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金家湾
17066100000030

第30章 琪儿学戏

那时候看戏,不是现在的电影,更不是电视连续剧了,电影在那时候,还是一种顶级消费,哪像今天,打开手机,随时都有得看。一般人根本就见不到。看戏,要去戏院,戏院里的戏,都是人在舞台上扮的,唱的。就是那种,画一个大花脸,手拿道具,站在台上,咿咿呀呀,一句话喊个老半天的那种东西,现在的人,多半不喜欢看,估计也没多少人看得明白,那种戏要有一定的知识才看得懂,我也是个外行,随便说一些吧。比如,什么样的脸谱代表什么样的人,好像,白脸代表奸诈,看来,女生说你是“小白脸”,不是个好现象。什么样的动作有什么意义,什么样的剧有什么唱腔,哎,规矩多得很,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没几个人有那种心情去研究这些东西。反正这种戏,说是国粹,却只有那些老年人爱看,我们也不浪费时间了,接着讲故事。

湖南地区,唱的就是湘剧了,这个“二娘”是个有闲心的人,这种戏,她有的是时间去研究,所以,不只是看得懂,还能学着唱一些,搞一点动作出来,有模有样的,虽然跟专业的人员不能比,可是,一般的乡下那种过年过节的时候,临时拼凑起来的戏班子,还没有她唱得好,所以,她还看不上,一定要到县城去看专业的。也有人来请过她,要是真的跟着这些“戏班”跑来跑去,趁着节日,挣一点钱回家,改善一下生活的话,她又嫌累,不干。

钟琪儿,跟着母亲一起,她也学学,唱几句,做做功夫动作,再加上她之前跟着钟玲儿和金日亮,练过刀,枪,剑,棍的功夫,所以,她和她娘一起表演的时候,看的人还会说是他妈在跟她学唱戏呢。

戏院,也不是现在这样的,灯光效果,音响,这些不用说是没有的了,这些都是现代科技的产品。尽管是县城,戏院,也就是在一个院子里,四周围着围墙,露天,在舞台下面摆几排座椅而已,多数人,是没有座位的,就站着看,晴天还好,要是雨天,就只能看到花花绿绿的纸伞在眼前晃动了,听到的,多半都是雨滴声,跟着人群乱喊一气:“好!好!”,图个气氛热烈,回家后,向旁人吹嘘一番,反正,好多的戏,看过不止一遍两遍了,不看也知道内容。

钟琪儿问她母亲:“我不去行不行啊。”

她娘反问她:“干嘛不去,他们干活需要你陪着吗,我去县城买点东西回来,你帮我提着。”

还知道光是吃喝玩乐,不做一点事情太不像话了吧,所以,有时候“二娘”也会顺便从县城带一些油盐酱醋回家。当然了,要是有钱买一些鸡鸭鱼肉,花衣绸缎什么的,就更高兴了。

钟琪儿也想去戏院里看看刘姐,想听听刘姐对她的评价,她学“穆桂英”的功夫到了哪个程度。

钟琪儿向她姐说:“那我去了,你别太累着,多休息休息。”

钟玲儿点点头:“你去吧,我把菜种好就回家做饭,等你们回家。”

还没进戏院,就听到锣鼓在响,戏已经开场了,母女俩加快脚步,朝戏院赶去。

到了戏院,“二娘”一定要去找黄帮主,钟琪儿呢,她就会去看刘姐,娘儿俩都喜欢看戏,也喜欢唱戏,时间长了,跟戏班里的人都很熟悉,“二娘”和帮主经常讨论剧目的更改,同时评论一番演员的优点,缺点,得到黄帮主的肯定,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也是代表观众的意见吧。钟琪儿就觉得刘姐的戏演得好,喜欢跟她学唱戏。刘姐的名字——刘小花,只比钟琪儿大三岁,却是戏班里的台柱子,因为刘姐家境贫寒,学戏刻苦,所以功底好,技术高。钟琪儿和刘姐兴趣爱好相同,连长相都差不多,一来二去,钟琪儿和刘小花,两人不光是成了朋友,还是没有名分的师姐妹了。

“二娘”在找黄帮主,黄帮主他也在找人,急急忙忙的,两人在戏院的后台,撞到一起了。“二娘”问:“帮主,这么着急,在干什么啊。”

黄帮主一头满是汗水:“我在找刘小花,这‘穆桂英挂帅’,现在,唱到‘穆桂英’要上场了,这个刘小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你说,这不急死人了。”

钟琪儿觉得奇怪:“刘姐怎么会不见的?她不是一直都很守时的吗。”

黄帮主说:“是啊,戏开场的时候还在,这到她上场的时候却不见了。”

去外面找人的人也回来了,结果也一样:“帮主,找不到刘小花。”

黄帮主急得直跺脚:“这,这,进场的锣鼓都敲过两遍了,观众都不耐烦了,怎么办?‘救场如救火’,有谁可以顶替她一下?可不要砸了我们的生意啊。”

一时间,没人回答帮主,这“穆桂英挂帅”,“穆桂英”是主角中的主角,戏班里的几个姑娘,没一个演过,都知道自己的功夫不行,一上场,准坏事,观众会向台上扔石头,草鞋,甚至轰你下台去。坏了一场戏不可怕,坏了戏班的名声,恐怕就是再也接不到演戏的订单了,那样的话,大家就等着散伙吧。

“二娘”看看帮主:“没人上场啊,要不,让钟琪儿试试。”

黄帮主对于钟琪儿的情况是知道的,也见过钟琪儿跟刘小花学戏,刘小花的拿手好戏,“穆桂英挂帅”,钟琪儿看过好多遍,也学过好长时间,不用说,结果跟刘小花的表演,不单是有得一比,反而在武功底子方面比刘小花还稍稍强一点。

黄帮主一直在等着,就是想钟琪儿帮他上台去顶一下,“二娘”不说,他也会请她们帮帮忙,现在,钟琪儿的娘都自己说了,立即就回答:“再好不过了,你看戏演完后,我怎么谢你才好。”

钟琪儿去后台化装,一大帮人围着她,赶快动作起来,忙得手忙脚乱。黄帮主松了一口气,“二娘”和黄帮主接着谈话。

“二娘”当然不会讲客气了:“正好,上次我看中了一匹缎子,不好意思,没钱买。”

黄帮主笑了:“没问题,我给你买来就是。”

“二娘”转过头来对钟琪儿说:“你看,这赚钱不是很难吧,你跟你爸他们学,累死都养不活家里人,没出息。”

黄帮主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二娘”的心思了:“我看,你们没意见的话,钟琪儿就在我们戏班里学唱戏,怎么样。”

“二娘”马上开心地回答:“好啊,这一场唱完,钟琪儿就拜你为师吧。”

这边,两人讨论得十分热烈,那边,钟琪儿的装已经化好了,随着一阵紧急的锣鼓声响起,她出场了。

躁动的人群立即安静下来,尽管钟琪儿的年纪不大,可是,那一套动作耍出来,十分的威武有形,柔中带刚,不愧为女中豪杰,观众一齐喊:“好!好!”

观众立即谅解了,这明星出场,一般都是时间要长一点的,他们到现在都没看出来,这个“穆桂英”不是过去的“穆桂英”了。

银铃般的声音响起,那是声声悦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观众个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用心回味,一时间,心里就像六月天喝了冰水一样舒服,畅快,连叫好都忘了。

忽然,冲过来两个青年,对着钟琪儿动起手脚来,钟琪儿不知咋回事,还以为是对打戏,“敌人”上来了,挺枪就刺,干嘛,还来真的啊,难道要试试我的真功夫?钟琪儿拿出她的本事来,已经不是唱戏的花架子了,完全是金日亮教的实战枪法。

尽管枪尖是木头的,那扎在身上,痛得很,要是扎中关键部位,同样不死即伤,两个青年,一时间竟然近不了钟琪儿的身。如潮水般的掌声立即响起。钟琪儿好不得意,嘿,现在知道本姑娘的厉害了吧。

黄帮主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他没有安排这种对打戏啊,看那两个年轻人的样子,也不像是演戏,难道有人来砸场子了。想想自己,没有得罪什么人啊。呆在那里,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又有人跑过来,对那两个年轻人喊:“错了,错了。”

两个年轻人愣住了,过一会,就跟着那个喊话的人下台去了。把台下的观众弄了一个莫名其妙,什么时候改戏了?不过,这个改动也很好,“穆桂英”的功夫,今天总算是露了家底,看得过瘾。

估计大家也被搞糊涂了吧,古装戏里,现代人打“穆桂英”,难道那时候,就有人在戏剧里搞穿越,这可比今天的电视连续剧里的穿越情节早了差不多一百年哦。

还有,那个刘小花是怎么回事,失踪了?还是穿越到了古代,或者去了未来一千年?

要知后事如何,明天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