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王朝
16994300000075

第75章 铮铮誓言

两场战斗下来,结局可谓差距很大,尽管都是马岛守军取得胜利,团子山的损失可是不小:百名蘑菇峪百姓,十六名戍卒全部遇难,这是顺王看来非常难以接受的灾难。

“马上向朝廷发出第二封奏章:其一说明敌军突袭给我方带来的重大伤亡,表示全岛官民的极大愤慨;其二实事求是说明,我军民经过英勇战斗,几乎全歼了侵略军,并表示,坚决消灭来犯之敌,保护大元朝这块海外宝地,决不让敌人阴谋得逞。”又琢磨一会,顺王殿下说道:“所谓唇亡齿寒,马岛可以作为大陆的重要海外屏障,还可以作为出击平叛藩国的跳板。又有优良马场,怎可以轻易拱手送人。可谓养虎为患,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绝不能因为某些藩王几句甜言蜜语而将国土拱手相送,否则会贻害后世,寒心内外民众。”“马岛虽然身处海外,但是物产丰饶,风光旖旎,民风朴实,民心可用。军事地位自然重要,东可进出大洋,是大元朝称霸大洋,称雄东方大陆的重要基地之一,如此宝地,怎可舍弃?”

“把奏章多发几分,不仅要传给皇帝和朝廷权贵,同时要秘密递送给几个忠臣良将,让他们了解一下实际情况,为我们说说好话!”顺王多了一手策略,嘱咐正在起草奏章的总管府佥事。

“哎呀,我说殿下,您也太那个了,末将可是刚回来没两天,这还腰酸背痛着呢,又要把俺打发回去!”勃伦赤抱怨道。

“唉,非常时期,你就多辛苦点。等熬过这段时间,老子给你放长假,去钓钓鱼,泡泡妞随便了!”顺王微笑着说道。

无精打采勃伦赤一下子跳了起来,认真问道:“殿下说的可是当真?”

经过十几天的紧张筹划,一座占地数十亩的英烈纪念园在北山落成了。其实早在顺王登陆不久,当四名水军士兵牺牲之后,他就有了建立一个英烈纪念馆,以鼓励后人继承先人英魂,激发后人爱国热情的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慰藉所有战士,树立保家卫国,立功受奖,光宗耀祖的朴实精神。但是过去一段时间太过忙碌,也没有什么大的战事发生,就把这事暂时搁下了。团子山战斗结束,顺王马上就有了为这些英烈树碑立传的信念,随即传令给正忙碌着组织教授学生,管理学堂的付延年,马上根据自己规划,组织建设“马岛英烈纪念堂”。主建筑可以拖后一段时间,但是一百多座墓地与石碑却成了当务之急,经过十几个日夜,调动了上千军队和民工,终于把墓地、墓碑和围墙建设完毕。

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吉利日子,动用了上千名士兵,上千名民夫,加上所有能够赶来参会的官员,牺牲烈士的家属,一支浩浩荡荡的护灵车队、马队从团上脚下的蘑菇峪出发,一路西北而行,用了将近三个时辰,才到达了北山脚下。

“敬礼!”通往半山的神道两侧,数百名身着白色礼服,手持铮亮长枪,笔直站立的青年士兵,在尚义亲自指挥下,马上举枪,向缓缓驶进神门的英烈灵柩行礼。两侧以及山下尾随观看的百姓一下子肃穆起来。

顺王殿下亲自带头护卫英烈灵柩沿神道默默前进,又在墓地之前,在司礼官指挥下,亲自与另一名官员将刻着英烈马宪民大名的类同于后世骨灰盒的石头雕刻的盒子搬了下来,亲自送入了建好的墓穴之中。而身后的左丘左府尹却是在另外一名中年人帮助之下,将刻着英烈马小宝名字的骨灰盒抬了下来,安置到了里正马宪民墓穴一侧。

其他大多数官员自然没有前面两位主官的神力,多数是与英烈的家属,或者其他民壮一起,将英烈骨灰盒安放到相应墓穴之中,整个过程又耗费了小半个时辰。

在司礼官一声:“请马岛最高长官,达鲁花赤,顺王爷为英烈致祭悼之文”之后,顺王接过铁皮喇叭,登上了墓园最前方一个祭台之上,对着参加祭奠仪式的上万名军人、民众开始了自编悼文的朗诵。他先是以低缓的声调概述了此次非难的发生;接着又讲述了十六名戍卒,百名民壮面对强敌,英勇献身,血战到底的悲壮;最后,用激昂的语调,面向所有与会者喊道:“他们是为了保家卫国而献身,他们的精神是伟大的,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楷模。希望我们永远铭记英烈的光辉事迹,永远学习英烈的爱国壮举,保家卫国,消灭一切敢于侵犯我们家园的敌人!”

顺王殿下举着握紧的拳头,发出了铮铮誓言,仪仗队指挥官尚义蹭一下子举起自己指挥刀,大声呼应道:“永远铭记英烈事迹,坚决消灭来犯之敌!”早有准备的军人跟着大喊起来,一时之间群山共鸣,人心沸腾,一场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了与会者心中。

等呼声停止,顺王殿下又宣布了对英烈家人的优抚政策,其目的自然也是为了慰藉英烈,同时为其他战士解除后顾之忧,全心服役和贡献。

在一阵钻天雷的轰鸣声中,顺王带头拿起铁锹,掩埋英烈骨灰,这之前甚至有人提出用大炮作为安葬英烈的礼炮,以示隆重,但是最终被顺王殿下否决,最后改为用钻天雷替代,也算是一种创举吧。

“报,总管大人,番邦有信使过来了!”留守东部总管府的郭继宗,得到传令兵报告,马上杀气腾腾,组织亲卫队向码头疾驰,转眼间就越过一座低山,看清了码头区冷冷清清的广场上,几名番邦信使正北一队马岛骑兵包围着,似乎在说着什么。郭总管急忙催动战马,迅速来到码头上,等部下让开,终于看清一名信使模样的番邦官员,衣衫不整,脸色红红地,潸然泪下的样子,心里既好笑,又同情,面上不露声色,扭头对自己部下说道“这是怎么回事?常言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吗,泱泱大国,可不能如同野蛮番邦,失了礼数!”

“妈的,真够卑鄙,硬的不行,竟然想来软的,难道老子是慈禧太后吗?”看着郭总管打发快马送来的番邦信使送来的,番邦国王阿谀奉迎的,令人肉麻的书信,以及后面附着的数张长长的礼品清单,顺王殿下恼怒地喊道。

“殿下,什么是慈禧太后?”胖墩帖木儿不解的问道。

“这,啊,我说的是一个出卖祖宗土地,换取外国欢心的老太婆,你们不认识的!”顺王急忙遮掩过去,接着说道:“东西收下,但是领土改到他们名下的要求,给他们两个字‘没门’!”

回头再说京师之中,自从接到顺王殿下等人送来的第一封书信,这丞相燕铁木儿可是犯难了。为什么,自己收了人家的重礼,所谓拿人家手短吗。但是轻易答应下来,又怕遭到群臣反对,只好自作主张,用假传圣旨的方式,口头答应番邦使臣,让他们去和马岛的驻军将领协商,最好能达成协议,共同管理马岛。

等收到顺王殿下亲自写给他的书信,这心里可是咯噔一下子,直到事情闹大了,马上向送信过来的勃伦赤询问了双方冲突的具体原因,和具体结果。勃伦赤现在可是腰板很硬,理直气壮地把对方如何派兵进攻,杀死了官军哨卡士兵十几人,又屠杀无辜民众数百人等等,添油加醋一番。接着又夸大其词,述说顺王殿下如何英明果断,天下无双,神威盖世,亲自指挥官兵英勇血战,干净利落地消灭了所有侵犯之敌人。说者无意,听着可是有心,太平王从此之后对顺王更加注意,以至于不久之后,坚持扶立了年幼的懿璘质班当皇帝,而想办法阻拦顺王铁锅回来继承大统,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