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妖狐爹爹,请接招
17408000000431

第431章 背信弃约 狠将发妻烧

“五皇兄,你若是不想和虎追联姻,我就回绝了姬九幻。”白沚一本正经地说道,仿佛刚才打喷嚏出糗的不是他一般。

“一切听从你安排吧,既然是联姻,我娶便是。”白澈倒没有什么不满,白烃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他已经对那个位子没了兴趣,还不如领兵打仗来的痛快,“只是......”

“只是什么?”白沚问道,看出了白澈有几分为难。

“我的手臂断了......”白澈看向了自己空荡荡的袖子,“可否请那位巫女大人治好我?”目光带着几分期待。

“这...她可能近期都不能来西国。”

“哦,这样啊,那便算了,也没什么要紧。”

“她一定会治好你的,只是......只是她现在不能过来,脱不开身。”

就连契约都断了,她还能记得自己吗?

青璃 洺城 丞相府

“老爷!求求您救救瑾儿吧!”一个衣着朴素的妇人披头散发地就朝着丞相苏舜钦冲了过来,一把抓住苏舜钦的袖子哭喊道,面容憔悴,两眼肿的跟核桃似的。

苏舜钦嫌恶地甩开了妇人的手,摆出了他的官威,呵斥道:“哭哭啼啼成何体统,瑾儿有病自有大夫去看,找我有何用?”

“老爷我这也是没办法了,才找您啊。”妇人跪在了苏舜钦的面前,苦苦哀求道,“就算你不待见我们娘俩,可瑾儿毕竟是您的亲骨肉,你不能见死不救啊!”

估计谁也不会料到,此时在面前哭得毫无形象的妇人,就是这位苏大人的发妻,李若兰。人人都知道丞相夫人是沈尚书的妹妹沈月如,却不知真正的发妻却是眼前之人。

“你胡说八道什么!还不给我滚!”苏舜钦铁青着一张脸,一脚踢开了牵着他衣摆的手,不顾妇人的哭喊,抬步就朝着自己的院子走去。皇上至今都没有醒过来,大势将去,淳于正宇就开始着手对付他和几个老臣,已经让他烦恼到了极点,这无知妇人又来添堵!

突然妇人站了起来,扯下了自己的簪子,冲到了苏舜钦的面前,抵住了自己的喉咙,血丝顺着脖颈流下,“你今日若是不救瑾儿,我就死给你看!”

“你以为这样就能威胁本相不成?”一双老眼微微眯起,一线冷芒闪过,“要死就死别处,莫要脏了本相的地方!”说着冷漠地扫了一眼李若兰,就从她身边走过!

“苏舜钦你好狠的心啊!那女鬼怎么不把你抓了去,却要缠着我的儿子啊!我上辈子造了什么孽啊!”李若兰瘫倒在地,簪子狠狠刺进了自己的掌心,喃喃道,眼中满是愤恨。

许久李若兰才起身,朝着苏瑾的院子走了进去,一处偏僻的小院,一个伺候的仆人都没有,虽然春天已到,但是连日里来的寒雨,让整个院子都变得格外冷清。推门而入,屋子里不透风,劣质的炭火让屋子都被烟雾弥漫,从内间传来一阵阵隐忍的咳嗽声。

“我苦命的瑾儿啊......是娘没用.......”李若兰趴在床边,看着面容枯槁,不省人事的儿子泪流满面,紧紧握着苏瑾的手。

“别过来!不是我!别过来!不是...不是......”床上躺着的男子突然激烈挣扎起来,面容惊恐痛苦,一把甩开了李若兰的手,浑身抽搐!

一个遍体鳞伤,红衣褴褛的女子拽住他的脚,使劲地往火圈里拖,她的脸皮被烧毁了大半,凄厉的笑着,说道:“苏锦年,火烧得我好疼啊,你要不要试试啊?”

“我不是苏锦年啊!不是!”苏瑾惊恐万分地后退,却退无可退,四周都被火焰包围了,他逃不开。

“相公啊,你可还记得我?前生誓言犹在耳,你却背信弃约加害与我,这一世我来问个因由。”红衣女子笑得张狂,却无端给人一种阴寒的气息,青色的眸子里跳动着火焰,就好像是能将他烧光一般。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苏瑾躺在床上开始说胡话,捶打着床板,吓得李若兰面如土色。

“瑾儿醒醒!快醒醒!”李若兰拍打着苏瑾的脸,想要唤醒他,却枉费功夫。这就像是被魇住了,强行叫醒可能会伤了心智。踉跄着冲到了桌边,倒了一杯冷茶,就朝着床上的苏瑾泼了过去!

苏瑾一个激灵就醒了过来,就好像是突然解脱了一般,重重地吐了一口浊气,随即又痛哭起来,一连半个月,他都不敢合眼,一闭眼就有那个恐怖的红衣女鬼在质问他,然后将他拖进了火圈。这样下来,再强壮的人都受不了,更可况身体孱弱的他。

李若兰心疼得都快碎了,抱着苏瑾嚎啕大哭,也顾不得安慰儿子。

苏瑾生下来就体弱,加上左手有六指,算是身体的缺憾,就不被他父亲苏舜钦看重,就将他们娘俩赶到了这样偏僻的地方,越发不待见了。而沈月如和她的儿女懂得察言观色,很是得宠,宠妾灭妻,成功上位,处处给他们难堪。

洛府 枫清院

“你们查到了吗?”我看向了洛天宇和子染,出声问道。一连半个月,我都在查找渡印,竟然还真让我找到了蛛丝马迹,早在三百年前,这个苏锦年就过了黄泉门。而他没有被投进九幽境倒是让我有些意外,我之前觉得苏锦年如果对沫离始乱终弃,还残忍地杀了她的话,被投进地狱是跑不了的,生死簿上可不会错放过一个坏人。

看来,事情还有隐情,只是年代久远,当年知道这件事的,都不在人世了。

“当年苏锦年所在的云泽县水镇现在倒是还在,可是已经是一座空镇了,随后我们去了临近的几个镇子,翻阅了记事才知道,水镇遭遇了一场近十年的大旱,民不聊生,都逃难去了,据说是遭了天谴。”子染回答道,“不过当年苏家在水镇是大户,尤其是苏锦年中了状元,十里八乡都是知道的,所以还是找到了当时他们搬走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