才连续翻开十几页纸的过程中,你是否感到过喜悦?”老僧面带微笑,胸有成竹,决意点化柳杨一番。

“有过。”柳杨点点头,老实答道。

“那么见到这一页纸碎裂,徒儿又是否感到失望甚至愤慨呢?”老僧又问。

“也……有过。”柳杨隐约把握到了什么。

“因连续翻开十几页页而喜悦,是为以物而喜;因一页无故碎裂而失望和愤慨,是为以己生悲。由此可见,徒儿心忧成败得失,被成与败这两种不同的结局影响着情绪与心境。这种情绪与心境皆为负面,如果不加以抑制,恐怕后面的纸页会碎裂得更多。”

“徒儿资质上佳,不管是学什么都得心应手,难免因此滋生骄傲,初尝败果之时也就难免产生这些负面情绪。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真正的圣贤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计得失,不论成败,以致于他们往往能够通晓大义,最终修成正果。我佛佛法主张六根清净,无欲无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柳杨认真的听着,不漏过哪怕一个音节。这是师父给自己上的第一课。

“阿弥陀佛,希望徒儿能够真的领悟。”老僧语重心长的说完这番,脸上竟显露出疲惫之色,在原地闭目养神起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柳杨皱着眉头,一遍一遍的念叨着,仔细的琢磨着这句话的含义。

渐渐的,他也如老僧一样合上双眼,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就此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