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见鬼:一个货车司机的离奇经历
17180900000041

第41章 血色金棺14

我看着手中的明朝瓷器碎片,向高月问道:“诶,有意思,我说高月,你这碎片哪儿来的?”

高月得意的一笑,没有了昨日的阴霾。说道:“你别忘了我是什么专业的。”

我无语的白了她一眼,“知道你是考古系的,我说高大小姐,这个碎片你哪儿来的?”

柳师父听到,似乎嗅出了什么,也赶紧走了过来。

高月这丫头,嘿嘿一笑:“这个,是我在一个村民家的灶房里发现的。”

“灶房?”我愣住了。

望着我不解的表情,高月又说道:“我一早起来,怕冷,就去帮村民烧火,结果在烧火的时候,我发现在柴堆里有好几块碎片,就捡了起来看,一看才发现这是明朝的。也就是六百年前的,应该是文物。”

我有些困惑,这些碎片为什么会出现村民的灶房里?

柳师父听完,似乎想到了什么,张嘴想说,却又欲言又止,转身抱着灵猫走进了屋子里。

我愣愣的看着柳师父的背影,有些摸不着头脑。六百年的瓷器碎片,还有那两块有着六百年历史的血玉,这之间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吗?还有老楚的出现,也是师叔一准安排好了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巧合吗?

想了想觉的不通,还是理不出线索。我看了看高月又问道:“高大小姐,这个碎片、、、、、、?”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高月打断。高月冲我会心的一笑,说道:“这个碎片,我有问过那个村民,她说她也不知道。可能是上山拾柴火的时候,夹在里面的,她也没注意到。不过从这个碎片的外表来看,不像是刚出土的,至少在十年以上。”

我点了点,认同高月所说的后半句,但前半句,我还真不信。你说,谁拾柴火能拾到古董,那还不发财了?但这个问题开始困扰着我,瓷器是六百年前的明朝永乐元年,那个时候应该是个陪葬品,这瓷器按理说应该在墓里面,既然出现在后山,难道是有人盗墓?

想了想,还是觉的不对,这后山明明有七煞局,就算进去了,也是死路一条。可是,实在又想不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高月看我气急的样子,忙说道:“你在想,这碎片怎么出现后山的?”

我点了点头。

高月疑惑的望着我:“还记得两年前的那场暴雨吗?”

我一愣,两年前的那场暴雨,李建国是有说过的,当时造成山体滑坡,古墓也可能是那个时候被毁坏了一角。也是因为这场暴雨,王追的儿子被蛇灵附体。但高月这么说,我有些想不通。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忙问道:“高月,这个碎片出土的时间,你会不会看错了?”

高月脸上一怒,有些生气的样子,撅着小嘴说道:“什么意思,你怀疑我的能力?好歹我想当初也是好好学习的好学生。怎么可能会看错?”

我尴尬的一笑,说道:“高大小姐,你误会了,我可没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这个东西会不会有人造假?”

高月忽然愣住了,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满脸疑惑的望着我问道:“你的意思是?”

我点了点头。

高月说道:“你想的也有可能,在技术上造假,可是我没有仪器是看不出来的。不过,这造假,有什么用意那?”

我摇了摇头,“不知道,或许只是偶然吧!我也想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和高月说完碎片的事情,站在外面已经冻得不行了,又饿又冷。赶紧走进了屋子里。

这家的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些热粥,馒头,咸菜,山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么简单的饭食,通常那些腊肉之类的,都是村民要逢年过年才会拿来用的。一般的蔬菜,蛋类等这些东西要下山去采购,而由于路途远,又容易在葬鬼林迷失方向,所以这里的村民一般都很少下山去采购粮食。尤其是在冬季,往往都是一次备注。

堂屋里坐着柳师父和老楚,还有这家的主人那个老头。柳师父和老头在喝着烧酒,聊着天。

老楚则是无聊的啃着馒头,一直在盯着堂屋里墙上挂着的一幅中堂发呆。 ;高月坐过去,在老楚的旁边,开始调戏老楚。

“凌少,贱人?想那个美女那?”高月跟老楚调侃道。看来她今天心情不错。

老楚回过头去,嬉皮笑脸的说道:“我心里想谁,你懂得!”

“滚!你不是姑奶奶的菜!”高月怒道。

那边柳师父和老头看的直乐呵!

我坐下后,拿起一个馒头,啃了一口,也向墙上了那副中堂望去。只见上面画着一直怪兽,那怪兽那,长的像鳄鱼,但又不是鳄鱼,头部像豹子,爪子跟龙爪很像,身子是墨色,卧在一座山顶。俯视着整个下方。

这幅画让我很奇怪,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怪兽那?

我盯着看了半天,也想不起中国的传说中有这种怪兽。《山海经》中似乎也没有他的影子!

我向柳师父问道:“师父,墙上那个是什么怪兽?”

听到我的话,柳师父转过身看去。又回过头跟我说道:“我也不知道,没听说过。可能是现代人胡乱弄的?”说罢,柳师父和老头又喝起酒来!

可我总感觉哪里不对劲,脑袋里想了半天、猛然间灵光一闪,我突然间想到了哪里不对劲,前两天的时候,我们根本没看过这幅中堂,挂在堂屋里,现在出现在这里是怎么回事?我很奇怪。

于是就赶紧向老头问道:“周爷爷,您这幅画,我前两天的时候怎么没有看到?”

老头放下酒杯,说道:“小娃娃,你不懂撒,这是我们的习俗,今天冬至了,要挂这幅画。”

“那这幅画上,画的是什么啊?”我又问道。

老头又喝了一杯,放下杯子说道:“这个我也不知道。这种画,在我们这流传已久了,我们都叫餮屃。”

“餮屃?”我愣了一下,有些不解,这是什么名字,怎么这么怪。 ; ;

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怪的怪兽,没想到它却是日后我们下古墓,引发一场灾难的罪魁祸首。

简单的吃完早饭,我和柳师父,老楚,外加高月,还有那只黑猫,几人一起下山去葬鬼林一看究竟。 ;

这里说说中堂,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中堂是国画装裱中直幅的一种体式,以悬挂在堂屋正单字中堂中壁上得名。中国旧式房屋楼板很高,人们常在客厅(堂屋)中间墙壁上挂上一副巨大的字画,称为中堂画。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喧宾夺主。

走到村口,从山腰上往下看,整个世界都是银白色的,但寒风刺骨,纵使穿着军大衣,依旧挡不住寒流的侵袭!

高月这丫头站在村口,望着山下的雪景,禁不住感叹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

老楚这家伙,跟着嘚瑟道:“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

这是唐代元稹的《南秦雪》。

柳师父那边已经走出了很远。 ;这俩人倒好,一脸陶醉的,望着雪景吟起诗来。我很无语的说道:“你们俩,还走不走?整的跟诗人似的。”

老楚嘿嘿一笑,拍着我的肩膀说道:“此等良辰美景,不抒发一下感情那哪儿成!”

高月懒得搭理老楚,赶紧跟了上去。

我十分鄙视的说道:“大爷的,就你诗情。我还没问你,昨晚想啥那?那么入神。”

老楚边走边说,“我在想最近的事情,很多都不是巧合,这一连串的事情,都指向了后山,传说中的明代古墓。还有我那个坑人的师父,安排我到这冻死人的鬼地方,干嘛来了?”

我说道:“那你想清楚了没有?”

老楚摇头:“没有,想不明白我那倒霉师父,这么安排用意何在!”

我跟老楚一路闲扯着,到了葬鬼林。柳师父和高月,已经走了进去。

我们也赶紧跟过去。

树林里,厚厚的积雪,几乎到了膝盖深。树林里空荡荡的,视野很开阔,远远望去这里除了雪,还是雪。不知道柳师父要去找什么。

趟着雪我们一路走到了树林深处,没想到,这树林看起来很小,实际上却很大。走着,走着,我发现不对劲了,我们好像迷路了。

刚刚走过的路,我们又绕了回来,因为雪地上留有我们的脚印。但令人揪心的是,就在我和老楚聊天的功夫,柳师父和高月的身影不见了。说起来,也就这一眨呀的功夫,二人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本想顺着脚印去找,但我们绕来绕去,都是自己的脚印。这里好像有一个迷魂阵一样。

老楚有些郁闷的抽出烟递给我,我们站在雪地里抽起烟来。

“这树林看起来不简单那。肯定是诸葛孔明的八卦阵排布的,迷魂阵!”老楚抽了一口烟,吐出烟圈说道。

“八卦阵,不是奇门遁甲吗?你说这些人,搞个什么破阵干吗?”我说道。

老楚白了我一眼,“你懂什么,这才说明,这里有问题,古墓的入口肯定就在这雪地下面。”

“去,就你能耐是吧!赶紧想想我们走出去。”

就在这时,我看到一条蛇,缠绕在树上,那是一条银白灰色的蛇,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到。我指了指那条蛇说道:“老楚快看,那里有条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