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17501900000029

第29章 如何关爱自己

1995年在中央党校,听了一场华西村当家人吴仁宝书记所作的报告。那场报告很特别,形式上,老人家带着小翻译,因为他的地方话一般人听不懂;内容也别具一格,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那句“爱自己”的表述。

传统的教育,提倡小我,乃至无我、轻我、仇我。比如“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存天理,灭人欲”“无我”等等,即是历史与现实的文字说明。虽然也有过“自爱”的口号,但那只是一种警示,那个“爱”字,所包含的内容,是约束,是自控,是不完整的爱。而华西村关于爱的教育,不仅包含“爱党爱国爱集体”,而且包含“爱亲爱友爱自己”。在爱自己中,也有与以往不同的内容。我以为这比较全面,更符合时代的要求。这里我们且不去谈什么爱亲爱友,只是乱侃一通爱自己的问题。

完整的自爱是什么?窃以为,除了道德与纪律的约束,还应当有自我肯定、自我欣赏、自我关照、自我保护、自我原谅、有限度的自我张扬与自我放纵等等。

自我肯定,就是说对自己应当有一个全面而恰如其分的评价。不要过分谦虚,更不要妄自菲薄,轻视藐视自己。自轻很可能导致自贱、自卑与自甘平庸,使人白白丧失许多难得的人生机遇,与成功失之交臂,这是殊为可惜的。人之所以被区分为伟人、凡人、天才、庸才、栋梁和螺丝,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或者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无自信和自尊。没能成大材者,大多是因为没有发掘出自己的内在潜力,没有运用良性心理暗示,没有不断鞭策自己,激励自己。缺乏“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气概,缺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识。统计表明,历史上许多名人伟人,其智商并不比别人高多少,条件也不比别人好多少,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满了自尊和自信。

自我欣赏,就是说对自己的优势、自己的长处,应当感到相对的满意和适度的得意。鼓励对任何人都是必须的和重要的,来自自身的肯定和来自别人的肯定,是一个人不断向上,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要素。现实生活中,常常是有些人自我陶醉,有些人对自己评价不足,胸膛挺不起来。窃以为,不能自我欣赏的人,要想有大的作为,是不大可能的;要想取得理想的成就,也不太容易。因此,一个人在人生之旅中,应当不断肯定自己的长处,不断地自己鼓励自己。

自我关照,自我保护,就是说要自己关心自己,照顾自己,特别是在别人不重视和关照自己的情况下,更应如此。这里的关爱,不但有生活上的自我照顾,而且有思想上的细致调整,心理上的良性暗示,情绪上的周到抚慰。要学会在社会舞台的一角,在别人的视线之外,舔自己的伤口。无疑的,这是自救,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功课。关爱自己,就是保护生产力、奋斗力和开拓力,就是为自己的人生多增加几分成功的把握。

自我原谅,就是宽容自己。关于对自我的宽容,我曾写过一篇小文,大意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以苛责自己。虽然那句“错了我也不悔过”的歌词似乎过于轻狂,但不能说毫无道理。对于自己的缺陷,自己的不足,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某些小节,该自我宽宥的,还是应当予以宽宥。宽容自己,才能宽容别人,才能使自己跳出无休止懊悔、无休止自责的陷井,得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自我放纵和张扬,就是个性的施放。当然,这必须适度。过分的放纵和张扬同样是不可取的。对于放纵和张扬,见仁见智,谁有谁的解释。我以为,其内涵应当是,敢于冒险,敢于拔尖,敢于在自我接受社会的同时,让社会认识和接受自我。西方世界的成功,美国的诞生以及强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人的冒险精神。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还有不足。中国人一贯强调中庸,强调谦虚,强调温良恭俭让,强调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自我压抑、自我封闭。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弱点,是应当检视和改进的。自我放纵,在必要的时候,还应当有一种破釜沉舟的精神,在必要的时候,要有“一口气主义”,不管不顾,豁出去,做一番常态下不敢做的事业。当然,这不是提倡无由头的胡干蛮干、铤而走险。破釜沉舟也得有破釜沉舟的道理在,放纵也要放纵得让人感到有一种正义感和悲壮感,让人不一定赞同,但会敬重。这是理性意义上的放纵。

如何爱自己,这个卷子不太好解答,上面的闲话,只能算一家之言吧,聊供参考。当然,我期待着方家的高论。

199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