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异世芳华:冒牌王妃
17413700000661

第661章 无可奈何

可这些听在谢大人耳朵里就奇了怪了。

他也收到了外甥褚胖子的家书,信里面所写的内容与皇上所说一致。可以他对这个外甥的了解,这根本就不是他的行事风格。

让他捐家财,还不如要了他的命!

可信上说得清清楚楚,这字,也是他的;连皇上收到的折子也是这样写的。难不成,他良心发现,改了性子了?

只是让谢大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赞扬完了褚胖子,竟然又是表扬自己。

自己最近有什么功绩、政绩吗?好像没有啊!

只是,皇上接下来的话,差点儿让他晕过去!

“这南方之水患,褚知州身为地方父母官,表现尤为突出,是我们所有官员的典范。当然,谢爱卿也是当之无愧的百姓之官,这次的水患,除了褚爱卿捐出所有家财外,谢爱卿也表示会捐出十年的俸禄,但朕不是那昏庸之君,十年的俸禄,怕是谢爱卿以后连饭也吃不上了。所以朕觉得,五年就好,谢爱卿也表了爱国爱民之忠心。”皇上一脸关爱、语重心长地说道。

朝下一片哗然…五年的俸禄,那得多少啊!

众人齐齐看向脸色煞白的兵部侍郎谢大人,还十年……怕是还没十年,他就要告老还乡了吧,难怪皇上不用他捐十年的俸禄。

不过这五年……呵呵,如果他贪墨不多、或者没有的话,只怕未来的五年里,他的家眷连身新衣裳都做不了了。

谢大人只觉得天旋地转。他本来官职就不高,俸禄平平,偶尔有点儿小贿赂,他还在精打细算,毕竟这官场人情的,需要打点的地方太多了。

可五年的俸禄啊……看着皇上赞许的目光,其他官员打量的眼神,这个时候,就是打肿脸充胖子,也得充下去。

“回皇上,百姓乃我们的衣食父母,微臣愿意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我国百姓安居乐业,并以解皇上的心头大患。”谢大人谢征忍痛说道。

“哈哈,爱卿说得好!你们都看看,你们都学学,这才是朕的好官员!刑部尚书下个月告老还乡,谢爱卿就去那个位子吧,以望谢爱卿更好的造福于百姓。”皇上心下更高兴了,他不点头,光是有信,那也没办法,如今他亲口表态,银子,有着落了!

朝下又是一片哗然……!

皇上这明摆着就是花银子卖官职啊!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让他们所有人都无力反驳。

可不是嘛!那个当朝君王不喜欢重用全心忠于自己的官员?哪怕他笨点儿傻点儿,但只要忠于,不会给皇上带来后患,这便是最好的。

谢征本来还心痛如绞,这一听,竟然给自己升官了!

哈哈!这算不算是意外之喜?花五年的俸禄买个更高的官职,还是个刑部尚书,那个位子……油水可不少呢,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可他的老领导、兵部尚书冯首至心里却不是滋味了。自己压制谢征多年,好事自己揽着,黑锅让他背着,他也老老实实毫无怨言。如今捐个钱财便让他与自己平起平坐,这让冯首于怎么想、心里怎么别扭。

可别扭的事儿还没完,就听皇上继续说道:“褚知州爱民如子,待南方水患解决完,便调回京部,任兵部侍郎。”

让那个草包死肥顶谢征的位子,当他的手下?这让冯首至差点儿没气晕!

那个胖子他不是不知道,天天不学无数、好吃懒做,让他做自己的下属,只怕是好事他揽、烂事自己背吧?

还不止!以后那些活……怕也是要他亲力亲为了……!

都说祸不单行,冯大人冯首至觉得,他今天出门就应该看看黄历!

一连两次打击都没完事,这是老天爷在跟他开玩笑吗?

就在冯首至气血上涌之时,只听得左相李元同朗声说道:“褚大人与谢大人实乃我大顺之福星,老臣无颜、自愧不如。禀皇上,老臣也愿意捐出两年俸禄,以添微薄之力,解我大顺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可是百官之首,他的话一落,众官员也纷纷慷慨解囊,捐多少的都有。

大家都捐了,作为兵部尚书的冯首至,自是不能落后于小官小将,虽然不用跟李元同这个老狐狸、老顽固想比,但比起其他同僚,自是不能太少。

“臣……也愿意捐出一年之俸禄。”冯首至拱手垂头,忍着割肉般的疼,跟着一起添砖加瓦。

可他都这般做了,可老天爷居然还不放过他。他刚说完,就听另一侧有个武将调侃讽刺道:“哎呦我说冯大人,您这老部下谢大人都捐了五年的,您这才一年,这觉悟啊……啧啧……”

冯首至一听,脸都绿了!谢征这个混蛋、还有他那二百五的傻外甥,有银子没处花,偏要往那水里扔,关他什么事!

现在他也跟着犯傻扔银子,这帮人居然还不放过他!他特末的招谁惹谁了?!

再看看那一侧的武将,甚至还有几个这边的文官,都用鄙视的眼神瞧着他,他明白了……自己身为兵部尚书,对于军饷有着绝对的调拨权。他若是不从中贪墨一些,哪来的更富足的日子?哪来的银子去打点上下官员?

可户部的预算和拨款都是有数儿的,到了他这里再盘剥一些,最后到了军营,往往都不够。

所以那些武将、将领没有一个不恨他的。可没有真凭实据、抓不到他贪墨的把柄,他们又奈他不何。

现在真是个好时机呀,让他们集体落井下石!

“微臣……微臣……”冯首至连一年的俸禄都舍不得,更何况让他出更多!

可看到其他官员嘲讽的眼神、龙椅上皇上期待的神情,冯首至最后一咬牙一狠心,大声说道:“微臣也愿意捐出五年的俸禄,以定我国民、安我国心!”

“好!真是朕的好爱卿啊!朕有你们这样的忠心大臣,我大顺定将国泰民安、永无外侵和内患!好!好!好!”一连三个好,所有人都看出来了,这阵子,皇上的心情会一直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