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三世姻缘鬼王妃
17209200000052

第52章 地府灵泉

“金村为什么叫金村啊?”

老者:“村里种地常发现金罐子,金元宝,还有大金鼎.”

“东周天子周王陵在哪?;

老者:“不知道?;

“大墓,就是解放前大冢?;

老者: ;“你说的是那个啊?就是那儿,早就挖过了;还有这边都是(指向不远处的田地)。

“现在还有没挖过的地方么?”

老者: ;“有,怎么没有;还有个大金鼎呢,藏着呢。就是不知道在哪里。有人见过。”

“在哪?谁见过?”

老者: ;“不知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那都是老一辈儿传下来的。说是最后还有一个大金鼎,都挖出来了,但是,主事的人看那些洋鬼子不地道,所以又给埋回去了。但是,那个人和那些出力的人被洋鬼子给打死了。这都是解放前的事情了。解放以后,就再也没人来挖过了。政府看的严。下面都是国宝。不过,大家都说,这里已经让洋鬼子给挖空了。没有什么好东西了。”

我和老师走进了村庄,见到一个年纪不小的老汉,老师开始和他攀谈起来。老汉倒也健谈,滔滔不绝的和老师说起了原先这里的宝藏。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黄奎站在我的身旁,面无表情,就像是一个保镖。

“老哥,今天我们就是过来看看,看能不能把那个大金鼎给找到。”

“那倒好,如果找到了,我也开开眼,见识一下那个大金鼎。据说,几个人都搬不动他的。”

“是吗?那倒是个难得的国宝。”

说完,老师和那个老汉告别,带着我们直接去了村委会。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临时住所。

我和老师还有几个人是过来打前站的,如果有了发现,随后还会有大队人马过来的,不过,句老师估计,不大可能,这里已经被太多的人给盗掘过了,翻来覆去的,经过了不只有多少次的盗掘,就是有好东西,也被那些无耻的文物贩子给挖跑了。

不过,既然我们来了这里,作为商周断代的一个项目,还是要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做好完备的流程,看能不能在那些人的手里得到一些遗漏的东西。哪怕是些碎片也好。只要有东西能够佐证这里是一处王陵就好。也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有了万一的可能,就要尽最大的努力。在这个基本上毫无希望的地方,老师决定实验一些以前没有过的方法。

这些都是他在那些盗墓贼手里得知的一些手段,没有经过真正的科学考古承认。但是,只要有用,估计以后会成为一种新的考古手段。洛阳铲的出现不就是这样的么?这种盗墓者发明的工具现在已经成了考古者必备的一种工具。

从某种程度上说起来,考古和盗墓也就是一个合法和非法的区别,手段和手法不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我们经过了半天的准备和休息,在第二天就开始了新型工具的实验。

在刚刚播种上冬小麦的田野上,我们七八个人一字排开,手里都拿着从军区里借来的金属探测器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从军区里借调过来的士兵跟在我们的后面进行着指导。

在田野的边上,当地的村民看着我们的举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哎,新鲜哎,考古的跟着盗墓的学习了。”

“那是,考古的出了一身国家的皮,还真的比不上盗墓的。看看人家,一夜之间就得手了,他们?哼,一个地方就是最少十天半个月的。浪费。”

“也不能这么说,盗墓的那是快速决战,人家考古的才是小心翼翼。目的不同,手段不同。”

听着村民的议论,我看看老师,他依旧是那副认真的样子,好像没有听到一样。感觉到了我在看他,才抬起头,笑着说道:”放心吧,我不会生气的,他们说的也没错。我们就是拿着合法手续的盗墓者。可是,我们的工作最主要的是解开一些未知或者根本不值得一些历史,和盗墓为了金钱利益有着本质的不同。“

“那老师,你遇到过比这个说的更难听的?”

“是啊,我刚毕业的时候,参加一次考古发掘,那是一次抢救性发掘,墓葬已经被人多次盗掘,所以不得不进行发掘,可是,那个墓葬却是附近一个村庄年年祭祀的祖坟。于是,就有了冲突,还是当地政府出动武警才得以顺利进行的。最好笑的是,盗墓的那个人就是领头阻拦我们的人,他也知道那里是他们的祖坟,但是利欲熏心,居然拿自己的祖宗开刀。”

说道这里,老师摇头苦笑。把手中的金属探测器递给身后的武警,带着我走到田地边,看着那两个大声说笑的年轻人,问道:“你见到过盗墓?”

“没有,我们是瞎说的。”他们连忙否认。

“真的么?隐瞒有可能会被追究责任的额。想清楚。”老师笑着问道。

“我们没有干过,只是碰到过有人这么干。”

“是么?在那里见到的?”

“不是这里,是在那里。”说着,青年一指旁边距离这里不到两百米的另一块田地。

“令我过去看看,顺便说说当时的情景。”老师只是突发奇想,和他们开个玩笑,没想到居然还会有这样的收获。

说话间,招呼我和黄奎带着一套探测器向着那个青年所指的地方走过去。

"前几天的一个夜里,我们在城里打工下班回来,遇到了几个人拿着就是这样的东西在那里面探着什么,刚想停车看一下,就被人警告了,回去以后,才听人说是盗墓的,拿的是金属探测器。可以用来寻找底下的金属物品。“

青年一边走,一边说着自己的遭遇。

等到了那个地方,老师没有走进去,只是在那里的边缘停下来,仔细的打量着这里的地面,同样的,这里种的也是冬小麦,已经一把高了,但是,在田地里依稀可以看见有着人们走过的痕迹。虽然,这个时候的冬小麦并不怕踩踏,但是,有这么多的痕迹也是一个疑点了。

在老师的指挥下,黄奎按照老师指出的路线,背着探测器走了进去,开始探测那些盗墓贼没有探测的地方。

“哪些地方已经被他们探测过了,应该是没有发现,现在我们只需要探测其余的地方就行了。”老师解释说。

“他们挑选的地方有什么特殊么?”

“我说不清楚,但是,我的经验告诉我,他们的目标基本上都是正确的。这也是我时常感到困惑的原因之一,按说,比资料的丰富,还有专业知识的积累,我们都要比他们有优势,但是,也许是另有秘传,他们总是能够找到一些我们不知道的地方,一击必中,得手后远遁出手。”

“真的有那么神奇?”我更加疑问的问道。

“是的,在我发掘的墓葬中,大部分都经过盗掘,而且有绝大部分是现代盗墓者的手笔。别的不说,在寻址上,他们绝对的有着很大的优势,有些地方不,应该说是有很多地方都是他们有所行动以后,我们才知道那里有墓葬存在的。”老师严肃的回答者我的疑问。

也许是为了回应我的疑问,在老师的话音刚落,黄奎那里已经有了收获。

经过专调大了的报警音让正在和我说话的老师都吓了一大跳。急忙赶了过去,我一脸不可思议的跟在后面,不相信这里会有什么发现。

“有,有,有东西。有东西。“黄奎兴奋的对着我们说到。

在探测器的屏幕上,那根越来越大的波动曲线清楚地显示着地下有着金属物品的存在。

老师接过探测器,沿着有反应的地区走了一遍,回到我的身边,放下手中的东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着问讯赶过来的考古队的工作人员还有过来的村干部说道:“就是这里,布方,挖掘。”

本来被排除在已经有了发掘成果的工地之外,显得有些意志消沉的大家见有了发现,不管是不是重大发现,但毕竟有了好的开头,于是,大家欢呼一声,一些人开始回去准备工具,剩余的继续进行着探测。虽然是同样的工作,但是,这个时候大家的精神已经有所不同,明显的有了一种叫做振奋的东西。

既然是正式的考古,那么所有的工具我们是应有尽有的,很快的就开始了布方,随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最初的挖掘工作也开始了。

老师在空闲下来,等待工具的时候已经征得领导的同意,由于是断代工程的一个局部,所以不需要申请发掘许可,馆里就可以直接同意。

老师顺便要求了警戒的人手,由于是野外作业,所以,随行的从军区里借调的士兵就成了这一发掘的第一批警戒人员,本来就是的,警戒申请的结果也是要他们负责的,正好就在现场,只不过是一个命令的事情。

不知是我的幸运,还是老师的经验丰富,刚刚进行了几个消失的发掘,就有了很大的收获,只是,那个收获有点怪异,就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黄奎却认识它。

地府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