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王朝
16994300000212

第212章 步枪

“好啊,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费人费力了一些,你们怎么不采用自动撞击方式呢?”齐王疑惑的问道。看大家木然的样子,马上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讲解道:“将撞针部位用一个竖杆抵住,然后搬动这个把手,那速度和力度可比人工更加来的快捷有力。”

“哎呀呀,还是王爷智慧高超,点子聪明,我们马上就进行改造,太妙了!”一名工匠头目激动地说道。

齐王却是摇头说道:“看来你们并没有和火枪制造的工匠联络,否则这个模式并不难想到的!”

“报告王爷,我们试验过,但是当时的弹簧力度不够,而且容易损坏,所以我们又改为了人工推拉方式!”虎头急忙解释说:“还有就是,这开炮之后,底部温度太高,手掌可不敢触摸,因此才想用这个样子来解决的。”

“散热孔!”齐王突然提出另外一个建议:“在炮筒尾部设计一些散热孔,还有顶部,甚至整个炮管上都可以的,这样一来既保护了你们自身,又增加了炮身的可靠性。唯一缺点就是重量可就提高了!千万记住,尽量不要往炮膛之上浇水冷却,那样会损坏炮筒的寿命和破坏其精度的。这热量问题还真是一个大难题。”齐王围着大炮转了一阵子,最后下决心要待一段时间,想办法指导工匠们在火药改进上下点工夫。

“我们常用的黑火药,基本上是老配方,主要原料那就是硝石、硫磺、木炭等。”齐王说:“这类火药局限性可是不小,咱们已经讨论过多次了。首先它的稳定性,燃点、准确性和力度等不够好,而且容易暴露目标。那么我们就从这些基础的材料入手,提取出一些更加高超的火药来。比如这硫磺经过加工之后,可以生成一种叫做硫酸的化学品。硝石加工之后,可以生产出硝酸;这两者再加上一种动植物脂肪提取的叫甘油,也就是带有一定甜味道的油脂,遇到撞击或者明火就能发生爆炸。而据说,这种爆炸没有烟火,或者只有少量烟雾发生。”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经过烧结之法,齐王他们终于试制出一部分硝酸和硫酸,提醒众人注意,不要轻易沾染到皮肤上,更不能让硫酸溅到脸上和眼睛里,密封在瓷罐子里之后,放入老人山洞里阴凉之处,并写明了严格注意事项,比如千万不可遇到明火,不能碰撞等等,这才开始了甘油的提取。

“具体比例本王可记不清楚了,咱们就按照各三分之一的配比,少量的作为火药实验!”接下来,齐王亲自动手,将三种主要成分混合在一起,让众人退后,拿起一个大铁锤,狠狠砸向了放置在石头上的一个布包,结果一阵烟雾过后,伴随着一阵轻微的爆炸,众人马上激动起来。唯独齐王没怎么高兴,仔细观察一番炸点的情况之后,摇摇头,命令火药工匠重新调整了配比,一直实验了几十次,终于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爆炸效果,尤其是比较低的燃点,具体说应该是碰撞点。

在书记员的笔记上签字下自己的名字,尤其是将各类配比省略,取了最佳配比数字,让沙腊班公直接秘密储存起来,接着与火药工匠们开始研究批量生产的问题。由于化工水平所限,原料尤其是硝酸原材料成了制约大规模无烟火药生产的阻力,齐王只好动用全国力量,寻找硝石矿,最后从远在大西北的甘肃行省西部找到了部分矿藏,这运输又成了麻烦。

还是生产弹头和弹壳的工匠有效率,只用了不到十天时间,就生产出了一批合格的弹壳,加上弹头毛坯,现在已经进入了细加工阶段,忙的昏天地暗的齐王终于有了一些笑脸,急忙和大家研究这弹壳弹头的组装问题。

“热胀冷缩的道理大家可是知晓的,这卡口部分尺寸一定要重新设定,否则弹头安上之后就容易松动,那样一来子弹在长期运输和携带中极易脱落,就变成了废品。”齐王说道:“过于卡紧了也是不行地,一旦火药推进力张开,弹头不能及时脱落,那不就在枪管之中爆炸了?所以,你们还要重新做实验,得出严格的尺度才行,不要急于大规模生产下去,免得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普通枪弹一般由******、弹壳、底火等组成,但生产起来却不简单,需要多个工序,多个工种的分部制作。记得前世的弹壳一般为覆铜钢料加工而成,发射之后弹壳的前卡口部位以及内壁燃烧后变成了本色,烧灼掉了铜色。当然应该可以直接使用黄铜或者圆钢做外壳的。其主要过程应该是机械化之下的冲床挤压而形成毛料,然后扩口,磨边等。因为铜料所需温度和自身更加柔软一些,比钢弹要容易制作,但是原料也更加珍贵一些。

现有技术条件的不精密,必须有一种密封材料作为弹壳和弹头的结合部作为附着物,经过研究实验,工匠们决定使用粘合剂,而且粘合剂的涂抹也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工序,因为它必须在装药之前完成,而且不能完全干透,这工作就要靠工匠好好琢磨,最后采用了涂抹弹头的方法,暂时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也有一个火候掌握问题,时间拿捏要求比较高,一般人可是很难做到的,这也影响到生产的效率。

“砰!”一声清脆的爆响,一颗子弹打在了五十米之外标靶左侧一米多的山崖上,暴起了一股粉尘。齐王摇摇头,在人们盲目的喊叫声中走了过去。弹着点的坑洞证明,子弹的威力还是可以的,只是这飞行轨迹差了不少,如果是实战,那可就比较火枪效果差多了,准头不行吗!尽管距离大了不少。

“王爷,哪里的问题?”枪械制造总监赵琏小心问道。

“应该是子弹不够标准,加上枪管的精度不够等因素造成的,你们应该好好琢磨一下,加以改进才行!”齐王说着,又挑选了一颗子弹,拉开枪栓,摁到了弹槽里,沙腊班公急忙阻止:“殿下,还是让其他人来吧,这也太冒险了!”

齐王点点头说道:“没事,这枪管没有任何损伤,子弹也出膛顺畅,只是后坐力大了一些,手臂把握不好呢。”想了一下,让人拿来一个马鞍,然后将步枪搭在上面,自己趴到地上,用肩膀死死抵住枪托,瞄准之后扣动了扳机,一阵欢呼传来,薄木板制作的靶标突然碎裂开来,显然是被子弹命中了。

“距离太近了,只有三十多米,敌人的弓箭就能威胁到,不行,必须进行改良!”齐王对赵琏吩咐道。

尽管样品有了,但是准确率,有效射程还是有不少差距,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齐王与相关工匠又是钻研了十几个日夜,终于将射程提高到了百余米,精准度方面也有进步,三十米误差不到十公分;五十米误差缩小到二十厘米之内,如果是攻击骑兵战马等大目标,或者近距离杀伤敌人,把握性大大提高,对于弓箭兵来说,就赢得了部分优势。

“好了,可以量产了,但是必须严把质量关,你们明白吗?”齐王反复强调抓好质量,在经验积累基础之上,再考虑速度问题,切不可因为速度而忽视了质量。一沙腊班公为首的各方面总监自然是忙不迭答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