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17501900000026

第26章 荒草文字的社会价值

所谓荒草文字,是那些见诸于报刊书本,缺少甚至毫无学术价值的文字。

荒草文字的存在,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现象。因为现代社会的人口急骤膨胀,弄文字的人越来越多;现代社会的书写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弄文字越来越容易;现代社会的媒体越来越多,对文字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考察,文字的增加与人口的增多、时代的发展、文明的积累是同步的,并且呈加速发展趋势。整个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其文字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无可计数的。一部《四库全书》,便包容了大部分,至少包容了精华。而近百年以来,保存下来的文字编一百部《四库全书》大概也绰绰有余。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文字数量的增长速度更是惊人地快,文化积累的成就蔚为壮观。文字有多种功能:表情达意、记载事迹、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明传播、谋生手段,等等等等,可以举出很多。但我以为,最重要的功能,是谋生手段。因为知识分子要谋生,所以必须不断地炮制出许许多多的有用与无用的各式各样的文字,这其中有玫瑰文字芍药文字青松文字翠柏文字,当然也就免不了有荒草文字,而且其数量较大,比例较高。

荒草文字不同于垃圾文字,它是一种虽无太大益处但却无害或无大害的文字,它的存在是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其价值,在于为为数甚众的大文人小文人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训练自己的机会;在于为文入们提供一份职业、一个饭碗;在于为社会的文化事业披上一层绿色、一件彩衣。这后一种价值,是荒草文字很重要的价值。文人们的才华是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即便文豪,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卓尔不群、出口成章、笔下生花的。不是一动笔就写出名著的,他们也需要锻炼,需要磨砺,也会写出不少的荒草文字。文人们首先是凡人,需要吃饭,需要表现自己,需要获得社会各界的承认,因此他们便会不断写出精彩的和不那么精彩的甚至很不精彩的文字来。这很不精彩的文字,便可以称之为荒草文字。

社会上存在一种成见或曰偏见,以为荒草文字便是垃圾文字。有人还在大小的会议上痛加谴责,或者在报刊上撰文予以抨击,对荒革文字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感以至痛恨。我以为这有欠平和与公允,表现出某些人甚至整个民族在文化方面的不成熟以至偏激。事实上,荒革文字并无大碍,在很多的情况下,正如上面所言,有正面与正向的作用。比如现时每年出版的数以千计的小说,数以万计的各类图书,数以万计的电影电视剧,精品和比较优秀的比例较小以至很小,大量的,可以归之为荒草文字。这些荒草文字虽无太大的社会效益,但也不能说它们有多少负面效应,更不能说它们有多少破坏作用。我们应当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荒草之地总要比戈壁沙漠好。荒草毕竟也是草,也有绿色,有生机与活力,甚至有多姿与多彩。地球上的湿地,被称之为地球的肺叶,对地球的正常存在与良性发展,对一切生命的存在与延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湿地上的重要成分,便是荒草。地球上的荒草可以压住尘沙,其作用真是不可小觑。那么,社会上的荒草文字呢?我以为也有同样的功能与作用。有了荒草文字,文化界才显出更加的热烈与繁荣,文明的进程才更加神速,这是不容忽视与否定的铁的事实。

对于荒草文字,我们不去提倡它,但也不要过多地去抨击它,让它按照其应有的规律去存在与发展。当然,如果它干扰了精品文字的存在与生长,破坏了文化的有序发展,那就应当动锄头与剪刀了。

199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