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脉圈关系网:人脉决定成败关系决定财富
16544200000008

第8章 培养强大气场,吸引更多人脉(1)

1.打造好你的第一印象

2002年,BBC电视台记者采访英国反对党领袖伊恩·邓肯·史密斯时,史密斯目光茫然、说话有气无力,当记者问他:“你认为自己能出任下一届首相吗?”他目光下垂,犹豫了一下说:“是的,我可以,但我需要努力争取。”这听起来,完全没有自信,明显的底气不足。他的回答引起了观众的不满,有观众说:“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为首相,让我们如何相信他可以做我们的首相?”“他看起来根本就不像一个英国首相!”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人想得到人们的青睐,就必须打造出“受人欢迎”的形象,否则,你的形象不仅会严重影响你拓展关系,还会阻挡你的发展。

一次,一个单位的部门助理因为突然调职,让助理的位置空缺了出来。为了尽快地填补这个位置,人力资源部门决定在公司内部进行竞争上岗。因为公司的流程本来就很复杂,而培养一个新人所耗费的时间又太多,所以他们决定在公司内部挑选,这样既熟悉公司的近况,而且也比较容易上手。

这个公告一传开,在各部门都扬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虽然目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助理位置,但是这个职位却很锻炼人,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另外如果做得好,这个职位晋升也特别快,而且还能直接升级为部门经理。

在公司的一系列考核过后,最后终于决定在两个女孩中选一个。为了公平,采取公投的方式。最后一个叫荔枝的女孩胜出。大家都觉得荔枝看起来成熟稳重,而且工作也处理得很是专业。她每天上班都是一副职业女性的打扮,而且给客户的感觉就是爽朗、稳重、成熟。而另外一个女孩,却没有她那样麻利,有时候还显得比较小家子气。所以,大家还是选择了看起来成熟稳重的荔枝。外在的形象在关键时刻成了荔枝的护身符,为她赢得了提升和锻炼的机会。

安德鲁·阿加西曾经说过:“形象意味着一切。”形象展现了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气质和品位,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前途、社会地位,等等。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获得升迁;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或者领导,良好的想象将有助于你提高你在公司中的影响力;如果你是一名推销人员,你的良好形象将有助于你获得别人的好感,获得成交的机会;如果你是一名演员、歌星或者公众人物,良好的形象会帮助你提升事业,获得更多人的喜爱。总之,形象是一个人行走社会的通行证,一个平凡的人完全有可能因为形象良好而赢得更多机遇,然后脱颖而出。

那么我们在构建人脉关系时,怎样才能给人留下形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第一,注意你的仪表。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公众场合,大多数人总是趋近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的人,或衣着略优于自己的人。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你不修边幅、肮脏邋遢,那么谁都不愿意接近你。衣着服饰往往代表一个人的地位、身份和修养。为获得良好的初次印象,穿着上一定要注意身份和场合。只要你穿着得体,就能为自己给人的第一印象加分。

第二,注意你的谈吐。

良好的谈吐可以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要根据周围的环境来调整自己的声音,研究一下自己的声音效果,因为说话的速度、声音大小、音质和口齿清晰度等特点,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和说话方式、说话内容同等重要。同时,我们在谈话的时候还要注意使用得体正确的称呼,并且是别人愿意接受的。

第三,注意你的行为举止。

行为动作是体现一个人形象、气质、修养的表现。一般来说,男性的举止讲究潇洒、大方,女性的举止要注意优雅、含蓄。要讲究自己的站立和坐的姿势、走路方式,以及一些习惯性动作。

在第一次交往的时候,要有分寸地握手,既得体,又表现了热情、开朗的形象,对于建立良好的形象是非常有利的。初次相识,远离他人讲话表示与人有心理距离,不接纳他人;目光游离则表明不把他人放在心上。所以,在交往中,一个善于修饰自己言谈举止的人,会赢得很多人的好感。

第四,注意你的脸部表情与眼神。

一般来说,与人交谈面带笑容、听人说话时表现出专注神情的人一般都是人际关系很好的人。表情不仅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和修养,还可以弥补自身的一些先天不足,也可以掩盖自己的一些缺点。真诚的微笑,往往能够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领导学形象专家乔·米查尔曾说:“形象如同天气一样,无论是好是坏,别人都能注意到,但却没人告诉你。”在当今社会,外在形象已成为人们迈向成功的重要筹码,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就像一块吸铁石,可以轻易地吸引别人的眼球,从而将自己变成人群的焦点。所以,外在形象的包装和修饰,已经成为人们走向事业成功的战略手段。

2.谈吐最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气场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年轻时曾经当过奴隶。有一天,主人命令他准备几桌最好酒菜招待客人。宴会开始后,菜肴端上来了,宾客们一看傻眼了,席上的菜肴全部都是各种动物的舌头。主人也大吃了一惊,忙叫过伊索问是怎么回事。伊索答道:“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不是最好的菜吗?”第二天,主人又吩咐他再筹备一次宴会,要上最坏的菜肴。上菜时,主人发现,伊索端上的菜肴依然是各种动物的舌头,主人非常生气,认为伊索在故意糊弄他。伊索不紧不慢地解释道:“一切坏事也都是从口中说,舌头既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东西。”

的确如此,一个人的谈吐是否得体,说的话是否能让人感到舒服,看他身边人的反映就能明了。曾有人说过:“人际关系中最短兵相接、最立竿见影的媒介,莫过于语言。”如果你在与人谈论的过程中总是词不达意、语无伦次,或者缺乏自信,总是结结巴巴,又如何赢得别人的青睐呢?

刘远航刚刚三十出头,在公司苦干五年之后,现在终于坐上了经理的位置。但是成为了经理的刘远航依然和以前一样,没有丝毫的架子,下属们也没有一个把他看作领导的,在办公室里根本没有等级之分。之所以会这样,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刘远航没有气场,不管对谁说话都是一副轻声细语、害怕得罪人的样子,根本没有一个领导者该有的风范。

他的下属中有一位职员比他大十来岁,以前没有被提升为经理的时候,他就对对方十分尊敬,就连对方犯了错,他也从不责骂,而且与他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一股敬意。这位职员与刘远航出去谈业务的时候经常忘记带名片,每次刘远航都会好心提醒他。

一次,刘远航和这位职员一起出去谈业务,因为是一笔大单子,刘远航显得十分谨慎,可恰巧这位职员又忘记带名片了。他正轻声细语对职员说话的时候,刚好被客户看到。那名客户以为那位职员才是过来谈判的经理,而刘远航只是一名下属。这件事让刘远航耿耿于怀,而且他也意识到是自己说话没有自信才导致自己气场不够,从而使得局面很尴尬。

因为客户“错认”了经理,而他们也不好意思说明,那位职员只好硬着头皮上前谈判。但是因为他平常只想混日子,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最后导致谈判失败,损失了一大笔资金。从那以后,刘远航开始锻炼自己,还特意报了一个口才训练班,现在下属们见到他,都会尊敬地叫一声刘经理!

有一位表演艺术家曾说:“人的喜怒哀乐,连最微妙的情绪,都能通过声音表达出来,表达得精确细腻,毫无二致。在说话的时候,借助优美的音质,抑扬顿挫的发音,恰如其分的表现内容,使看似平淡的谈话内容,变得有声有色,细腻亲切。虽然每个人的先天音质差异很大,但只要表达有度,感情真挚,扬长避短,说话的目的就一定能达到。”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口才精湛的语言大师?如果你想招人喜欢,首先就要练就一身“会说话”的好本事。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为了搞好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每个人都少不了通过好口才来吸引别人的注意。甚至说好口才就是人生“试金石”都一点不为过。

黄韦亭是一家民营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在创业之初,由于国家政策、大众观念等对私营企业的偏见,公司的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各种批文很难拿到,严重制约了公司的发展。黄韦亭想再这样下去,自己将永远失败,于是他想到了去拜访国土局某局长。

一天,黄韦亭来到局长那里拜访。一进门,黄韦亭就有了不小的发现——局长办公座位上方有一幅巨大合影。合影上,局长同著名学者李先生坐在沙发上开心地笑着。于是黄韦亭对他说:“黄局长,我一直想请李先生帮我签个名,但从未如愿,我听说,您跟李先生关系非常好,您怎么会跟他那么好呢?”这一问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黄局长的脸色马上变亮了。

“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本人很喜欢文学,很多年前,他还没有成名前,我们就是朋友……”。

接着,黄韦亭又“小心翼翼”、“轻描淡写”地向黄局长提出自己与著名学者王先生有很深的交情。超过他的预想,黄局长马上说:“有时间,你请他到深圳来,我来埋单。”

关于这个话题,他们谈了足足两个小时,离开时,黄韦亭带着已批过的申请报告和局长对他工作更多支持的承诺。现在,黄局长早已离休了,但他们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美国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当今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仅仅有15%取决于技术知识,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口才艺术。”相信很多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自己的关系网不断扩大,那么在此之前,你必须保证自己学会说话的艺术。只有练好了口才,才能拿到人际关系的试金石,才能得到更多有成功人士的关注,从而拉近自己和他们的距离,最终变得和他们一样的成功和富有。

3.人们更喜欢有幽默感的人

美国前总统里根是一个极富幽默感的人,他曾经这样说:“在生活中,幽默促进人体健康;在政治上,幽默有利于自己的形象和得分。”一个说话幽默、风趣的人,常常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也是那些相声演员、喜剧明星为什么能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幽默感体现的是智慧,是聪明,是机智,是豁达,更是展现个人魅力和亲和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幽默感也被称之为“人际沟通的助推器”。

幽默是一种高智商的玩笑,适当的幽默不仅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一个人的真诚和友爱,给人留下相当难忘的印象,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还能进一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在言谈中,那些幽默谈吐的人能够使气氛缓和,在争执不休时,能灵活地运用幽默感促进结局的圆满成功。

美国著名律师约翰逊是一位善讲自己笑话的人。有一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登台演说时,把他介绍给听众说:“他算是我国第一位公民!”如果约翰逊立即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大模大样地开着玩笑说:“诸位静听,第一位公民要开始演讲了。”别人一定认为他是一个没人瞧得起、不合时宜的傻瓜。

约翰逊想既要用这个介绍词幽默一下,又要让听众产生好感,他清了清嗓子,说:“刚才校长先生说的第一位公民,大概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氏戏剧极有心得的人。他替我介绍时,一定又在想他的戏剧了。诸位听众一定知道莎士比亚常常把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充任无关紧要的配角,比如第一公民,第二公民之类,这些配角每人所说的话大都只有一两句,而且多半是毫无口才,没有高明见识的人。但他们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等、第二等的地位交换一下,也根本不会显示他们之间有任何不同之处。”

这个幽默的开场白,使约翰逊既保持了谦虚的风格,又显露了博学多识,立刻赢得听众的好感。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可见,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少一点气急败坏,少一点偏执极端,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然就形成了。

幽默还能够迅速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并在对方心中留下好印象。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妨多多尝试幽默,他不仅可以弥补你口才方面的不足,还能成为你与他人沟通的助推器,帮助你的人气得到提升。当然,幽默也要因人制宜,在和同事、朋友开玩笑的时候可以采用愉快方式的幽默;在某些场合也要适时地采取自我解嘲的方式;在面对敌人的时候,为了能不动声色地抗击对方,我们可以采用讽刺性幽默,以便在用幽默讥讽、鞭挞对方的同时,给周围的同事、朋友以愉快。

在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有人为了捉弄马克·吐温,于是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报道说马克·吐温去世了。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见报后,立刻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吊唁。