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王朝
16994300000099

第99章 放手打

“都退下,让本将军会会这位女大侠!”中年将军甩掉披风,顺手扯出了佩刀,依旧笑眯眯瞅着萨尔不花,那意思根本没把对方看得如何厉害。

一场搏杀,在高昌王府发生了,让那名中年将领很意外,也很丢脸的是,自己戎马半生,竟然没能快速拿下一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小姑娘,正在下不了台,台阶上一声大喊:“住手!”高昌王带着杀气出现在那里。正好让骑虎难下的两位对手停止了争斗。

赣州,随着战事临近,顺王正要离开此地,前往广州等地检查布防,结果以外的情况发生了。

“报,将军,城外来了大量难民,请您下令处置!”

勃伦赤一愣,自然看向了主位上的顺王殿下,后者点头过后,却是不开口说话,勃伦赤一下子醒悟过来:非到关键时刻,顺王殿下不会干预他的指挥,这才对传令兵说道:“传令总管府妥善安置。”

“报,将军,那些乱民不走,说什么他们是来投军的!”没过多久,传令兵回来报告说。

这下子顺王和勃伦赤将军都愣了一下,然后相携走出指挥部,来到了最近的北门城楼,一看之下,顿时有些意外:城外官道上,黑压压聚集了足有数千民众,而且远处似乎也又陆续赶来的民众,急忙打开城门,走到吊桥之上,顺王挥手招来几个青年,终于问明白这些人的来由,顿时一阵感动。

“乡亲们,我就是顺王!”一阵欢呼过后,顺王大声说道:“谢谢乡亲们的厚爱,但是大战在即,你们身为农民、商人、工匠。渔民,可是从来没有经过训练,到时候可是要吃大亏的,因此还是请乡亲们听从官府安排,到安全地方去吧!”

“不,我们就是来打仗的!”“对,我们要帮助顺王殿下,打走那些蒙古鞑子!”

看这话说的,咱们顺王可是蒙古的正宗继承人。顺王却是不以为意,继续奉劝着,一直过了大半个时辰,眼看民众越聚越多,聪慧如顺王也不禁犯难了。

“殿下,所谓顺民意者昌,既然他们如此热情,可以顺势利导,将他们作为后备力量使用也未尝不可,只是这军需供应可就吃紧了!”一个花甲官员,正是赣州路原来的汉人总管,进士出身的杨朴大人。

“对,勃伦赤将军,请择一能干的将领,具体负责这些民众的管理和训练,关键时刻还是民心可用啊!”顺王激动地说道。

类似赣州的场景,还发生在其他多处重镇,因为有了赣州的经验,顺王殿下迅速起草了一封命令,分发各城,命令各路守军参照赣州模式执行,而且必须善待这些民众,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让他们参加一线战斗,以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这里民军蜂拥而来的事情还没处理完毕,江西行省组织的兵马已经兵临城下了。

午饭之后,习惯小憩一会的顺王刚躺倒床铺之上,外面就来了小厨子的报告,说是有勃伦赤将军的传令兵报告,敌人先头部队到了城北十里之外。顺王急忙起身,赶到了勃伦赤指挥部,原总管府相邻的大院子。问明情况之后,顺王依旧没表态,静静听着勃伦赤等军官的军事部署讨论。

“殿下,小神通送来的密件,请您过目!”小厨子悄悄走进来,递给顺王一张纸条,顺王看过之后,起身走出了大都督府,很快来到了北门之上。举起远望镜,观察一阵城北局势,尤其是链接护城河的赣江,顺王一面走下城门楼,一面对跟来的一名探马赤军低声交代:“告诉你们将军,让他们在敌军主力过后再行动,千万不要过早下手。同时要注意自然安全,切不可冒失懂吗!”

打发走探马之后,顺王没有再次回到勃伦赤指挥部,而是打马出了东城门,临行前派人通知勃伦赤,按照既定计划放手打,对手没啥可怕的。按照他在战前作战会议上说道:战术上要藐视敌人,因为现在的蒙古军可是已经日暮西山了。再说了,他们是靠着骑兵横扫天下的,到了江南水网密布,山林遍野,就没了任何优势,何况他们向来不习水战,不懂攻城战,所以貌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相信如此劳师远征,只要熬过最初几天,他们就没了斗志,到时候就是我们犀利反击的时候了。

话是说得轻松,顺王可是初次遇到如此大规模战役,而且还是几路敌军同时压过来。

“唉,要是有了先进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就好了!”顺王再一次心底里感慨着,脚下轻动,催促花斑在山路上急速奔驰着,一路向东而去,天黑之前就出了深山区,赶到了瑞金县。

等亲卫军赶上来,顺王殿下已经在面积不大的县城之外转了一圈,心中有别样滋味:这里可是后世的红色首都,革命摇篮。中国革命的火种就是从此开始燎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革命成功。是这里的山水灵秀,民众朴实,才造就出了如此伟大的丰功伟绩。当然,领袖人物的出现,也让这里真正成为了一块宝地,国家的大运之宝。

“殿下,咱们要进城吗?”亲军营长小厨子凑到顺王身后问道。

顺王摇头说道:“不了,选择合适地方,吃点干粮,休息两个时辰之后继续赶路!”

“殿下,前面山路可是不熟悉了,这深更半夜的,继续奔行可是很危险的!”在休息了两个多时辰之后,子时刚过,顺王就叫醒了亲军第一营,这些青少年雷厉风行,迅速上马,尾随顺王的花斑,开始了下一路驰骋。前面山路开始变得崎岖起来,聪明伶俐的小厨子打问了几个当地出身的部下,可是没人说得清这一片的道路情况,无奈之下,向顺王殿下提出了建议。

“那就找地方睡一觉,等天亮再走如何!”顺王也不想冒险,只不过心里着急而已:这时代,除了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其他可是没有有点了。唉,这道路建设,交通工具,应该是战后重点思考的问题之一。

“殿下,前面是一条大江”前哨回来报告。

“遇水搭桥,逢山开路,这些可是想想而已,好吧,咱就顺着河道上下找找,看哪里有适合渡江的地方!”顺王无奈的和小厨子做了分工,各帅一部分兵马分别向上下游巡查起来,一直接近天亮时分,也没找到合适的渡江地点,正要返回去,到约定地域和小厨子汇合,另想它法,突然发现上游一个黑乎乎的东西顺流而来,那速度可是够快的,顿时大悟:“真够糊涂的,有水排就可以渡江吗!”正要传令到江边砍来毛竹,自己动手制作水排,也就是竹筏子,突然发现水中筏子向自己这边靠了过来,马上命令亲卫隐蔽警戒。

刚藏好战马,水筏子已经靠上岸边,五名中青年慌张地跳上岸来,直朝顺王他们藏身的地方跑来,后面又是两只小船追近过来,上面喊声已经听得清晰:“站住,再跑就放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